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海南岛裸花紫珠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药农、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海南岛裸花紫珠野生及栽培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裸花紫珠野生资源虽在全岛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蕴藏量较小。此次调查共收集了96份野生繁殖材料,分布于海南岛14个县市。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裸花紫珠的生长影响较大;裸花紫珠的栽培始于2006年前后,目前栽培资源主要分布于白沙县、五指山市等地区,2016年全省栽培总面积约为493 hm~2,产量约为962 t(干品),其中以白沙县种植面积最大(约333 hm~2),年产量最高,为650 t(干品)。虽然裸花紫珠的种植已成一定的规模,但目前仍然缺乏规范化的种植技术,生产管理仍处于粗放无序的状态,且品种选育工作薄弱,并无优势品种出现。  相似文献   
42.
艾纳香资源是开展艾纳香品种收集保存与选育、品质鉴定、遗传研究、生物活性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艾纳香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查阅了国内艾纳香资源的相关研究,同时探讨了艾纳香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以供同行在进一步推动艾纳香资源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与商榷。  相似文献   
43.
草豆蔻在历代本草典籍中均有记载,药用历史悠久,功效显著。该文通过系统查阅草豆蔻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分布、道地产区、采收时间、炮制方法、性味和功效主治进行全面考证和整理,以期为草豆蔻的深入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草豆蔻别名有豆蔻、漏寇、草寇等,通过分析各类本草书籍中对草豆蔻的形态描述及附图,得出古人记载的草豆蔻可能出现与艳山姜、草果等出现使用混乱的情况,古今品种在部分地区发生了变化,今考证草豆蔻基原植物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主产于岭南等热带地区,以海南产质量较佳,采收时间一般为夏秋果实成熟季节。草豆蔻炮制方法多样,古有面裹煨制、吴茱萸制、炒制等,现代一般采用净制(去皮生用),具有健脾暖胃、下气开郁、燥湿驱寒等功效。现代研究应加强草豆蔻基础研究,制定炮制的量化标准和道地药材数字化标准,深入挖掘草豆蔻在古代方剂中的配伍规律及应用,使草豆蔻的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海南岛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近几十年海南岛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对其种植、开发特点及相关产品进行了概述,分析其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海南药食同源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艾纳香提取前不同处理方法对艾纳香中左旋龙脑含量的影响,确定合理有效的提取前处理方法。方法:以左旋龙脑为对照品,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荫干时间、不同烘干温度及优化润湿处理方法的艾纳香中左旋龙脑含量的变化。结果:常温情况下左旋龙脑含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新鲜样品左旋龙脑含量以干重计为9.151 9 mg·g-1,常温情况下左旋龙脑含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24 h内减少最快;烘培温度越高左旋龙脑损失越多,烘焙温度超过50℃后损失加快,当烘焙温度为30℃时含量以干重计为6.097 8 mg·g-1;料液比为1∶2、润湿时间为20 min时样品左旋龙脑含量最高,以干重计为4.798 3 mg·g-1。结论:艾纳香鲜品左旋龙脑含量高;干燥温度越低时间越短左旋龙脑损失越少;料液比为1∶2、润湿时间为20 min时左旋龙脑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黔琼产艾纳香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GC)建立12个不同产地艾纳香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及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对贵州和海南产地的艾纳香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对12个产地的艾纳香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艾纳香药材气相色谱指纹图谱。S2、S6、S7的相似度在0.900以下,S3、S8、S10、S12的相似度在0.923~0.969,其他样品的相似度在0.970以上;12批样品可大致分为4类。结论:建立了艾纳香气相指纹图谱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好、简单、易行,可为艾纳香整体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生态药业是循环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应当把中药经济活动建成“中药资源—中药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中药经济的生态型转化。本文对生态药业的含义、发展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生态药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南药高良姜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南药高良姜主产区及道地产区的高良姜资源进行调查,明确高良姜资源分布、蕴藏量、栽培现状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概况,为高良姜资源保护、开发及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查阅文献、走访调查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高良姜野生资源处在濒于灭绝状态,以前文献记载有高良姜分布的区域几乎难觅高良姜的踪影。在道地产区,人工栽培、加工技术较为粗放,且因栽培高良姜周期长、收益较低,高良姜栽培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供需矛盾。结论应加大力度保护高良姜资源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种群恢复。同时,应该尽快建立高良姜规范化种植基地,完善高良姜人工栽培、加工技术,满足市场对高良姜药材的需求。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广藿香化学诱变植株的遗传特性和品质差异。方法:以前期经氟乐灵、亚硝酸钠及亚硫酸钠诱变后筛选出的变异植株为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并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10对SRAP引物扩增的总位点数为235个,其位点数为16~29个,而多态位点数为220个,平均多态性百分比达86.96%;广藿香变异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45~0.938,其变异程度大于不同产地种群间的变异程度;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55时,变异程度较大的植株N1a、N1b、N1c、S4c、S4d、S6c聚为一类,其他与CK聚为另一类。变异植株主要化学成分百秋李醇及广藿香酮含量与CK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变异植株F1、F2a、F4a、F4d、F4e、F6e、F8i、N2c、N2d的广藿香酮明显升高,且高于百秋李醇的含量,由“醇型”广藿香转变为“酮型”广藿香;变异植株F4c、F6d、F8j、N1a、N1b、N1c、S3b、S4c、S4d、S6b、S6c的百秋李醇或广藿香酮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结论:化学诱变是广藿香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可提高其遗传多态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