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培元定颤汤联合美多芭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多芭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培元定颤汤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美多芭用量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UPDRS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美多芭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定颤汤可明显降低PD患者UPDR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美多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急性眩晕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治疗组以灯盏花注射液加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观察3天。结果:治疗组39例治愈17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35例治愈8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88.6%。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3小时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症可明显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及内耳供血供氧,能够快速改善急性眩晕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银翘柴桂Ⅱ号方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探讨其对TLR7/My 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观察银翘柴桂Ⅱ号方对模型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荧光定量PCR和WB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LR7、My D88、NF-κB 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银翘柴桂Ⅱ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提高模型小鼠的死亡保护率,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下调模型小鼠肺组织中TLR7、My D88、NF-κB 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P0.01)。结论银翘柴桂Ⅱ号方可以提高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死亡保护率,表现出抗流感病毒作用,该作用通过抑制由病毒激活的TLR7/My D88/NF-κB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追踪我院SARS患者治愈出院 1a后生存质量状况。方法 :对我院治愈出院 1a后的 31例SARS患者和 89例健康者分别用WHOQOL -BREEF和中文版SF - 36两种量表同时进行问卷调查 ,所有调查结果均输入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及统计分析均在SPSS11·5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采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SARS患者出院 1a后的生存质量用WHOQOL -BREEF量表测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四个领域以及用SF - 36量表测得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等 8个方面以及健康变化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我院住院治愈的SARS患者出院 1a后的生存质量良好。说明中医药为主治疗SARS有助于提高和改善SARS康复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药治疗SARS的远期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体内流感病毒复制量的不同,研究中药复方银翘柴桂汤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NIH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及银翘柴桂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将甲型流感病毒FM1稀释液滴鼻感染各组小鼠,建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病毒感染前1 d及感染后4 d,银翘柴桂汤组及利巴韦林组分别灌胃银翘柴桂汤和利巴韦林,病毒感染后第5天处死小鼠,解剖,提取肺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测定小鼠肺组织流感病毒复制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无扩增曲线,Ct>30,流感病毒病原体检测阴性;银翘柴桂汤组、利巴韦林组及病毒模型组扩增曲线Ct分别为19.49±1.40、21.02±4.25、15.80±4.18,流感病毒病原体检测阳性.与病毒模型组病毒复制量(128 973.40±18.14)相比,利巴韦林组病毒复制量(33 327.29±19.56)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5);银翘柴桂汤组病毒复制量(79 104.28±2.52)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建立的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可靠,银翘柴桂汤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内流感病毒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6.
根据5一HT、Ach系致痛物质的学说,本研究选择院腹痛住院患者70例为患者组,另设正常人组20例,用邻苯二甲醛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全血5一HT,并用羟氨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了Ach之失活酶真性ChE。结果显示:患者组全血5一HT高于正常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真性ChE则低于正常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患者组湿热型与瘀滞型之全血5一HT高于正常组(P<0.001).脾虚型与湿热型之真性ChE则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5一HT与真性ChE相关分析提示患者组比较倾向于负相关。结果说明,脘腹痛患者可能在全血5一HT水平升高情况下,具活性之游离5一HT升高,促进了胃肠平滑肌收缩及内脏痛觉纤维冲动的传导而致疼痛。同时,可能由于患者组真性ChET降,使其对Ach分解失活作用减弱,并且真性ChE下降,可能导致5一HT释放增加,增强了其致痛过程。  相似文献   
27.
中风先兆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析中风病先兆证高危因素,采用DME研究方法系统调查中风病先兆证病人91例,并随机抽取健康人100例作对照。结果:中风病先兆证的发生与诸多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年老体衰,体质阴虚阳盛,性情急躁易怒。烦劳过度,嗜肥甘烟酒等更为重要,临床表现多呈火,热,痰,瘀之证,主要病机为内生热毒挟痰瘀。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疗效与方法学质量评价,明确治疗的有效性及应用性.方法:电子数据库(PubMed、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中药制剂联合西医干预措施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使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66项研究共5851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病死率、MELD评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P <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9.
银翘清解方为主治疗SARS患者6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2日~5月31日共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人60例,中医辨证为风热袭肺,邪在肺卫证,治以清肺解毒,以银翘清解方为基础加减,配合鱼腥草注射液及清开灵注射液,并合理选用抗生素,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适应症,结合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平均为3.15d;胸部X光片示肺部阴影完全吸收者37例,平均时间为6.64d;肺部阴影明显吸收者23例,平均时间为9.03d。平均住院时间为10d。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白虎清解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40例符合流感诊断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70例和西药对照组7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白虎清解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2次;西药对照组给予退热、解痛、抗病毒等对症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可以更加迅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白虎清解汤治疗流感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