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7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228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266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970篇
内科学   509篇
皮肤病学   557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32篇
综合类   2075篇
预防医学   780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886篇
  7篇
中国医学   886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35Mev P→Be快中子6周内12次分次照射猪皮肤结果表明:早期皮肤反应Ⅰ度红斑剂量16.38Gy,Ⅱ度红斑剂量17.32Gy,Ⅲ度经斑剂量19.78Gy,湿性脱屑剂量为22.17Gy。早期皮肤损伤的潜伏期随着剂量的增加而缩短,皮肤损伤程度和发生几率与累积剂量相关。在照射方式相同的条件下,分次量大,出现早期皮肤损伤的时间早;分次量小,出现早期皮肤损伤的时间相对较晚。当分次量小于2Gy时,总剂量的轻度改变可引起皮肤损伤几率的大幅度改变;当分次剂量大于2Gy时,总剂量的进一步增加,皮肤损伤几率基本不变。湿性脱屑发生在第一次照射后6~7周,经1~2周后结痂,脱落,由新生上皮取代。湿性脱屑的ED_(50)为23.4Gy。  相似文献   
102.
针刺内麻点和耳穴按压法应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附64例报告)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常庚申,侯志远,庞学智,王灵贤,裴会芳,李秋品主题词骨折/外科手术,疼痛/针灸疗法,镇痛/针灸效应手术后镇痛的常规方法是使用镇静、镇痛剂口服或注射。...  相似文献   
10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血流改变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窒息及正常新生儿脑血流各10例。结果窒息组第1天大脑中,前和后动脉部分血管仅有收缩峰,而无舒张期的单峰型频谱特征,血流参数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提示脑血流量减少是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9例存活者第2天颅内血管频谱首先恢复正常形态,但血流参数第7天才完全恢复正常。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部分血管阻力指数升高至1,重度患儿持续为1,提示血管阻力指数可作为估价预后的重要指标之—。  相似文献   
104.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梁翊常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血管炎。婴幼儿发病多。其特征为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本病心血管受累最著,早期包括全心炎,冠状动脉炎及动脉瘤,后期表现为心肌梗塞及缺血性心脏病。1967年日本川崎医师首次报道本病,称...  相似文献   
105.
常庚申  邢群智 《中国针灸》2002,22(12):11-19
目的:验证耳根阻滞的镇痛作用,减少小儿手术的麻醉药量。方法:对103例择期小儿骨科手术中的52例行耳根阻滞,另51例为对照组,观察麻醉用药量及维持时间。结果;耳根阻滞组的麻醉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根阻滞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减少麻醉药量,从而减少麻醉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红外线测温仪用于大量人群快速测温,采用对入口3465人腋窝及额头测温,探索了环境温度与额头皮肤温度的可比性,掌握了额头温度与腋窝温度的变化规律。日本Raytek公司生产的MX2测温仪,用于额头测温,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07.
108.
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舌根淋巴组织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2年3月~11月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舌根淋巴组织增生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肘后备急方》救治内科急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肘后备急方》(下称《肘后方》)原名《肘后救卒方》,晋·葛洪著。葛洪博览群书,撒取精华,将晋代以前许多名家有关急救的效高、药精、法简的治法方药收集整理,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撰写成此书。该书分三卷,上卷35篇治内病,中卷35篇治外发病,下卷对篇治为所苦病。全书强调“急”,讲究“简Y,其所载治法方药简便易行,颇宜应急,并创用了数种抢救方法。该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中。医急症临床专著,也可视为中医急症手册,为中医急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中医急症学科今后的发展仍有指导作用。笔者现就本书治内科急症(内病)的急救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为解决经椎弓根螺钉技术中存在的钻孔极易穿破皮质导致手术并发症的问题。方法:研制一种新型的钻孔器,名称为椎弓根扁钻。结果:经临床应用钻孔56例224孔,一次性钻孔置钉,准确率100%,无1例失败。结论:该钻设计合理,最大特点是扁、钝。扁能准确通过狭窄椎 弓根的中心,钝为只钻松质骨不钻皮质骨。以捏持捻钻操作,形成钝性捻钻法,从而实现经椎弓根螺钉的准确、安全钻孔及置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