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摘要: 目的 观察肾小球硬化(GS)大鼠血、尿液生化及肾脏病理学改变。方法 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均为20只。采用单侧肾切除加1周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mg/kg)的方案建立大鼠GS模型,造模后12周末处死。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24小时尿蛋白(24hUPr)。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计算GS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水平。结果 (1)模型组24hUPr和血清SCr、BUN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血清TP、Alb则明显降低。(2)GS大鼠肾小球肥大,球囊粘连,囊壁增厚,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GS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肾小管萎缩或坏死,可见大量蛋白管型;肾间质增宽,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3)GS大鼠肾组织Col-Ⅳ和FN阳性面积比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以肾小球表达增高为主。结论 采用单侧肾切除加1周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mg/kg)在术后12周可以成功建立GS模型,具体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明显的肾功能损害,肾脏病理显示GS合并Col-Ⅳ、FN表达普遍增高。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将81例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按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分为4组:非PH组16例(SPAP<4.0 kPa)、轻度PH组21例(4.0 kPa≤SPAP<5.33 kPa)、中度PH组21例(5.33 kPa≤SPAP<9.33 kPa)、重度PH组23例(SPAP≥9.33 kPa).中、重度PH组19例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轻、中度24例接受手术治疗.选2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检测其血清MMP-1、2和TIMP-1水平,并计算MMP-1/TIMP-1、MMP-2/TIMP-1比值.结果 CHD组MMP-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并PH后TIMP-1显著增高(Pa<0.05).非PH、轻和中度PH组MMP-2/TIMP-1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a<0.05);MMP-1/TIMP-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19例经PGE1治疗14 d后,MMP-1、2和TIMP-1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a<0.01).24例手术治疗1周后,MMP-1、2 、TIMP-1和MMP-2/TIMP-1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a<0.05).MMP-1与TIMP-1、MMP-1与MMP-1/TIMP-1、MMP-2与MMP-2/TIMP-1均呈显著正相关(Pa<0.05).结论 1.MMP-1、2参与肺血管重构的全过程;2.PGE1可逆转肺血管重构;3.介入治疗、外科手术阻断了CHD异常的血流动力学这一肺血管重构的始动因子.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的病理特点及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04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80只Balb/c纯种雄性小鼠,鼠龄4 ̄6周,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60只。②实验方法: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Nancy株悬液0.1mL,对照组腹腔注射不含病毒的Hep-2细胞冻存液0.1mL。模型组小鼠分别于接种柯萨奇B3后第7,14,28和42天麻醉后断颈处死10只,10只,10只和9只,颈动脉采血0.8 ̄1.0mL,保存血清;摘取心脏,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对照组20只小鼠于42d后采用上述方法处死,并留取血清及心脏。③实验评估:检测血清CVB3中和抗体滴度;心肌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行为学变化及死亡情况:模型组于接种后第3天出现行为学改变,第12天后症状逐渐缓解;从第4天开始发生死亡,第7 ̄10天为死亡高峰期,第12天后无死亡,总死亡率为35%(21/60)。②血清柯萨奇B3中和抗体滴度: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柯萨奇B3中和抗体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以第7天滴度为最高。③心肌组织形态学特点:接种病毒后7d,心肌组织出现多灶性凝固性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28d后,坏死灶周围的炎细胞已近消失,代之以增殖的成纤维细胞。④心肌组织病理积分: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病理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第7天增高最为显著(P<0.05)。⑤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以第42天最为显著(P<0.01);第7天和第14天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比值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第28天和第42天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注射柯萨奇B3Nancy株悬液的方法可以成功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病理表现为急性期心肌细胞大量坏死,伴多种炎细胞浸润,胶原蛋白表达活跃;缓解期,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胶原蛋白表达持续增高,最终导致心肌间质重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左室基质金属蛋白酶 1(m atrix m etalloproteinases,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2周龄 Wistar大鼠 5 0只 ,雄性 ,体重 (6 2 .5 6± 5 .12 ) g,以呋喃唑酮诱导扩张型心肌病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DCM)、牛磺酸干预 组 ( Tau)、牛磺酸干预 组 ( Tau)、牛磺酸假干预组 (TC)及空白对照组 (NC) ,每组又根据不同时间点分为 4周和 12周二个亚组。应用多功能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模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 VESD)、左室射血分数 (EF)及左室缩短率 (FS)。应用 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左室心肌 型胶原含量的变化。应用 RT- PCR技术检测左室心肌 MMP1的表达活性。结果 :DCM模型组及 TC组4、12周亚组大鼠与 NC组相应亚组比较 ,L VEDD和 L VESD均明显增大 (P均 <0 .0 5 ) ;FS、EF均明显降低 (P均 <0 .0 1) ;心肌细胞肥大 ,胞浆灶性溶解 ,呈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与空泡变性 ,细胞核增大、分裂、畸形 ,细胞间隙增宽 ,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生 ,左室心肌 型胶原明显升高 (P均 <0 .0 1) ;左室心肌组织 MMP1m 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1)。而 Tau组和 Tau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 (P  相似文献   
95.
