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48篇 |
综合类 | 3篇 |
预防医学 | 31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动杆菌属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是由于能够引起人类的疾病,而且也与不动杆菌属中各菌种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有关,例如约翰逊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iohnsonii)在污水和污物处理磷化合物的降解和碳链分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杆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人或动物多个器官系统发生病理损伤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根据宿主倾向性和危害性,布鲁杆菌主要分为马耳他布鲁杆菌(B.melitensis)、流产布鲁杆菌(B.abortus)、猪布鲁杆菌(B.suis)、绵羊附睾布鲁杆菌(B.ovis)、犬布鲁杆菌(B.canis)和沙林鼠布鲁杆菌(B.neotomae)6个菌种. 相似文献
83.
布鲁氏菌传统分离与鉴定方法周期长, 对操作条件要求高, 作为常规鉴定方法的补充和替代, 分子生物学方法因其快速灵敏易操作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将近年国内外的布鲁氏菌分离鉴定, 布鲁氏菌属的PCR鉴定, 布鲁氏菌种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以及检测蛋白质和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鉴定的方法做一综述,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羊种布氏菌对常用抗生索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用微量稀释法对国内分离的69株羊种布氏菌进行12种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多西环素、利福平、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的耐药检测。结果除了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外,所有羊种布氏菌对另外10种抗生素均敏感。所有菌株23SrRNA都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2632 T/C。结论 23SrRNA转肽酶中心点突变是羊种布氏菌耐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机制之一。尽管布氏菌耐药尚未对布病防控构成威胁,但还需开展耐利福平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5.
布病是当前最为流行的细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因导致家畜流产可引发重大经济损失,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阐明布鲁氏菌的致病机制是设计和研发疫苗的关键,而疫苗免疫是预防布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无安全有效的人用疫苗,唯一的预防策略是动物免疫,但每年的人间和动物发病率仍然较高,动物免疫可能存在缺陷。当前,布鲁氏菌的多种免疫蛋白已被鉴定、评价,新型亚单位疫苗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免疫潜能。因此,本文就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国内外常见疫苗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检测内蒙古布氏菌临床分离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构建16SrDNA遗传进化树,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方法用BCSP31-PCR对临床分离株检测,再进行16SrDNA双向测序;从GeneBank下载标准参考菌株和与布氏菌有共同抗原细菌的16SrDNA基因序列;用Mega6.0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BCSP31-PCR结果显示均有223 bp扩增条带,16SrDNA测序得到单一基因序列;比对后发现有4处特异片段,经Blast比对,位于844-1224包括380 bp的片段为布氏菌独有;进化树显示布氏菌临床分离株与标准菌株聚在1个末端分支上,遗传距离接近0,无法精细区分相互关系;与人苍白杆菌聚集在1个亚分支上,遗传距离0.019;与其它试验菌株如霍乱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菌遗传进化距离较远,遗传距离>0.02。结论从遗传进化角度对布氏菌分离株与标准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布氏菌所有种型遗传距离接近,提示布氏菌16SrDNA为高度保守序列,不宜做遗传进化分析的靶基因;布氏菌与人苍白杆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布氏菌属16SrDNA特有的380 bp的基因片段可作为布氏菌快速鉴定的靶序列。 相似文献
87.
目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描述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布病)的空间分布,研究其空间流行特征。方法建立三江源布病现况调查数据库,采用QHEndem ic-GIS和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制图,以感染率、患病率叠加分析流行特征。结果三江源地区布病现况调查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考核期相叠加,囊谦(2.00%/1.03%)、久治(0.81%/0.63%)、达日(0.58%/0.33%)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考核期。考核前后相叠加,疫情均有上升之势。结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直观、准确地反映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病疫情现状,区域内各县布病疫情呈散发,并向周边县(区)扩散,总体分析显示该地区布病疫情呈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湖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并追溯该地区布病的感染来源,为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xcel 2016和ArcGIS 10.5等软件对湖南省2010-2018年人间布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例数、构成比和率描述疫情特征。采用常规分型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采用UTS-PCR复核种型鉴定结果,并对菌株的6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临床分离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湖南省共报告人间布病728例,年均发病率为0.12/10万,郴州市和永州市发病率居前,发病率分别为2.50/10万和1.90/10万。发病县(市、区)从2010年的5个增加到2018年的69个。45~5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279例),占38.32%(279/728),农民占59.07%(430/728),男女性别比为2.75 ∶ 1。5-7月报告病例最多,占45.33%(330/728),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发特征,发病高峰在5月。常规鉴定表明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是羊种1型布鲁氏菌,UTS-PCR鉴定显示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6个毒力基因均被检出,菌株为强毒株。MLVA分析表明2株菌与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从绵羊和骆驼分离的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结论 湖南省人间布病趋于严峻,疫情向非疫区和普通人群蔓延。湖南省分离的2株羊种布鲁氏菌起源于内蒙古地区。应加强动物转运的检疫检测,防止布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调查2012-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83株布鲁氏菌HOOF分型特征。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83株布鲁氏菌采用常规方法和AMOS-PCR进行鉴定;利用8个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 位点的HOOF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用Hunter-Gaston 分辨指数评估各VNTR 位点的多态性和对菌株的综合辨别能力,采用BioNumerics 5.0软件聚类分析和构建聚类图。结果 83株试验菌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全部8个分型位点具有极高的多态性,多态性指数为0.998;其中6个位点(1、2、4~7)的多态性指数 ≥ 0.678,其分辨力主要来自多态性指数较高的位点。83株羊种布鲁氏菌聚为8大类76个基因型。6个共享基因型包括13株布鲁氏菌,提示感染患者具有流行病学相关性;另70株菌呈现独特的基因型,提示病原分离自无流行病学相关的散发患者。结论 乌兰察布市人布鲁氏菌病流行以散发和局部暴发共存,且散发为主,而交叉感染患者与传染源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