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活化T细胞免疫表型的差异及意义,并观察化疗联合胸腺肽α1与单独化疗相比对三阴性乳腺癌生存影响的差异。方法对60例复发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测定活化T细胞免疫表型,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活化T细胞免疫表型比较。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化疗联合免疫增强剂治疗,胸腺肽α1 1.6mg,每周二次,共3个月;B组单独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似TX,TAorTE,NP,GP),比较两组的ORR(有效率),PFS(无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0S)及生活质量KPS评分。结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活化T细胞免疫表型结果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给予免疫增强剂胸腺肽α1加化疗组与单独化疗组相比,两组的ORR(总有效率):A组27例(63.0%)和B组21例(51.6%),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CR17例(29.7%)比10例(16.6%),P〈0.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FS(无疾病进展时间)两组12月比7月,A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一年总生存期(0S)两组无明显统计差异。症状体征的生活质量改善,A组KPS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活化T细胞免疫表型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预后差。免疫增强剂胸腺肽α1可提高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RR(总有效率),CR率及PFS(无疾病进展时间),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吡柔比星为主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且常采用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方案。我科于2000年1月~2002年10月应用吡柔比星(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共刺激信号是1970年由Bretscher和Cohn在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证实的[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的B7家族中的共刺激分子有些是激发或增强免疫应答,有些是下调或终止免疫应答。B7-H1是新发现的 B7家族成员之一,它在诱导初始T 细胞的增殖,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活化T细胞的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7-H1分子可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促进效应性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凋亡,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过程[2]。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B7-H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该分子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包头市区1995-2001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构成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包头市区1995 -2001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于2002年6月到2003年9月查阅了包头市区所有区级以上18所医院的1995、1997、1999、2001年各年住院病案,以在包头首次住院的恶性肿瘤病例为研究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查阅病例填写调查表.根据ICD-10进行恶性肿瘤分类,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获得恶性肿瘤病例3 486人,其中1995年472人、1997年801人、1999年944人、2001年1 269人.以上4年总计前六位恶性肿瘤发病系统依次为消化器官、呼吸和胸腔内器官、乳房、女性生殖器官、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泌尿道;男性前十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结肠癌、膀胱癌、白血病、喉癌、胰腺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直肠癌、宫颈癌、结肠癌、甲状腺癌、食道癌、肝癌.结论:包头市区恶性肿瘤防治,男性应以肺癌和消化道癌症(胃癌、食道癌、直肠癌、结肠癌)为重点,女性以乳腺癌、肺癌、生殖系统癌症(卵巢癌、宫颈癌)、消化道癌症(胃癌、直肠癌、结肠癌)为重点,尤其是肺癌和乳腺癌应是恶性肿瘤防治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无管化技术在膀胱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 从2009年开始,在膀胱癌治疗中对膀胱重建术给予改进.术中鞘外游离输尿管,将输尿管拖入回肠膀胱(或回肠原位新膀胱)内1.5 ~2.0cm.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结果 15例病例,14例成功,一例手术后出现输尿管乳头水肿,改行支架管置入术.术后6~9d拆线出院.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药费压力,避免拔管、堵管及尿路感染,术后方便护理.结论 通过与原方案疗效、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对比,无管化技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不增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肺癌病理1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02~2005-09.我们收治肺癌患者162例,现将其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早期无症状 ,不易被发现 ,就诊时已属晚期 ,存活率较低 ,约 2 5 %~ 30 %。我院将近 5年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5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通过不同方法治疗 ,探讨术前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上皮卵巢癌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病例为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由彩超、CT、CA12 5、腹水细胞学病理及病理切片诊断证实上皮性晚期卵巢癌患者 5 6例 ,年龄 2 7~ 74岁。晚期卵巢癌的诊断标准 :按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制定的分期法分期 ;根据病例就诊次序 ,随机匹配分为术前腹腔静…  相似文献   
28.
恶性淋巴瘤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按病理和临床特点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则对增强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调动抗病能力,减轻机体对放、化疗不良反应能起到减毒增效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在恶性淋巴瘤临床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从中医角度探讨固涩方抗肿瘤活性的机理。实验通过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TUNEL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透射电镜观察,Dot blot检测Bcl-2和P53基因蛋白表达和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固涩方剂治疗干预实验,研究固涩方煎剂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固涩方煎剂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并从凋亡基因调控等多角度阐明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①固涩方煎剂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生冀有明显的杀伤抑制作用;②固涩方煎剂从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研究均表明能够显著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生;③固涩方煎剂对裸鼠移植性肝癌从大体观和病理学研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④固涩方煎剂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调控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有关。中医根据阴阳理论探讨机理。固涩方是临床自拟处方。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9种血清微量元素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对61例健康妇女、78例乳腺癌手术前及61例乳腺癌手术后血清中铜(Cu)、铁(Fe)、锌(Zn)、锰(Mn)、铅(Pb)、铬(Cr)、镉(Cd)、镍(Ni)、钼(Mo)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组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血清Fe、Cu、Zn、Mn含量乳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Fe、Zn、Cu、Ni含量乳腺癌术前组明显高于乳腺癌术后组(P<0.01),血清Cu/Zn比值乳腺癌组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结果提示Fe、Zn、Cu、Mn、Ni可能是乳癌的危险因素,Mo可能为乳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