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之宁  庞玉生 《广西医学》2004,26(9):1256-1257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心力衰竭患儿 4 0例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0 5~ 7 8岁 ,平均 (3 2± 2 4 )岁。其中心功能Ⅰ级 15例 ,心功能Ⅱ~Ⅳ级 2 5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浆VIP水平 ,以年龄性别相匹配且无心力衰竭的健康体检者 2 3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心力衰竭患儿血浆VIP(4 3 2 2± 5 4 8)ng/L明显高于正常组 (32 2 4± 4 4 6 )ng/L(P <0 0 5 ) ,应用洋地黄治疗 ,心功能控制后血浆VIP水平 (34 78± 5 4 3)ng/L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心力衰竭患儿血浆VIP水平明显升高 ,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哮喘患儿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0.5~13岁,平均(6.7±1.2)岁,其中5岁以上儿童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肝素钙雾化吸入;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对5岁以上儿童每天早晚测呼气峰流速(PEF),并观察患儿有无皮下及粘膜出血。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哮喘症状迅速缓解,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0%,P<0.01。治疗组中30例5岁以上儿童PEF逐渐恢复,1周后增加37.2%,对照组12例5岁以上儿童测PEF恢复缓慢,1周后增加26.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所有患儿用药后未见皮下及粘膜出血等副作用。结论:肝素钙雾化吸入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小儿哮喘的发作,改善肺功能。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49-50]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硬化大鼠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Ⅳ型胶原(Col 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代谢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和ATRA组,每组20只.采用单侧肾切除加1周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GS)大鼠模型,造模后12周末处死.肾脏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α-SMA、Col Ⅳ和FN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ATRA组和苯那普利组大鼠GSI显著下降(P<0.01),肾脏组织Col Ⅳ、FN及α-SM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肾脏组织α-SMA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但两治疗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可能通过抑制GS大鼠肾脏组织α-SM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最终延缓GS进展.  相似文献   
98.
肺动脉高压(PAH)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高于正常值的疾病.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必然会引起右心负荷增加,从而引起肺血流量减少及右心功能减退,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右心室功能的完整性是决定PAH症状及预后的重要因素.PAH过程中右心室功能的改变及右心室功能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是近期有关PAH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9.
100.
曾红军  庞玉生  梁秀安 《广西医学》2009,31(10):1409-14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8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按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分为4组:非肺动脉高压组16例(SPAP〈30mmHg)、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1例(SPAP30—39mmHg)、中度肺动脉高压组211例(SPAP40-69mmHg)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23例(SPAP≥70mmHg)。选择2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1和MMP-9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先心病各组MMP-1、MMP-9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血清MMP-1、MMP-9含量显著增高,MMP-1、MMP-9可能协同参与肺血管重构,MMP-1对触发肺血管重构可能起着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