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健康儿童的心率变异性 (HRV) ,研究 HRV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方法 :应用 Holter系统对 1 2 9例健康儿童进行 HRV测定 ,按其年龄分为 3组 , 组 7~ 9岁 , 组 1 0~ 1 2岁 , 组 1 3~ 1 5岁 ,进行组间 HRV比较及组内不同性别间 HRV比较。结果 :相邻组间 HRV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相隔组间 ,除 r MSSD外 ,HRV其余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不同性别间 HRV比较 , 、 组内无差异 , 组内男性 HRV高于女性 ,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HRV数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青春期男性 HRV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近2年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患者死亡疾病谱变化和直接死亡原因.方法 对2009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130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主要死亡疾病依次为: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窒息,新生儿肺出血,颅内出血;2010年主要死亡疾病依次为:肺炎,窒息,病毒性脑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肺出血,两年死亡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91例患儿找到直接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衰竭25例(27.5%),心力衰竭17例(18.7%),休克17例(18.7%),窒息16例(17.5),脑疝16例(17.5%).结论 要降低急诊患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积极治疗肺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积极抗休克治疗,控制心力衰竭,以及预防误吸. 相似文献
14.
<正>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DCM)室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发生率,而恶性心律失常常引起猝死。本文测定33例DCM患儿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旨在分析心电图QTd增加与DCM病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作为一种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但关于病毒性心肌炎HRV改变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和正常儿童的HRV分析,旨在探讨病毒性心肌炎HRV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28例,均为1994年11月至1998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住院病例。诊断标准符合1994年修订的标准。均为急性期患者,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8个月至13岁(平均年龄7.1岁)。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ST-T改变16例,心律失常12例。对照组:正常儿童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5~12岁(平均年龄7.8岁)。常规检查均无心肺疾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性休克发病原因及死亡相关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救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1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发病与病死率的关系,并将其分为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与无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失代偿期休克组与代偿期休克组,分别计算其病死率,对组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存活34例,死亡27例,病死率为44.26%.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42例,死亡25例,病死率为59.52%,无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组1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0.53%,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4.30,P<0.01);失代偿期休克组33例,死亡20例,病死率为60.61%,代偿期休克组28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2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38,P<0.01).结论 提高对休克早期诊断的认识,加强对高危儿病情变化的监测,积极进行脏器功能支持,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儿死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