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1.
CNTF和Ad-BDNF对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d-BDNF)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定量夹伤模型,玻璃体腔内注射CNTF和Ad-BDNF,经上丘荧光金(FG)逆行标记RGC,计数视网膜铺片上的RG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RGC密度为2155±265个/mm2(n=12),视神经夹伤后RGC在1~2wk内下降速率最快,到3,4wk时RGC细胞数量虽仍有减少但下降速度已经明显减慢。CNTF组在视神经夹伤后1wk时视网膜RGC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4wk的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Ad-BDNF组视神经夹伤后1~4wk视网膜RGC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NTF治疗组玻璃体腔内一次性注射CNTF可以在损伤早期2wk内为损伤的RGC提供神经营养因子,减少RGC的早期死亡。Ad-BDNF治疗组的这种保护作用可以持续到损伤后4wk,能够为RGC提供长时间地营养支持,但这种作用比较局限,可能与单一营养因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研究苏拉明(suramin)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移行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1)在RPE损伤愈合模型中观察150mg/L suramin对RPE移行的抑制作用。(2)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体外培养的人RPE在150mg/L suramin作用下的增殖活性的抑制。结果:(1)移行实验发现:150mg/L的suramin在24h对RPE的移行抑制率为48%;(2)增殖实验发现,150mg/L的suramin在3d时对RPE的增殖抑制率为51%。结论:suramin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移行和增殖,对细胞移行能力的抑制发生在抑制增殖作用之前,提示苏拉明对RPE的抑制可能是先抑制细胞的移行,尔后抑制细胞的增殖,为苏拉明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波  袁秉祥  郭雄  魏霞蓁  赵丽梅  陈东  康军 《中药材》2006,29(8):803-806
目的:观察天癸更年软胶囊所含内容物沙棘脂肪酸对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并从激素及细胞因子方面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分别测定青年雌性大鼠、22月龄老年雌性大鼠及沙棘脂肪酸(0.72 g/kg、1.8 g/kg、4.5 g/kg)和己烯雌酚(0.02 g/kg)灌胃给药45天后的22月龄老年雌性大鼠的股骨及椎骨的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骨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清雌激素(E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老年雌性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形态学水平均发生变化,与青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老年鼠存在程度不等的骨质疏松。与老年空白组比较,沙棘脂肪酸实验治疗组(1.8 g/kg、4.5 g/kg)大鼠骨密度、生物力学、骨小梁数目及皮质厚度上升(P<0.05),血清TGF-β1和IGF-1水平升高(P<0.05)。结论:沙棘脂肪酸能有效改善老年大鼠的骨骼代谢,减缓并纠正骨质疏松的发病,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激素及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左肺后纵隔旁肺癌误诊为肺隔离症的CT影像诊断分析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此后逐渐加重,无发热,无咳血,无盗汗,体检:体温36.5℃,心率86次/分,血压BP110/60mmg,WBC 9×10/L,LY% 9.5%,GR% 85.9%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不肿大。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至鞍上区的解剖与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至鞍区、鞍上区的显露范围,及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与其相互位置关系。结合该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内镜在此区域手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选择10例灌注尸头标本,采用显微镜解剖2例,其中冠状位和矢状位切开各1例;另8例标本模拟经鼻蝶窦入路。在内镜和显微镜下扩展显露鞍前及鞍上区的主要解剖标志,并研究其相互位置关系。对2例女性鞍结节脑膜瘤病人,采用神经导航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肿瘤切除过程中和切除后分别应用成角内镜观察肿瘤周围结构及切除情况,肿瘤切除后以脂肪、人工硬膜及明胶海绵重建鞍底。结果内镜下在颅前窝向外侧显露的主要限制是两侧的眶内侧壁和视神经管;选择三个平面测量向侧方的显露范围,分别为筛骨鸡冠后缘平面(19.1±2.65)mm,鞍结节前方10mm的蝶骨平台平面(23.2±2.35)mm,两侧视神经管内口平面(13.1±2.18)mm。内镜下可清晰显示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等颅内结构。2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均达到肿瘤全切除,视力部分改善,术后均出现脑脊液漏,再次经原入路手术修补后痊愈。结论采用单纯内镜或内镜辅助的经鼻蝶窦入路可更直接达到鞍前及鞍上区病变,避免了经过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及对脑组织的牵拉。颅底骨质磨除位置和范围以及颅底的修补和重建是采用该入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镜及内镜下的解剖特点。方法在10具动静脉灌注染料的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在显微镜及内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走行特点,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垂体的关系,测量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不同水平的距离。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为5段,有3个动脉分支,其在蝶窦外侧壁上形成颈内动脉隆突,与视神经隆突形成视神经-颈动脉凹陷,是内镜手术中确定中线的标志。颈内动脉前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距离为(11.94±1.90)mm(9.02~14.86mm),后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平均距离为(7.96±2.07)mm(5.64~11.58mm)。结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是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中最重要的解剖结构。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可清晰显示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是处理由鞍内侵犯海绵窦内侧壁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病人 男,6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于1998-05-04入院。经食管钡餐透视、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癌。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遂行介入治疗,经右侧股动脉穿刺,送入5.0FCobra“C”导管,选择性插入左侧支气管动脉,注入76%泛影葡胺约10ml,左侧支气管显影,且可见左第3、4肋间动脉与左支气管动脉共干。同时可见肿瘤染色。经导管注入阿霉素50mg+生理盐水30ml,丝裂霉素18mg+生理盐水40ml、5—氟脲嘧啶1000mg+生理盐水50mg,30min注完。术后第2d病人诉左后背疼痛,局部皮…  相似文献   
18.
Rathke囊肿(附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Rathke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内分泌检查、手术疗效及病理结果 ,探讨其特点和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3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1例Rathke囊肿的病例资料.结果 Rathke囊肿女性多发(男:女=1∶1.5).临床表现以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障碍为主.蝶鞍X线检查扩大者3例,其余正常.MRI检查T1WI可为高、低、等信号,T2WI 71.2%为高信号,部分病例增强后囊壁强化.术后33例头痛症状、25例视力视野障碍、6例内分泌障碍症状缓解.术后垂体功能低下者2例,一过性尿崩症8例,电解质紊乱7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 Rathke囊肿术前诊断困难.但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症状性囊肿应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以奇、偶数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联合应用硫普罗宁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照组44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常规护肝治疗,疗程均4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1.2%,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愈率为47.7%,总有效率为75.0%.2 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康军  常育  方宇  傅强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098-1099
对西安交通大学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毕业设计(论文)程序规范,管理严格,毕业设计课题超过半数来自纵向或横向课题资助,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比例达23.7%。学生圆满地完成了该阶段学习,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高。该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更好地适应药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