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5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为观察冠脉支架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冠脉支架治疗加适量药物;另一组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结果显示支架组在症状体征改善、LVEF的提高、1年内再次入院及随访中的心脏原因病死率等方面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有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2.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遁,多排螺旋CT特别是64排CT对冠心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3.
对不适合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菜术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复杂形态并且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患者32例施行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CR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3%±12%减少到术后的21%±1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CRA是一种治疗严重冠心病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4.
作者对55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浆肌酸激酶同功酶MB系统研究发现,心肌梗塞范围大,梗塞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无再通及侧支循环差,梗塞后高血压是造成梗塞区扩张的主要因素。梗塞区扩张明显加重心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5.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外源基因的导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F icoll-PaqueTMP lus淋巴细胞分离液,根据细胞密度梯度原理,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 SC s)并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和传代扩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其初步鉴定。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效率。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呈现梭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均一表达CD44、CD54、CD106、CD29抗原。电穿孔法转染rM SC s转染率为32.8%±3%。结论采用比重为1.077 g/L的F icoll-PaqueTMP lus能分离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能够迅速扩增。电穿孔法具有较高的介导外源基因表达于rM SC s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对108例首次急性穿壁性心肌梗塞患者(年龄≤70岁)于发病后平均—个月行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并作临床随诊(平均22月)。多因素分析发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100ml,舒张末期容量≥175ml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对预后有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骨髓单核细胞(BMMNCs)移植对心功能和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BMMNCs,并用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结扎大鼠前降支,建立AMI动物模型,分别于AMI后1 h(n=10)及1 w(n=10)梗死中央及周边局部注射BMMNCs(2×107个,0.2 ml),对照组(n=10)AMI后1 h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MI后8 w心脏超声检测三组大鼠心脏功能,然后取材,进行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TUNEL分析。结果AMI 1 w移植组左室收缩功能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大鼠AMI 1 w后BMMNCs移植可以增加改善心梗后心功能,减少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8.
近几年来 ,我院在 2 116例心脏介入术过程中发生 8例心脏压塞病人 ,均经成功抢救 ,无一例死亡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8例患者 ,男性 6例 ,女性 2例 ,年龄 4 1~ 70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4例 ,风湿性心脏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 4例。术中发生心脏压塞 5例 ,术后发生 3例。主要临床表现 :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多汗、血压下降、心率缓慢 ,X线透视呈现心影扩大 ,床边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积液 ,试行心包穿刺抽出血液。治疗措施 :7例给予心包穿刺抽液 ,抽液量 2 5 0~ 4 0 0ml,均为血性。 1例患者症状不明显 ,血压 95 /6 0…  相似文献   
129.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6,36(1):43-44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崔连群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使冠心病的抢救和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经皮冠状动脉脉脉扩张成形术(PTCA)PTCA的机理主要是在球囊压力作用下,使硬化斑块纵行裂开(...  相似文献   
130.
为10例心肌梗塞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扩张前平均狭窄87%,扩张后残余狭窄为2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扩张前,阻塞远端血压为4.5±1.6kPa,扩张后升高至10±2.3kPa,扩张前心绞痛3.8±0.7级,扩张后降至0.7±0.6级(P<0.0001).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及监护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作者详细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