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比较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两种方法治疗直肠类癌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13例,ESD11例,直接行直肠前切除术2例,分析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和ESD术后主要并发症(肠穿孔)发生率、手术切缘阳性情况及5年生存率.结果 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与ESD各出现1例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1/13)与9.09%(1/11).术后病理检查回报手术切缘阳性4例,全部为行ESD治疗患者,且肿瘤直径为1~2 cm.随访满5年或随访期间死亡患者24例,随访率为92.3%( 24/26).首次行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随访11例,随访期间无复发或转移.首次行ESD 11例,肿瘤直径<1cm7例,随访期间无复发或转移,肿瘤直径1~2cm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首次直接行直肠前切除术2例,随访期间1例出现肝转移死亡.总的5年生存率为87.5%(21/24).结论 肿瘤直径<1cm的直肠类癌,两种治疗方式效果与预后相当.肿瘤直径≥1 cm的直肠类癌,不具备内镜超声条件或不能熟练掌握ESD技术的医院不适合行ESD,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能更好地达到无瘤原则,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模型.方法 供受体分别为雄性近交系F344,Lewis大鼠.Ⅰ组为同基因移植对照组,Lewis-to-Lewis,n=8;Ⅱ组为异基因移植组,F344-to-Lewis,n=12.术后2,6,8,12周经造瘘口取材,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异基因组移植肠术后6~12周显示典型的慢性排斥表现.术后越晚期病理特征越明显,但是8周的病理特征与1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模型是稳定可靠的小肠移植慢性排斥模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FTY720对同种异体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小剂量环孢霉素诱导F344-to-Lewis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模型.实验分为四组,Ⅰ组为对照组,n=7;Ⅱ组为FTY720组,n=8;Ⅲ组为环孢霉素A(CsA)组,n=8;Ⅳ组为FTY720+CsA组,n=8.术后八周行移植物组织病理学评分和ELISA法测定血清中移植物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以及TNFα,IFNγ的表达.结果 术后八周移植物组织病理学评分,Ⅱ组、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但是仅血管硬化评分: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血清(IL-10、IFNγ)与移植物(IL-10),Ⅱ组、Ⅳ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独使用FTY720或联用CsA具有改善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血管硬化以及促进Th1/Th2平衡趋向Th2表达的趋势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应用新材料,探讨和改进新的腹部切口缝合技术,方法:对135例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的腹部手术病人,应用0号ETHICON普迪思圈套可吸收缝线,将腹膜与腹白线或腹膜与腹直肌前后鞘作单层连续缝合,并与同期78例分层缝合法的病例进行比较,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层缝合组,术中缝合无撕裂腹膜现象;无伤口裂开,粘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等并发症,伤口局部皮下脂肪液化、积液和或感染6例(4.4%)。层缝合组;术中缝合腹膜撕裂12例(15%);切口裂开2例(2.5%);粘连性肠梗阻4例(5%),其中2例在围手术期内均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积液或感染13例(16.6%);切口疝1例(1.3%),结论:本方法简便,易掌握,并发症少,有助于解决术中缝合撕裂腹膜,关腹困难,手术时间拖延等手术者经常出现的难题,尤其适合于一些极度肥胖病人,急危重病人抢救,术中麻醉效果差和腹肌紧张病人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表达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ALCAM基因在42例肝癌组织及相应4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T—PCR显示HCC中ALCAM 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Elivision法显示HCC中ALCAM蛋白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ALCAM mRNA表达水平及ALCAM表达与HCC组织分化程度及肝内转移有关,与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结论]HCC中ALCAM基因的表达能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可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6.
我院自1982年以来相继开展使用国产GF-1型管状吻合器(26号、28号、31号、34号)XF-90及XF-60型缝合器(以下统称吻合器)行消化道肿瘤手术共2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72例手术,男性169例次,女性103例次,年龄19岁~71岁,平均51岁,41~55岁占53%。其中胃大部切除术24例,胃空肠吻合术31例,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24例,食道、贲门癌切除术121例,结肠癌切除术31例,直肠癌切除术41例。二、手术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使用吻合器失败,立即改行手工吻合术或其它手术方式共8例,其中食管贲门癌3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3例。其主要原因是组织水肿,食管或肠壁太厚,吻合口切割不完全;其次是直(结)、肠癌作保留肛门手术,在吻合时发现吻合口边缘距癌灶太近,怕影响疗效而当场改为其它方法。吻  相似文献   
27.
自1976年10月至1997年12月,有选择地行保留肛门功能直肠癌根治术共5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1岁,平均44岁。男性占51%,女性占49%,发病距手术时间最长1年,最短2个月,平均4个月。结果:优3Q例(84%),良12例(26%)。5年生存率达76%。我们认为保肛手术有很多优点,较易被患者接受,但应严格选择病例。肿瘤直径在3cm以内,断端1cm以内肉眼未见癌浸润。Dukes分期不超过“B”期,肿瘤边缘距肛缘至少6cm以上。宁可病例少,而不滥,以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28.
新生儿、婴儿肠穿孔,由于病因不同,病情复杂,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病死率高。X线检查对早期诊断、及时救治至关重要。现结合本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资料和文献,就其早期诊断的意义加以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男10例、女4例;足月儿占70%。穿孔日...  相似文献   
29.
钡 餐 造 影 诊 断 上 消 化 道 多 原 发 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指的是在上消化道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两个或多个癌瘤,临床上较少见。 X线钡餐造影和内镜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但靠单一检查易漏诊,两种检查相互配合可提高确诊率。我院 1991年 4月~ 1999年 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 5例,现予以报告。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 4例、女 1例。年龄 53~ 63岁,平均 58.8岁。主要症状:吞咽不适及 /或梗阻感 5例、上腹胀痛 3例。病程 3~ 6个月。 5例 11个癌瘤中,双原发癌 4例,叁原发癌 1例。 1.2 X线钡餐造影 11个癌瘤查出 6个, 1个可疑占位, 4个漏诊。除 1例食道-食道双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CD24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的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24基因在42例肝癌组织、相应4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显示,CD24 mRNA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P=0.019)及有否肝内转移有关(P=0.031),与肝细胞癌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是否有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P>0.05);Elivision法显示,CD24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P=0.025)、有无肝内转移密切相关(P=0.008), 而与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是否有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P>0.05).HCC组织中CD24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结论: HCC组织中CD24基因表达能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可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