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01篇
  4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对老年人进行医养结合照护评估并进行分级照护是保障医疗和养老资源公平分配的基础,然而我国养老照护评估指标与体系尚未完善。分析国内外养老照护评估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下老年人分级照护评估方面的不足与改进对策,提出构建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分级照护指标体系,推动养老照护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践。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膝周痛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0例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组):痛点注射组,行膝周痛点注射加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观察组(B组):膝周痛点冲击波组,行膝周痛点冲击波治疗加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3月和治疗后6月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后1周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或P <0.05);B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1或P <0.05);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6周、3月和6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或P <0.05)。两组病人治疗后1周骨关节炎指数均降低,B组骨关节炎指数治疗后6周、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显著低于A组(P <0.01)。两组病人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膝周痛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比痛点注射治疗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讨孕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其胎儿脐血的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并与健康胎儿、健康成人及成人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体外分离慢性HBV 感染产妇及健康产妇胎儿脐带血、健康成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树突状细胞转化,行流式细胞术对其表型进行分析,通过交叉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D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12检测来分析DC的功能。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脐血来源DC的CD 80、CD 83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胎儿组、健康成人组、成人慢性HBV感染组,CD14的表达则显著高于此三组,P值均<0.0 5;慢性HBV感染产妇脐带血DC分泌的IL-12水平也明显低于健康产妇、健康成人组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促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强弱依次为健康成人DC-健康脐血T淋巴细胞>健康成人DC-健康成人异体T淋巴细胞>健康脐血DC-异体健康脐血T淋巴细胞>健康脐血DC-健康成人T淋巴细胞>孕母HBV感染脐血DC-健康脐血T淋巴细胞>孕母HBV感染脐血DC-健康异体成人T淋巴细胞。结论慢性HBV感染产妇胎儿脐血DC的成熟和功能显著低于健康胎儿脐血DC、健康成人甚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  相似文献   
964.
目的对医院使用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开展集中监测工作,整理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课题采取回顾性研究和现行病例跟踪调查的方法,工作包括监测工作和质控工作。结果监测样本232例。各科室样本之间均具有一定差异。妇科样本数最高,达75.44%。共发现不良反应10例,与药品相关1例。结论监测工作和质控工作完成良好,方式合理,基本掌握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65.
本文将“足寒”的产生原因归纳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方面,主要从中西医角度、人体生理结构、生活方式、疾病因素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正确认识和对待:“足寒”,以及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肾盂内压的改变及通道创伤对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共156例患者,男81例,女75例,年龄27~72岁,平均(48.04±10.39)岁。根据B超有无肾积水及程度分为:正常无积水组56例,轻度积水组62例,中度积水组38例。重度肾积水5例因患肾GFR10 ml/min均行肾切除术而未入组。经腹部X线片测量结石最大纵径0.6~5.0 cm,平均(2.13±0.94)cm。最大横径0.5~3.0 cm,平均(1.51±0.61)cm。肾结石直径2.0 cm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的直径1.5 cm的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为手术适应证。术前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采用全麻,先经膀胱镜向患侧输尿管逆行置入6F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内,导管通过压力传感器模块,密闭连接多参数监护仪,压力传感器固定在肾盂平面。测压系统调零。术中实时监测记录肾盂内压变化。在B超定位、引导下,进行经皮肾穿刺,建立24F标准皮肾单通道,应用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碎石、清石治疗。全部患者PCNL术前及术后1周接受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PCNL术前与术后GFR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为方差分析。PCNL术前与术中肾盂内压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手术时间83~113 min,手术一期结石清除率75.0%。无术中、术后出血需输血者,无胸膜、腹腔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肾积水正常组和轻度积水组碎石前、碎石中肾盂内压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积水组碎石中肾盂内压高于碎石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石前3组间肾盂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石中正常组与轻度积水组肾盂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积水组碎石中肾盂内压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积水组(P0.05)。术中可见肾盂内压瞬间升高,最高达67.00 mm Hg,持续时间短暂。各组平均肾盂内压,无论PCNL碎石前、碎石中,均30.00 mm Hg。各组PCNL术前与PCNL术后GF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通道PCNL手术对无积水肾或轻度积水肾的肾盂内压无明显影响。对中度以上积水肾,应避免肾盂内压增高导致返流、感染。标准通道PCNL围手术期,术肾GFR未见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67.
一个保温杯,一支笔,一个脉诊,蔡瑞康教授坐诊时桌上并没有过多陈设,这让记者想起了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的奠基人赵炳南先生,简单的陈设反衬高超的医术。蔡瑞康就曾经师从赵炳南,学习中医治疗皮肤病。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分析连续十年白血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白血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2003-2012年期间收治的1 241例白血病患者的病案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白血病患者以青、中年为主,婴幼儿、儿童及老年相对较少.男性多于女性;春冬两季的发病人数略高于夏秋两季;儿童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为主,占53.85% (140/260);成人白血病分型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最高,占50.25%(493/981).白血病的形态学分类以AML为主,占47.70%(592/1 241),其次依次为AL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CLL)及混合白血病;急、慢性白血病之比为3.18:1.2003-2012年兰大一院收治的白血病初发病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08%.结论 2003-2012年十年间甘肃省白血病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采用注射型硫酸钙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25例无神经障碍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术后随访观察椎体前、中部的相对高度、Cobb角、伤椎角,并对疼痛和功能指标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量化比较。结果 23例得到随访13~35个月,平均23.8个月。术后1周时椎体前、中部的相对高度、Cobb角,伤椎角分别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钙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可以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ST段回落幅度(STR)、Tp-ec间期和Tp-e/QT比值变化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lignant arrhythmia events,MAE)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并在12 h内行PCI治疗的92例STEMI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电图正常的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个月统计观察组发生MAE情况,并比较术前、术后QTC间期、Tp-ec间期及Tp-e/QT测定值;将STR、QTc间期、Tp-ec间期、Tp-e/QT不同节点值发生MAE的例数及MAE发生的危险因素变量代入Cox进行多因素回归校正分析。结果本观察组共发生MAE 64例。观察组术前梗死及非梗死相关导联QTc间期、Tp-ec间期、Tp-e/QT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时Tp-ec间期和Tp-e/QT较前一时段相同导联减小(P0.05),且非梗死相关导联均小于梗死相关导联(P0.05),非梗死相关导联Tp-ec间期在术后1个月时恢复,其他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而QTc间期在术后1周各导联就已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QTc间期≥440 ms、Tp-ec间期≥100 ms、Tp-e/QT≥0.25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E发生的高风险因素。结论 STR、Tp-ec间期、Tp-e/QT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E的独立预测因素,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