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均采用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机体功能、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76例患者手术时间(121.4±17.2)min,术中出血量(132.8±20.4)ml,术后引流量(71.1±12.2)ml,术后卧床时间(5.9±1.3)d,疼痛数字评分指数(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2±0.6);术后3、6、9、12个月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是28.8±4.1、25.5±2.9、19.4±3.2、13.8±2.0,均明显低于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出现硬脊膜撕裂6例(7.89%),神经损伤2例(2.63%),术中cage位置不佳6例(7.89%);术后发生cage移位或深陷7例(9.21%),切口感染2例(2.63%).结论 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外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补液治疗策略。方法 29例胸外术后CLS患者按预后分为痊愈组和死亡组,按CLS病程分别统计术后早期(1~4天)和术后晚期(5~7天)患者日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浆白蛋白(ALB)含量、尿量和胸液引流量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统计日均晶体液、白蛋白、人工胶体和新鲜冰冻血浆使用,并分析两组补液策略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存在低血容量和低白蛋白血症;治疗后痊愈组在术后晚期症状改善而死亡组继续恶化,其日均MAP、CVP、ALB、尿量均低于痊愈组,日均胸液引流量较高。痊愈组术后早期白蛋白和人工胶体使用量高于死亡组(P0.05),而晶体液和血浆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晚期痊愈组白蛋白、人工胶体、血浆和晶体液使用量均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胸外术后CLS补液治疗策略需根据病程分期进行,在术后早期充分补充白蛋白和人工胶体能够有效避免CLS持续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胸外科病区院内交叉性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抗击疫情期间病区内感染的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病房2020年1月1~24日因胸部疾病在院治疗4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患者245例、非手术患者206例;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结果胸外科病房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7例,感染率1.55%(7/451),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56~68岁。感染者均为手术患者,其术前影像学资料均未提及病毒性肺炎影像学改变。高龄、吸烟、手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肝病及肿瘤病史的患者更容易感染。从患者床位空间分布上发现感染患者之间的距离均>1 m,且未发现同病房人员交叉感染。随访中有2名家属出院后1周感染,但回溯家属在院期间的床位时空分布与感染患者均无交叉。结论本研究发现胸外科病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率低,可能属于机会感染,同时做好严密的消毒杀菌防控防疫工作能够减少胸外科病区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后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n-HA/PA66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给予同种异体骨Cage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观察近期疗效指标、椎体融合情况及远期疗效指标。[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曲度及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融合例数多于对照组,融合器沉降例数、异位例数少于对照组。(3)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0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n-HA/PA66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疗效、促进椎体融合、提高机体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内皮素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内皮素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大黄与奥美拉唑合用更能降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使用治疗患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7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护理人员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纯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使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P0.05)。结论:使用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患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架及动力髋关节螺钉( DHS)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PFNA联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DHS联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FNA+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优于DHS+外固定架治疗,手术所需时间、复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较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武汉市大型三甲医院胸外科防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肺炎(COVID-19)的临床经验,提供可行的临床实践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2月15日武汉市7家大型三甲医院胸外科确诊COVID-19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4.35±10.80)岁;医护人员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30.38±6.23)岁。结果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70.73%)和咳嗽(53.66%)。COVID-19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增高。COVID-19患者胸部CT早期呈现局限性磨玻璃影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浸润影,严重者出现肺实变。确诊时医护人员多为磨玻璃影及单侧病变,甚至肺部无明显异常。COVID-19确诊患者均及时转入隔离病房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规范治疗。随访截至2020年2月20日,手术患者出院7例(35.00%),死亡7例(35.00%),医护人员出院13例(61.90%),无死亡。结论武汉市医院胸外科COVID-19患者中,手术患者重症比例及死亡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医护人员易院内感染。早期氧疗及呼吸支持有可能改善预后。COVID-19疫情期间应推迟择期或限期手术。严格把握急诊手术指征。急诊手术应按三级防护处理。胸外科有专科特殊性,若有确诊患者,全科人员应积极排查。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COVID-19预后的最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制备大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单纯开胸,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显微无创血管夹夹闭左肺门60min,松开血管夹后再灌注120min,建立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获取标本,检测肺湿干重比值,肉眼、光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湿干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肉眼、光镜下均可观察到肺损伤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Wistar大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按照中国专家共识的淋巴结分组,评估不同位置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的各区域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食管恶性肿瘤10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86例、女175例,中位年龄60(54,65)岁。依据病理报告,按照食管癌淋巴结中国分组标准重新分组,计算每一组淋巴结的转移率、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治疗指数(efficacy index,EI)。结果胸上段食管肿瘤主要转移至C201~203组淋巴结。胸中、下段食管肿瘤主要转移至C205~207组淋巴结。胸下段食管肿瘤的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依据转移率,纵隔淋巴结被分为上纵隔(C201~204)、中纵隔(C205~206)和下纵隔(C207~209)三个区域。C201~203、C205~207组淋巴结的EI较高。在C201~207组中,各组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3.39%~21.60%。对于各区域淋巴结阳性患者,不同原发位置肿瘤的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05组淋巴结在胸上段癌中EI低而在胸中、下段肿瘤中较高。结论每个区域淋巴结清扫效果因肿瘤部位不同而不同。不论肿瘤处于何位置,上纵隔淋巴结,特别是左、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清扫都是必要的。C205组应被划入下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