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检测HH相互作用蛋白(HHIP)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其蛋白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腺癌新鲜组织标本3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标本20例,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检测HHIP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HIP基因甲基化状态、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HIP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0例正常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非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为0(0/20),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有12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0%(12/30),子宫内膜癌的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HHIP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均为阳性,表达率为100%(20/2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8/20),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存在HHIP蛋白的表达缺失情况,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甲基化阳性与甲基化阴性组织中HHIP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存有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现象,并且存在HHIP蛋白表达的沉默;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非导致HHIP蛋白表达缺失的唯一因素,可能有其他机制导致子宫内膜腺癌中HHIP蛋白表达沉默。 相似文献
22.
骨质疏松症是以减少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骨吸收抑制剂(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膦酸盐、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和骨形成刺激剂(包括氟化物、小剂量的甲状旁 相似文献
23.
绒毛膜癌(绒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者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瘤.其中50%发生于葡萄胎后,25%发生于流产后,22.5%发生于足月妊娠后,2.5%发生于异位妊娠后[1].足月产后绒癌临床并不多见,其发生率约为1/50 000次正常分娩,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但也有个别发生于绝经后.本文对7例足月产后绒癌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caMKⅣ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CaMKIV的表达强度,同时分析CaMKⅣ染色细胞的百分数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和临床预后)。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细胞无CaMKⅣ的表达,CaMKⅣ表达主要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核内,表达的强弱与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结论:CaMK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瘦素对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探讨瘦素对女性生殖生理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加入不同浓度瘦素时ESC分泌IL-6和IL-8的含量。结果:在ESC细胞上清液中瘦素能刺激IL-6、IL-8的产生,不同浓度瘦素刺激IL-6、IL-8分泌量不同,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瘦素是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产生的一种附加调节剂,通过调节局部细胞因子而调节生殖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6.
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IGF-Ⅰ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和IGF-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7只,3月龄,体重(200±30)g,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9只.A组行开关术,其余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A、B两组均灌服生理盐水1.5 ml/只/d,C组给予辛伐他汀5 mg/kg/d,共10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和胫骨骨密度(BMD);ELISA定量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6、IGF-Ⅰ水平.结果B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A、C组(P<0.001).C组血清IGF-Ⅰ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血清IGF-Ⅰ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01).股骨BMD和胫骨BMD与血清IL-6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与血清IGF-Ⅰ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下调IL-6的表达水平;但对IGF-Ⅰ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围产期各种非病理性围产因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新生儿50例,收集所有新生儿脐带血进行脐带血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测定。新生儿出生5~7d内,每日应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检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并记录围产期可能与新生儿黄疸有关的各种因素。所有新生儿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高胆红素组和非高胆红素组,比较2组各种围产因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患儿母亲病情程度、疾病发生时间、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显著影响(P〈0.01)。患儿母亲年龄、分娩方式、胎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母亲病情程度、疾病发生时间、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是妊娠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人类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作用与其关系密切。生长抑制因子4(ING4)是抑癌基因ING家族的新成员,大量研究证实其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0.
本文就我院于1984~1994年收治的患者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25例进行了随访检查,采取常规宫颈刮片巴氏分级法。以探讨子官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1临床资料年龄22~68岁,平均38岁。产次0~9,孕次0~10。手术指征:子宫平滑肌瘤8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子宫腹壁瘘2例,子宫肥大症4例,异位妊娠4例,产科疾病6例,子宫穿孔2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1例,卵巢泡膜细胞瘤2例,宫腔感染中毒性休克2例,绒癌子宫穿孔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术式:子宫次全切除术60例,子宫次全加一侧附件切除术48例,子宫次全加双附件切除术12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