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5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对20例(36支)老年心肌梗塞患者行持续灌流法冠装动脉成形术和18例(24支)老年MI患者行常规冠状动脉扩张术。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左心室功能相似。与PTCA比较,CPPTCA对术中阻断血流的心肌有重要保护作用(即术中能耐受较长的扩张时间),且术中并发症少,残余狭窄轻,再狭窄、再梗塞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82.
目的:使用超声指标观察大鼠颈总动脉机械损伤模型,评价干细胞动员对其修复过程的影响,并与病理学指标对照分析。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工、Ⅱ、Ⅲ3组,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颈总动脉内皮机械损伤自然修复组,Ⅲ组为颈总动脉内皮机械损伤后干细胞动员组,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干细胞。Ⅱ、Ⅲ组又根据手术时间各分为A、B、C3个亚组,在术后1天、7天、28天分别超声观察颈总动脉管腔、血流速度、脉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Ⅱ组大鼠颈总动脉内皮剥脱后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减慢,PI、RI增高,均于损伤第28天达峰值,Ⅲ组大鼠颈总动脉内皮剥脱后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减慢,PI、RI增高,7天与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8天时上述指标显著优于Ⅱ组,但仍较工组差。结论:超声指标能够无创动态观察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及修复过程,使用干细胞动员可以显著加快修复。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探讨侧支循环形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根据造影结果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将其分为侧支良好组(n=43)和侧支不良组(n=87)。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左心室功能、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和临床预后等。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及既往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Q波心肌梗死和梗死前心绞痛在侧支良好组较为多见,并且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侧支不良组升高;而侧支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优于侧支不良组(P<0.01),左室舒张末期压则低于侧支不良组(P<0.01);Cortina室壁运动评分侧支良好组低于侧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支良好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低于侧支不良组(P<0.01);院内并发症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侧支良好组优于侧支不良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提示侧支循环丰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提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高。急性心肌梗死前侧支循环的形成对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和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4.
本研究对86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行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出院后随访3年。结果发现,非梗塞区室壁运动降低提示多支冠脉病变和残余心肌缺血及预后不良。非梗塞区室壁运动增强或不变,则提示单支冠脉病变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5.
董玉玲  崔连群 《天津医药》1995,23(6):341-342
通过对44例经动态心电图证实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患者,与42例无PSVT发作病人对照,进行了3年随访观察,观察其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结果表明PSVT组Af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还证实PSVT发生频率与Af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显示PSVT发作越频繁越可能发生Af。  相似文献   
186.
王晓军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7,37(10):47-48
控制有症状房颤复发的进展山东医科大学(25001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王晓军赵启君*崔连群本文简要回顾了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房颤(Af)治疗的历史,对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新方案进行综述。1用于有症状房颤的复律及维持窦律的药物回顾本世纪40年代首次将I...  相似文献   
187.
188.
用自制的微导管给予冠脉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bone marrow stem cells hearttransplantation BMT),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疗效。将24例首次心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组(n=12)给急症PCI及常规药物治疗,BMT组(n=12),急症PCI同时经自制的微导管给予自体BM-MNCs冠脉移植,分别于出院前、3月、6月时用Tei指数评价心功能,铊201(201Tl)静息再分布显像观察心梗面积。结果:3月时2组患者Tei指数均降低(3月vs出院前,移植组0.45±0.09 vs0.67±0.12,P<0.05;对照组:0.55±0.08 vs 0.67±0.06,P<0.05),移植组较对照组更明显(0.45±0.09 vs0.55±0.08,P<0.05),至6月时无明显变化;3月时移植组心梗面积较出院前明显减少(15.10±3.34 vs22.95±5.94,P<0.05),至6月时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3月:15.10±3.34 vs 19.85±4.09;6月:13.70±3.10 vs 17.66±4.70,P均<0.05)。结论:自制的微导管给予冠脉内BM-MNCs移植治疗AMI能减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9.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加持续灌流法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多支病变危重冠心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例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冠心病患者的48支和10例对照组的15支冠状动脉行CRA和CPPTCA,对照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冠动脉狭窄处内径,跨狭窄压关支循环积分,左心室局部和总体功能均明显改善,心绞前均消失。结论CRA和CPPTCA联合治疗多支组冠心病及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多支病变组远期效果差。  相似文献   
190.
为了探讨运动心电图试验(简称运动试验)预测经皮冠脉内硬化斑块旋磨术(CRA)后再狭窄(RS)的临床价值,对21例冠心病患者CRA术后平均10.42±7.38月行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作对照分析。结果运动试验预测CRA术后RS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81.8%。提示运动试验作为一种无创、简易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查方法对预测CRA术后RS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