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两种导管维护方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选择合适的维护方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住院的217例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按照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136)和观察组(n=81)。对照组常规返院进行导管维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患者家属进行导管维护(冲管及封管、敷料的更换、肝素帽或无针接头的更换)。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至拔管期间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张力性水泡、导管脱出、过敏性皮炎、穿刺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剔除脱落患者,最终对照组127例、观察组75例完成研究。置管至研究结束,对照组张力性水泡、导管脱出发生情况好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过敏性皮炎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前3次导管维护中,两组均未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对照组张力性水泡、导管脱出、穿刺口感染发生情况好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第4次导管维护至拔管期间过敏性皮炎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家属对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进行导管维护可以降低导管相关的过敏性皮炎发生率,且不增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但家属进行导管维护的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尤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前期培训及考核,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2.
手术室是外科疾病治疗的主要场所,随着外科学术思想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器械不断涌现,器官移植、介入手术、腔镜技术、微创技术等新治疗手段逐渐普及,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对手术室人员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为了解广西手术室护士专业结构的现状,广西卫生厅对全区县级以上医院手术室护士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树状图失禁护理流程对神经内科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6例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干预组根据建立的树状图失禁护理流程预防和处理失禁性皮炎(IAD)。结果对照组发生IAD47例,干预组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A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树状图失禁护理流程,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IA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规范患者的皮肤管理。  相似文献   
94.
应用视听教材指导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患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的肿瘤[1],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60~79岁为患病高峰年龄[2]。肺癌手术后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呼吸道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等[3]。术前呼吸功能锻炼是改善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和提高手术耐受力的有效方法[4、5]。为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我们设计了一套系统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经录制、剪辑、配音制作成呼吸功能锻炼视听教材(即光盘),指导老年肺癌患者进行锻炼,使患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现将光盘的制作及应用报告…  相似文献   
95.
1990~2001年行全肺切除术50例,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呼吸功能康复锻炼,呼吸道并发症仅为4%,无死亡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50例患者中,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7~68岁。肺癌42例,肺结核2例,支气管扩张2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1例,肺脓疡1例,先天性肺发育畸形1例,先天性肺囊肿并感染1例,全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插管,左全肺切除44例,右全肺切除6例。1.2方法(1)术前指导:①通过示范训练使患者掌握正确方法,增加自我护理的知识,取得主动配合。②深呼吸:每日…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痉挛性膀胱患者恢复膀胱功能和自主排尿的方法。方法对实验组30例患者间歇导尿6次/d,音频电疗、微波治疗各2次/d;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留置尿管方法,观察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结合音频电疗、微波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能有效地促进SCI后痉挛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学生开展临床实习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对46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双语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护理口语、听力、糖尿病双语小讲课、糖尿病双语教学查房4个方面,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授课、情景模拟、英语查房、专题讲座等形式。教学时间安排,口语、听力、授课及专题讲座等共72学时,临床实践10个月。双语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双语教学后专业英语成绩合格率比双语教学前明显提高(P0.05),95.7%的学生认为开展临床双语教学非常有意义,56.5%的学生认为自身英语水平提高。结论临床实习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导管相关性血栓(CRT)溶解再通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RT组、CRT+抗阻运动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大鼠外,其余大鼠均构建CRT模型。CRT组不做任何干预,CRT+抗阻运动组大鼠于建模10 d后开始抗阻运动干预,干预28 d后取材。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血栓情况,计算血栓溶解率,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ELISA)检测血清鸢尾素(Irisin)、白细胞介素(IL)-6、IL-10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腓肠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Ⅲ型纤连蛋白域包含蛋白5(FNDC5)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无血栓形成。与对照组比较,CRT组大鼠血清Irisin、IL-10含量减少,IL-6含量增高(P均<0.01)。与CRT组比较,CRT+抗阻运动组血栓溶解率显著升高(P<0.01),腓肠肌组织PGC-1α、FNDC5 mRNA表达量增加(P均<0.01),血清Irisin与IL-10含量显著增加,血清IL-6含量减少。结论:抗阻运动28 d促进CRT溶解,可能与上调Iri...  相似文献   
99.
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妙玲  应燕萍  邓家忠 《广西医学》2007,29(9):1346-1348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及规律,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35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疾病、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患者的心理因素是跌倒的相关因素;发生跌倒最多的是上午6:00~10:00时,午后17:00~22:00两个跨班次时间段,跌倒率分别为40.00%、34.29%;患者跌倒的地点多发生在床边和卫生间,分别占45.71%和34.29%;有陪伴时患者仍会发生跌倒占20.00%.结论 提供安全环境和便利设施,加强护士培训、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白血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感染并发症是临床白血病顺利治疗的主要障碍。白血病本身肿瘤特点和高强度化学治疗导致肠道屏障完整性损伤,肠道菌群易位是血流感染(BSI)的重要原因。实验室证实的黏膜屏障损伤所致血流感染(MBI-LCBI)是急性白血病患者BSI的重要组成,但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综述黏膜屏障损伤、细菌易位,以及MBI-LCBI定义、诊断、流行情况, 分析肠道微生态调节黏膜屏障完整性及MBI-LCBI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化学治疗介导黏膜炎及MBI-LCBI的防治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