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深度,并对两组胸部X线平片中管尖所在的相应胸椎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中心静脉导管经TEE引导后管尖的位置均能准确的定位于第四胸椎(T4)与第六胸椎(T6)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未经TEE定位组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尖则广泛分布于T3与T8之间?【结论】 TEE可以为婴幼儿中心静脉管的定位提供一个客观?直接的定位标准?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胎羊体外循环中胎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方法 8头孕羊(孕120~140 d)怀有9头胎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胎羊体外循环组(转流组,n=5).对照组胎羊开胸,不建立体外循环.转流组应用离心泵和胎盘建立胎羊体外循环,转流30 min.分别于转流前、转流30 min、转流结束后1 h、转流结束后2 h采集胎羊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动脉血气值.超声流量仪测量脐动脉流量,计算胎盘血管阻力.并分别检测转流前后胎盘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mRNA的表达.结果 两组胎羊平均动脉压、心率没有显著变化.转流组胎羊脱离体外循环后出现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BE负值进行性增高(P<0.05).对照组胎羊血气值没有明显变化.转流组胎羊体外循环结束后胎盘血管阻力上升(P<0.05).转流组转流后胎盘AngⅡ较对照组升高,ACE 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5).结论 胎羊体外循环激活胎盘RAS系统,影响胎盘血流,导致胎与脐-胎盘循环状况不良.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而进行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方法 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有28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为8个月~14岁,平均为(8.9±3.4)岁,体重为9~43kg,平均为(22.7±2.1)kg;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介入治疗并发症包括有:堵闭器脱落12例,单纯残余分流10例(其中残余分流合并溶血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堵闭器脱落合并心包填塞1例,堵闭器被三尖瓣腱索缠绕1例.有23例在介入手术后当天进行急诊外科手术,5例于术后48h内手术.外科手术中,堵闭器取出术20例,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8例,动脉导管未闭缝闭术8例.结果 无住院死亡病例,经外科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无残余分流,而术前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4例患儿中,有3例恢复为窦性心律,1例转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介入治疗术前必须有准确的诊断,并且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出现并发症后应及时外科手术;对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尽快选择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变化的影响以及大剂量甲泼尼龙(MP)对体外循环前后PS的保护作用。【方法】用6周大的幼猪,平均体质量(14.4±0.7)kg,分为3组:G1组(n=6),气管插管后切开胸骨,肝素化120min后鱼精蛋白中和,再过180min结束;G2组(n=9)和G3组(n=6),气管插管后切开胸骨,肝素化,建立CPB,主动脉阻断100min,CPB总时间120min,随后撤离CPB,鱼精蛋白中和。CPB结束后180min实验结束;G3组于CPB开始前8h、1.5h分别肌肉注射甲泼尼龙各1次,每次剂量为30mg/kg。分别于CPB开始前、CPB60min、CPB120min、CPB后180min,以纤维支气管镜吸取不同肺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样本。测定BALF中表面活性蛋白A(SP-A)、总蛋白(TP)、总磷脂(PL)、饱和卵磷脂、表面活性物质大分子聚合物(LA)及小分子聚合物(SA)磷脂、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G3组的SP-A水平明显高于G1组和G2组(P〈0.05);G2组内CPB120min及CPB后180min的SP-A明显低于手术前,CPB后180min又较CPB120min明显上升(P〈0.05);G3组内SP-A无差别。G2组内CPB后180min的11P明显高于CPB前和CPB120min(P〈0.05)。G2组和G3组PL较G1显著升高(P〈0.05);G2组内,CPB120min的PL较其他时间点高(P〈0.05)。饱和卵磷脂在各组间和组内均无差别。G2组的小分子聚合物与大分子聚合物磷脂比例高于G1组和G3组(P〈0.05)。G2组Hb明显高于G1组和G3组的Hb(P〈0.05)。G2组内Hb在CPB60min、CPB120min、CPB后180min均较CPB前显著上升;CPB120min和CPB后180min均较CPB60min显著上升(P〈0.05)。【结论】体外循环对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不利影响;大剂量甲泼尼龙能使表面活性蛋白A水平上升;CPB术前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 ,探讨吲达帕胺 (Indapamide)、硫氮酮 (Diltiazem)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45只 ,随机分为吲达帕胺组、硫氮酮组、对照组 (灌注液中不含药物 )。比较三组动物在心肌缺血 30min及再灌注 30min后心电图、心肌酶 (CK、LDH) ,同时监测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对照组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CK、LDH含量较缺血前明显升高 (P<0 0 5 )。吲达帕胺组、硫氮酮组在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心肌CK、LDH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②吲达帕胺组、硫氮酮组于再灌注 15、30min两时点 ,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力恢复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吲达帕胺、硫氮酮对缺血 /再灌注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胸骨下段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胸骨下段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自2000年11月-2001年1月,39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接受胸骨下段切口作为手术入路,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11岁,平均年龄4.2岁,切口长度为4-10cm,其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34例,法乐氏四联症1例。结果 将本组病例与同期随机选择的30例通过胸骨正中切口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的病例进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再开胸止血发生率、伤口感染率及残余分流发生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胸骨下段切口不失为一个良好、安全的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KokaclipTM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系统治疗重度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是单臂、前瞻性、单组目标值临床试验。纳入2022年6月—2023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接受KokaclipTM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系统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对比围术期及随访期间二尖瓣反流的差异,探索研究期间全因死亡、中转开胸、再次手术、严重的反流复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共纳入28例,女14例、男14例,平均年龄(70.9±5.4)岁。术前28例(100.0%)患者均被诊断为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Ⅱ型,脱垂宽度为12.5(11.0,16.1)mm,反流程度均达4+,导致肺静脉逆流,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均≥Ⅲ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即刻分别有2例(7.1%),21例(75.0%),5例(17.9%)患者二尖瓣反流改善至0,1+,2+;二尖瓣压差为2.5(2.0,3.0)mm Hg;无死亡、中转开胸,无单边夹持、夹合...  相似文献   
78.
79.
80.
线粒体在生理情况下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支持细胞存活;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则中介细胞凋亡和坏死,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在此过程扮演了关键角色.抑制MPTP的开放是心肌保护最有前途的药物作用靶点之一,该文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