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应用云南省血细胞二级比对实验室定值的新鲜血液为标准物质进行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调查,为云南省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依据。同时,利用互联网对各级临床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失控时可及时提供指导帮助,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1]。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通过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实现同一实验室不同仪器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法 将使用性能良好、规范化操作的雅培CD3700血细胞分析仪(2号机)作为参比仪器,另一台雅培CD3700血细胞分析仪(1号机)作为实验仪器,2台仪器进行性能评价,校准后每个项目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使用40份不同浓度新鲜血标本进行比对,计算2台仪器间的相关性和相对偏倚,按照中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对不同检测系统间比对的要求,判断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两个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偏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结果 2台仪器间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g)、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相关性和相对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2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并且在医学决定水平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临床真菌检测及耐药性动态变化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真菌检出情况,并进行真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真菌,用科玛嘉产色培养基和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ATBFungus3微量最低抑菌浓度药敏试验试剂盒。结果共检出476株深部真菌,2006、2007、2008年检出率分别为10.04、14.53、18.08,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菌种以白色念珠菌(64.50)、热带念珠菌(15.97)、光滑念珠菌(11.76)为主。真菌检出科室以干部病房(36.76)、重症监护室(14.08)为主;感染标本来源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63.24和8.40;真菌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7、9.9、32.4、2.3、1.3。结论深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最为敏感。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率较高,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Abbott Architect ci162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雅培系统)和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罗氏系统)检测甲状腺激素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采用雅培系统[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和罗氏系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对93例血清标本进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套检测系统检测T4、FT4、T3、FT3、TSH的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0.962、0.976、0.900、0.999(P<0.01),但两套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测定甲状腺激素的结果不可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该院检验科肌钙蛋白I(cTnI)和白细胞(WBC)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东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统计检验科cTnI和WBC危急值的发生率及科室分布、cTnI危急值的范围分布情况。结果共发生危急值10 179例次,发生率占前两位的项目为cTnI、WBC,占全部危急值的47.07%;cTnI以内科及内干科居多;WBC以重症监护室(ICU)及儿科居多:cTnI危急值范围以小于0.5ng/mL的居多。结论应联系临床进一步调查和评估目前cTnI和WBC危急值报告的可靠性,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危急值报告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混匀时间对血细胞分析新鲜血定值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决定最佳混匀时间,保证分装后最小偏倚和瓶间差.方法 采集健康者新鲜血,分别用混匀器混匀5、10、15、20 min,对不同混匀时间定值结果的偏倚和瓶间差进行评价.结果 混匀15 min时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g)、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检测结果偏倚、瓶间差最小,分别为3.3、0.16%,2.4、1.58%,1.4、1.09%,1.5、2.14%,-2.5、2.15%.结论 应用定值新鲜血进行仪器校准时最佳混匀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的质控效果。方法收集健康者的新鲜混合血浆保存于-70℃冰箱,每周用原装质控血浆(N 浆、P 浆)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定标校准1次,对自制质控血浆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观察。结果自制质控品 APTT、PT、TT、FIB 每月的变异系数百分比(CV%)变化均较小,均小于 CLIA′88规定的各项目的1/4总允许误差,室间质评成绩均为优秀。结论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精密度、准确度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稳定期可达到12个月,是合格的室内质控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外周血CD4+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的变化,探讨其在HPS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HPS患儿(初诊组和缓解组)和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免疫磁珠阴选CD4+T细胞,然后加佛波酯(PMA)、离子霉素(Ion),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IL-17+水平.结果 初诊组HPS患儿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t=11.34,P<0.01),二者又明显高于对照组(t=35.28、9.38,P<0.01).结论 Th17细胞水平与病情活动相关,是判断HPS患儿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