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大赛结果,探讨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外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大赛250名参赛者的基本情况和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医师辅助检查判读、接诊患者成绩及对医疗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较低(67.59±13.87、69.21±16.28、64.45±5.36);修改实习学生病历、书写病理申请单、危重病通知书和出院医嘱的能力较差(30.31±16.84、70.26±7.51、75.15±14.68、63.49±18.27)。结论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大赛有利于检验住院医师水平,结业考核、指导老师带教意识、住院医师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影响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ET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CXCR4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期间59例接受3周期ET(紫杉醇+表阿霉素)方案新辅助化疗的Ⅱ期、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4.9%(56/59),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不表达。CXCR4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19)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40),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和PR状态以及HER2表型无关(P0.05)。新辅助化疗后CXCR4表达水平下降,但CXCR4的表达水平及化疗后下降的比例与化疗疗效无关(P0.05)。CXCR4的表达分布状态中呈簇状分布者化疗疗效好于呈散在分布者(P=0.015)。结论 ET方案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水平下降比例与化疗疗效无关,但其表达的分布状态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总结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方法对近年来有关CAFs与乳腺癌干细胞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CAFs是乳腺癌间质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而肿瘤间质又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微环境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转移及复发,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乳腺癌干细胞内部表型存在异质性,其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过程相关。CAFs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同时也影响肿瘤干细胞内部的表型转化,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据。结论 CAFs在乳腺癌干细胞形成及表型转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探究乳腺癌的治疗途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6例乳腺癌患者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临床分期类似而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56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组37例,均为Ⅰ~Ⅱ期乳腺癌。内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意外损伤、皮下气肿、脂肪栓塞等并发症。与传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比较,淋巴结数目、腋窝引流量、引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减少了出血量(128.1±24.0mL比194.8±59.1mL,P<0.01),缩小了手术切口(12.9±1.3cm比18.9±1.8cm,P<0.01),延长了手术时间(96.3±24.3min比80.6±14.4min,P<0.01)。术后平均随访15.7个月(12~27个月),无切口感染,内腔镜组患侧肩关节活动受限(1.8%比16.2%)、上臂麻木疼痛症状(3.6%比24%)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在选择性乳腺癌患者内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能够达到传统腋窝淋巴清扫治疗效果,并具有缩小手术切口、增加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有关长期结果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5.
本文主要探讨了外科专科医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2008年北京市卫生局开展了专科医师师资培训工作,本单位承担《外科无菌术及手术基本操作》的培训,将学员一般情况、培训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目前带教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无菌术操作掌握较好,但仍存在操作不规范、教学意识不强。培训可进一步规范操作,统一认识,加强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86.
87.
冯根  康骅  张雁  藤粱红  海涛 《山东医药》2009,49(40):22-24
目的 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 选择经粗针穿刺确诊的乳腺癌患者56例,采用F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完成2~3周期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后通过肿瘤分级、肿瘤坏死、炎细胞浸润、间质出血、纤维化等指标对化疗前后组织学标本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完全消失1例,肿瘤实质细胞呈不同程度的蜕变,如肿瘤细胞坏死、原位癌结构形成、瘤巨细胞形成、肿瘤细胞胞浆空泡化.间质变化包括间质水肿、坏死、出血、玻璃样变性、钙化、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等.结论 新辅助化疗不仅产生肿瘤细胞的坏死,也可导致瘤巨细胞形成.新辅助化疗对肿瘤间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病例资料】 张超住院医师:患者女.76岁,因“体检发现左乳肿物1天”以“左侧乳腺癌”入院。患者单位体检触诊发现左乳房肿物,无局部和全身不适表现。无头晕、胸闷、心慌、胸疼。既往高血压病史22年,最高达180mmHg(1mmHg=0.133kPa),口服倍他乐克,血压控制好。3年前因头晕恶心,CT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控制后改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血压控制在140~150/50~60mmHg2年。  相似文献   
89.
病历摘要:患者女,48岁,因左侧甲状腺腺瘤入院治疗.否认既往有食物、药物过敏史,但诉有粉尘过敏史.于2009年2月26日在局麻下行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峡部切除术.麻醉方式为0.5%~1.0%利多卡因颈部逐层浸润局麻,手术过程顺利,出血约15 ml,在缝合关闭切口前于甲状腺切除创面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1支(2.5ml,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原70~ 100 g/L、ⅩⅢ因子30~60 U/ml、纤维结合蛋白;凝血酶600U、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钙溶液).结束手术去除手术单时,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声音发紧,伴有憋气感,同时发现颈部、前胸部皮肤出现片状荨麻疹,随之血压亦开始下降,最低降至60/4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增快至160次/min.考虑生物蛋白胶所致的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0.1mg、氯化钙0.5g,同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加快输液,输入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万汶)+林格液各500 ml,给予升压药多巴胺.其间患者症状有所好转,皮疹减轻,但约35 min后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且皮疹范围扩展到下肢,继续抗过敏、快速输液等对症治疗后血压恢复至正常,并且病情趋于平稳.考虑到过敏情况呈现间歇性反复,且最有可能的过敏源就是生物蛋白胶,为去除可能的过敏源,伤口重新消毒,在局麻下拆开切口部分缝线,将大块生物蛋白胶凝块取出,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去除小凝块.术中患者总计发生3次上述症状,输液3800 ml,尿量500 ml,病情稳定1h后送至外科监护室.患者于当天晚上及次日中午又出现3次上述过敏反应,但症状均较前轻,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术后5d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未再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血浆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SDF-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住院手术乳腺癌患者82例,手术前空腹状态抽取血液标本,分离血浆后-20℃冻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SDF-1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生存曲线分析。结果:82例中乳腺癌患者中,失访2例,随诊率为97.6%。随访时间为12.5-71.2个月,平均55.6个月。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浆SDF-1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分别为(65.78±8.47)pg/ml和(56.02±3.70)pg/ml,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无病生存、总生存的风险因素,HR=4.958,95%CI(1.314,18.709),P=0.018和HR=5.541,95%CI(1.117,27.491),P=0.036。以血浆SDF-1中位数54.589pg/ml将患者分为SDF-1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尽管两组间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527和P=0.678),但是SDF-1高水平组呈现出预后差于血浆SDF-1低水平组的趋势。结论:血浆SDF-1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高血浆SDF-1水平可能预示着预后不良。有必要就SDF-1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扩大标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