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胆囊炎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确定手术的难易程度的标准,按照标准分为容易组16例,困难组40例,并与实际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中确定困难组40例,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困难的主要原因为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充满型结石.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胆囊炎术前手术难易程度的判定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Livin和c-IAP2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ivin和c-IAP2 mRNA和蛋白在6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Livin、c-IAP2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Livin和c-IAP2 mRNA在60例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0.0%(54/60),在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均为56.7%(34/60),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ivin和c-IAP2 mRNA阳性表达分别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60例癌组织标本中Livin和c-IA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6.67%(52/60)和68.33%(41/60),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vin和c-IAP2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新疆 35例正常人、 5 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IL - 2受体 (IL - 2 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值。 结果:新疆食管癌患者 IL - 2 R、IL - 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均 <0 .0 5 ) ,食管癌患者呈免疫抑制状态 ;患者自身术前、术后 1周比较发现 TNF- 2水平明显下降 ,而 IL - 6水平明显上升 (P均 <0 .0 5 )。结论:食管癌患者呈免疫抑制状态 ,手术切除肿瘤对患者是一个应激 ;1周内患者的免疫水平较紊乱 ;如何科学选择免疫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新疆维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因CD147和EBP1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CD147和EBP1 mRNA在37例新疆哈萨克族和40例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远隔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147在食管癌组织和远隔正常食管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3±0.040和0.675±0.023,P=0.013;EBP1分别为0.574±0.039和0.797±0.035,P=0.022。在汉族和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CD14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和81.0%,P=0.497;EB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78.4%,P=0.236。CD147在77例标本癌组织和远隔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和49.3%,P=0.003;EBP1在77例标本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0%)低于远隔正常食管组织(84.4%),P=0.005。CD147mRNA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BP1 mRNA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147与EBP1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CD147和EBP1 mRNA在两民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无差异;CD147高表达和EBP1低表达可能共同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模式(PBL)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LBL)在胸部肿瘤外科临床实习学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级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不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有学生46人,按PBL教学模式给予带教,另外一个班级有学生43人,按传统LBL教学模式给予带教,实习结束后进行2个班级学生实习效果的比较。结果 PBL教学模式班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专业知识掌握、临床技能掌握及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处理方面的成绩均优于传统LBL教学模式班级。结论 PBL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值得在胸部肿瘤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及处理要点。方法 1991-2003年间18例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其中食管中段癌3例,食管下段癌2例,贲门癌13例。行残胃代食管2例,结肠代食管3例,空肠代食管胃13例。结果 全部治疗病例中术后吻合口瘘1例,17天死亡,上切缘阳性1例。1年生存率72.2%(14/18)。3年生存率50%(9/18)。结论 结肠代食管是颈部吻合较理想的选择。胸腔内吻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残胃、空肠代部分食管及胃。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PTEN、p2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PTEN、p21基因在48例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远端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分化、TNM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PTEN基因在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45.8%,癌组织高于远端无癌组织(χ2=8.537,P<0.05);p21基因在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5.8%、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05)。PTEN和p21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PTEN、p21基因可能均不是哈萨克族食管癌的主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68.
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淋巴结转移度的角度探讨胸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对86例食管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86例胸段食管癌共检出淋巴结1806枚,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18±4.6)枚(15~30枚).转移淋巴结253枚,淋巴结转移度14.0%(253/1806).中纵隔淋巴结转移度与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食管癌病变部位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P<0.01);术后病理T分期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有显著相关(P<0.001).食管癌病变长度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P=0.203).食管癌病变部位与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无显著相关(P=0.933).结论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呈 "双向性"转移,纵隔不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的部位、T分期有关,对于食管癌病变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均应进行严格清扫.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MTA1和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20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标本中MTA1和nm23-H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TA1在食管癌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5%,但癌组织与相应正常组织表达量无明显差异;nm23-H1在食管癌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未表达的占50%,并且90%肿瘤至少侵及肌层,其中70%的肿瘤并伴有淋巴结转移。结论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浸润、转移中MTA1可能不起主导作用,而nm23-H1低表达表型可能有助于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与生物学行为有关,可有望成为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了解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 215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手术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53.5%(115/215),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性别、族别、体重变化、肿瘤长度、大体病理类型、淋巴管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了解上述三个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1)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位置;(2)胸段食管鳞癌可向颈部、胸部、腹部淋巴引流区域转移,最常见淋巴结转移区域是纵隔,其次为腹部及颈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