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特征成分定量分析,建立血必净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色谱条件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68.3 nm,柱温40 ℃。对10个批次的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并对其中的4种酚酸类化合物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 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0个批次血必净注射液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8,具有良好的相似度,共标定共有峰39个并归属了其中的4个;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相关实验要求;血必净注射液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26,12.86,2.99,16.37 μg·mL-1。结论:数字化特征指纹图谱研究并结合主要成分含量测定能够更好、更全面为血必净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2.
梁明  韩雅玲  康建  闫承慧  邓杰  徐凯 《沈阳部队医药》2010,(1):23-26,I0002,I0003
为观察雌二醇洗脱支架植入对高脂喂养兔腹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将雄兔高脂喂养后分别于腹主动脉植入裸金属支架、磷酸胆碱(PC)涂层支架和17 β-雌二醇洗脱支架(E2洗脱支架),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蛋白印迹方法观察17 β—E2洗脱支架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各组支架植入12周时血管内膜均明显增厚,E2洗脱支架组新生内膜面积较裸金属支架组减少36%;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壁ERK迅速活化,磷酸化-ERK(P—ERK)在术后0.5h时达峰值,24h后降至基础水平;支架植入后0.5h时E2洗脱支架组P—ERK表达则明显低于裸金属支架组。2周时E2洗脱支架组内皮化率明显高于裸金属支架组及PC涂层支架组。结论:E2洗脱支架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实验兔支架植入后的血管内膜增生;与普通裸金属支架相比,E2洗脱支架能够加速支架段血管的再内皮化;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1/2介导了支架植入后VSMC的增殖和内膜增生,E2可以部分阻断该信号转导通路ERK1/2的活化。  相似文献   
83.
我院自1993年9月至2009年6月共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12858例次,均采用正入法,发生导管拔出困难共16次,发生率为0.12%,用各种方法均不能取出的共计1例,约为万分之一,可见是比较罕见的。全部出现在腰椎段,且均穿刺顺利,向头端置管,麻醉效果良好,拔出后的导管都有明显的压痕。现将6例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4.
背景: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平滑肌细胞是血管组织工程潜在的细胞来源之一,但这些细胞是否具有成熟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仍不清楚。 目的: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平滑肌细胞进行表型鉴定及功能分析。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5/2008-12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 材料:清洁级孕12.5 d昆明小鼠1只用于制备饲养层细胞,SD大鼠1只用于制备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胚胎干细胞系R1、小鼠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由美国ATCC公司提供,转染pSPIE载体的胚胎干细胞R1由本实验室制备。 方法:①诱导分化及筛选:用转染pSPIE载体的胚胎干细胞R1制备拟胚体,拟胚体悬浮培养5 d后贴壁培养1 d,第7天加入全反维甲酸诱导分化4 d,第 11天用10 mg/L嘌呤霉素对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筛选2 d。②表型鉴定:对筛选到的平滑肌细胞进行SM α-actin、SM22α、SM-MHC免疫荧光染色,以大鼠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未经筛选的第10天分化细胞作为对照,进行Western Blot分析。③收缩功能:10-5 mol/L卡巴可处理筛选到的平滑肌细胞 30 min。④体外成血管功能:将等量的内皮细胞和筛选到的平滑肌细胞混合,在Matrigel上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平滑肌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平滑肌细胞向内皮管腔样结构的募集。 结果:分化的平滑肌细胞主要分布于贴壁生长的拟胚体的外周部位,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平滑肌细胞3种标志物SM α-actin、SM22α、SM-MHC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SM α-actin、SM22α表达水平与大鼠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相似,高于未经筛选的第10天分化细胞。筛选到的平滑肌细胞在10-5 mol/L卡巴可刺激下出现明显收缩,且能够募集到内皮管腔样结构周围。 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平滑肌细胞具有与成熟平滑肌细胞相似的表型和功能。  相似文献   
85.
康建  周霖  孙志  左莉华  张俊  屈凌波 《中草药》2018,49(17):4051-4057
目的采用UPLC法建立冠心丹参胶囊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Waters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6 nm,建立10批次冠心丹参胶囊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对冠心丹参胶囊的总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75个共有峰,经对照品进行化学指认共鉴定了其中的13个色谱峰,分别是甜菜碱、琥珀酸、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芦丁、木犀草苷、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IIA。10批供试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7,表明该药物总体质量较为稳定;但通过CA及PCA均发现不同批次药物质量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且主要分为2类,最后进一步采用OPLS-DA筛选出了导致批次药物质量差异的3种主要成分,分别为甜菜碱、芦丁和丹酚酸B。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可靠且简便,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更加系统、全面地评价冠心丹参胶囊的药物质量,同时为今后中药制剂更进一步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为更加全面、系统、快速地表征芪参益气滴丸有效化学成分谱,对芪参益气滴丸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鉴定和归属分类。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HRMS)技术,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实现化合物的前期分离;通过先进的Q-Orbitrap MS技术捕捉未知成分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多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并结合相关文献以及ChemicalBook、MassBank等数据库最终实现对中药中复杂成分的快速准确识别。结果共鉴定出53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有机酸类14种、黄酮类10种、醌类10种、皂苷类2种、氨基酸类7种及其他类10种。结论本法可快速、准确地识别芪参益气滴丸中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为其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应用等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87.
采用非极性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对3株分枝杆苗细胞脂肪酸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得到特异性指纹识别图,并对7例临床分离的分枝杆菌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结核菌硬脂酸为分枝杆菌属的特征组分,其含量与其他中长链脂肪酸的百分组成随菌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8.
89.
徐凯  韩雅玲  康建  阎承慧  田孝祥  李少华 《沈阳部队医药》2006,19(2):85-88,T0002-T0004
为探讨血管发育早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募集和增殖特点,构建了含有SM22α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序列的质粒,建立了平滑肌特异性蛋白SM22α启动子控制下稳定表达EGFP的胚胎干细胞株(ESCs),以研究VSMCs的发育特点。实验发现,起源于SM22α-EGFPESCs形成的类胚体(EBs)在第11天开启SM22α启动子并表达EGFP。此后EGFP阳性细胞持续增加,在第30天达到高峰。VSMCs多起源于EBs中细胞密集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观察到EGFP阳性细胞表达多种平滑肌特异性标志物。在贴壁培养的类胚体中VSMCs形态可分为纺锤形及上皮样的多角形,慢速视频显微摄像测得纺锤形细胞迁移速度较上皮形细胞快。结论:SM22α-EGFPESCs分化形成的EBs可以模拟体内早期胚胎血管形成过程,从形态学上获得VSMCs募集分化的证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A4(UGT1A4)、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2B10(UGT2B10)、黄素单氧化酶1(FMO1)、黄素单氧化酶3(FMO3)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给予奥氮平5~20 mg·d-1治疗6周。通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评估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按照PANSS减分率≥50%和<50%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用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基因分型方法对患者检测UGT1A4(rs2011425)、UGT2B10(rs61750900)、FMO1(rs12720462)、FMO1(rs7877)、FMO3(rs2266780)基因多态性,用秩和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尿素(Urea)、尿酸(UA)、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三酰甘油(TG)、血糖(GLU)、泌乳素(PRL)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有效组81例,无效组23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PANSS总分分别为80.25±7.01、42.18±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