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67篇 |
综合类 | 39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rhBMP—2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基质细胞(marow stromal cell,MSC)具有多向分化能力,能分化形成纤维组织、脂肪组织、骨软骨组 相似文献
92.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髋臼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总结对38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延长髂股入路,复位后用骨盆钢板和可吸收钉固定。结果:38例中22例(57.9%),完全复位,8例(21.05%)满意复位,8例(21.05%)复位不满意。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年。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9例(30%),良13例(37%),一般6例(20%)。差4例(13%)。结论:对于髋臼骨折,联合应用三个方向的X片和CT扫描,准确诊断,尽早予以解剖复位,牢固固定,骨折愈合后负重运动。 相似文献
93.
前路再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后遗神经症状者行前路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方法 选择 2 1例胸1 2 ~腰3 骨折脱位病例 ,均为后路减压固定术后遗不全截瘫者 ,对其行前路减压固定或单纯减压。疗效评定以手术前后排尿、感觉、运动功能、背痛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等为指标。结果 2 1例有关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的好转 ,均于术后第 1天起感觉功能障碍获不同程度改善 ,9例术后 3个月感觉功能障碍消失 ,肌力改善 1~ 2级。 1例术后 3周、1 1例术后 3个月排尿功能恢复。 2 1例背痛症状均缓解 ,影像学结果满意。结论 前路手术对不完全截瘫 (包括已行后路手术者 )能明显改善排尿等神经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前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操作较难、对完全性截瘫者疗效不确定 ,故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94.
背景:细菌在金属植入物和死骨表面附着并形成的生物膜是造成骨骼肌肉系统的慢性感染的根本原因。
目的:观察并比较细菌在钛板和死骨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
方法:用改良的基质培养法制备细菌生物膜模型,将10块钛板圆柱和10片死骨随机配对,每一对放置在同一个培养瓶中用其菌液浸泡淹没,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培养。用荧光染料对各组细菌生物膜进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
结果与结论:与死骨相比,钛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厚度较小(P < 0.05),其细菌生物膜中层和深层的活菌率较高(P < 0.05)。说明细菌在死骨形表面成细菌生物膜的能力强于钛板。.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估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并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的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8年5月收治的15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炎患者,其中L3,4间隙1例、L4,5间隙6例、L5、S1间隙8例。所有患者临床主要表现腰部剧烈疼痛,无法坐立,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并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病理结果均提示炎性改变,未见结核性改变,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1例术后9个月发生内固定断裂,其余14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感染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示腰椎体序列良好,植骨节段均已骨陛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针对原发性腰椎间盘炎早期病灶彻底清除、椎问植骨并坚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并可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
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软骨组织损伤后自身修复能力有限,组织工程学使得关节软骨的生物学替代物即人工软骨显示出美好的前景。软骨生物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的重要一环,探讨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构建人工软骨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3-01/2006-12有关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文章,检索词“articular,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软骨、组织工程,支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的内容应与组织工程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Meta分析、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85篇相关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综述,30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人工软骨生物支架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①天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细胞黏附性好,亲水性强,但力学强度差、吸收过快,而且难以大批量生产。②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可控降解速度、力学强度好、易于塑形,但亲水性不够,对细胞的黏附性较弱以及有免疫反应、排斥反应等。③复合材料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互补特征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材料,按一定比例和方式组合,可设计出结构与性能优化的三维材料,以弥补单用人工合成或天然生物材料的缺陷,提高支架的整体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不仅包括同一类生物材料的复合,还包括不同类别生物材料之间的交叉复合。结论:通过对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采用新型构建技术以及利用天然和合成材料的各自优势联合应用,进行多材料复合,以研制出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力学适应能力强的复合材料、仿生材料、智能材料将是近年来人工软骨生物支架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
背景:透明质酸作为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的基质材料,可提供蛋白多糖附着点,增加蛋白多糖的沉积,以足够大的孔率允许种子细胞长入.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退变椎间盘的效果.方法:以后外侧穿刺抽吸L1/2和L3/4髓核构建日本大耳白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后2周应用微量注射器向L3/4椎间盘内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组,L1/2椎间盘注射透明质酸钠作为对照组.注射后2,4,8,12 周时行兔椎间盘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对照组椎间盘高度呈降低趋势,实验组注射后2周椎间盘高度缓慢下降,之后缓慢升高,两组在4个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病理结果显示实验组髓核纤维环形态得到保留,髓核纤维环边界清晰,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产生增殖分裂,并向周围迁徙规律排列,其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周内实验组Ⅱ型胶原含量高于对照组(P < 0.05).说明移植于退变椎间盘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存活,且有增殖能力,其与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联合移植可以延缓退变椎间盘进一步退变,并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 相似文献
98.
背景:研究表明离心力等力学刺激对细胞的功能活动及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力学刺激也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目的:观察施加不同稃度离心力对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生物学件状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组织工程学体外实验,于2008-05/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实验科及病理科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因骨不连行自体髂骨移植的患者,由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二科提供.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济南岱罡生物公司产品.方法:自人体髂骨抽取骨髓15 mL,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制成2×1010L-1细胞悬液,均匀接种到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上,5 d后加入软骨细胞诱导液.设立4组:3个受力组于离心管内培养,分别施加100g,200g,300g离心力,2次/d,30 min/次.间隔 12 h,受力4周;静止组于6孔板内常规培养.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的黏附情况,复合物Ⅱ型胶原的表达及蛋白聚糖含量.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黏附性良好,能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上生长并分泌基质.离心培养4周后,各受力组形成的复合物体积无收缩,且200 g受力组体积最大,弹性较好;静止组复合物体积收缩,弹性也较各受力组差.200 g受力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出现大量的软骨陷窝样结构,偶见同源细胞群,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后可见较多呈黄色的软骨细胞特异性基质Ⅱ型胶原;余3组形成的陷窝样结构及Ⅱ型胶原均较少.与静止组比较,体外培养4周各受力组复合物分泌的蛋白聚糖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200 g受力组比较,100 g,300 g受力组复合物分泌的蛋白聚糖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100 g,300 g受力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在软骨细胞诱导液存在的前提下,加适当的力学刺激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200 g离心力是较佳的力学刺激条件.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恶性疟疾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在西非维和任务区2004年4月—2004年12月间收治恶性疟疾8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46例,肌注蒿甲醚80mg,qd×7d,首剂加倍,加服伯氨喹22.5mg,qd×8d;对照组41例,单用肌注蒿甲醚治疗,所用剂量和疗程同联合组。观察和记录各例的临床症状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畏寒,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疲乏。联合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临床治愈率为100%和95.1%;平均退热时间为(43.7±10.3)h和(45.6±14.7)h;平均疟原虫转阴时间为(29.3±8.9)h和(31.6±9.7)h;复燃率为6.5%和29.3%。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处理是治疗恶性疟疾的关键。蒿甲醚对恶性疟疾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联合治疗组复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0.
双开门椎管成形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开门颈椎管成形合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双开门法行颈椎管成形、椎管扩大及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术治疗12例颈椎管狭窄症。结果经过5年随访,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征改善,1例疗效不佳。结论双开门颈椎管成形及人工骨材料植骨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羟基磷灰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在颈椎椎管成形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