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4篇
  2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五体即皮、肉、筋、脉、骨,是中医学理论中构成人体的五大结构,内连五脏六腑,外达皮肉关节,与人体的运动息息相关。利用五体辨证,可以更好地阐明骨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的证治。五体中筋的相关疾患——筋痹,在临床中表现极为广泛,其概念最早见于《内经》,所论原文有四处,分别是"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素问·长刺节论》)、"以春遇此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联合甲钴胺片防治长春新碱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经长春新碱药物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联合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均首次使用CHOP、R-CHOP、H-CAVD方案),共6个周期。对照组于化疗同时予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化疗同时予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先手后足,每次20 min,每日2次;联合组在化疗同时予甲钴胺片及周围神经方,用法用量同前。均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于化疗2、4、6个周期评价3组CIPN发生率及程度,比较满意度。筛选周围神经毒性≥Ⅱ度、已暂停化疗、自愿加入巩固治疗研究的患者50例,交替入巩固治疗组、巩固对照组各25例,巩固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巩固治疗组予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用法用量同前,连续治疗20 d,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化疗2个周期,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4个周期,联合组CIP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Ⅱ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6个周期,治疗组与联合组CIPN≥Ⅱ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CIPN≥Ⅱ度的患者巩固治疗,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巩固对照组(P0.01)。结论周围神经方手足浸泡联合甲钴胺片对减轻CIPN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人心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ar signal-regulated kiase,ERK1/2)的表达规律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探索黄芪多糖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CMEC),通过缺氧再复氧刺激细胞损伤,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技术平台,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继而采用黄芪多糖进行干预,随机分为:HCMEC正常对照组(对照组)、HCMEC损伤组(损伤组)、HCMEC损伤组+低浓度的药物(低药物组)、HCMEC损伤组+中浓度的药物(中药物组)、HCMEC损伤组+高浓度的药物(高药物组),进而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p-ERK、Akt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从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对照组为5.43%;损伤组细胞凋亡程度增高最明显,为92.88%;高药物组次之,为29.78%;低药物组及中药物组细胞凋亡程度较轻,生存状态较佳,分别为12.15%和6.08%。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较,p-ERK、ERK及Akt磷酸化水平在各组中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与损伤组相比,低药物组、中药物组和高药物组三组p-ERK、ERK及Akt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低药物组相比,中药物组中p-ERK、ERK及Akt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提高人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RK、Akt的活性,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山东省滨州市邹平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对65例女性病人共72个病灶术前行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为诊断标准,对比分析两者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53个病灶,恶性19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4.2%、96.2%、0.804。钼靶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8.4%、92.4%、0.60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性高于钼靶X线,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 <\b>探讨活动冲洗方法对不可拆卸硬式内镜持针器的清洗效果,从而建立此类手术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 <\b>采用目测法、潜血实验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对活动冲洗法清洗硬式内镜持针器的效果进行监测,并与传统清洗方法作平行比较。结果 <\b>目测法监测活动冲洗法及固定式冲洗法,持针器清洗效果合格率均为100%。潜血实验法监测活动冲洗法清洗的持针器表面及内腔,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6.67%和86.67%;固定式冲洗法清洗的持针器表面及内腔,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90.00%和33.33%。ATP生物荧光法监测活动冲洗法清洗的持针器表面及内腔,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83.33%;固定式冲洗法清洗的持针器表面及内腔,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83.33%和26.67%。结论 <\b>采用活动冲洗法,可以有效提高不可拆卸硬式内镜持针器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移植瘤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羟基喜树碱,2.5 g.kg-1)和实验组(羟基喜树碱,10 g.kg-1),观察裸鼠移植瘤体生长情况及瘤体病理组织学。结果所有移植瘤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胆管中分化腺癌;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可明显提高移植瘤内TIMP-2的含量,降低MMP-2/TIMP-2的比值;移植瘤体积与前者呈负相关,与MMP-2/TIMP-2呈正相关。结论实验组可降低移植瘤MMP-2/TIMP-2比值,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对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作者于2012年7月至10月对海南省三亚辖区的重点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照海南省重点中药材名录,共确定三亚辖区分布重点药用植物69种,隶属43科。其中真菌类1科1种,蕨类植物3科3种,种子植物39科65种。野生药材38科63种,大面积栽培类药材5科6种。海南地方重点药材15种,隶属11个科。该次调查有助于了解三亚辖区重点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和资源储量等,为今后开展这些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及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8.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作者于2012年7月至10月对海南省三亚辖区的重点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照海南省重点中药材名录,共确定三亚辖区分布重点药用植物69种,隶属43科。其中真菌类1科1种,蕨类植物3科3种,种子植物39科65种。野生药材38科63种,大面积栽培类药材5科6种。海南地方重点药材15种,隶属11个科。该次调查有助于了解三亚辖区重点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和资源储量等,为今后开展这些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及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研究cT在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8年6月~2012年9月腰骶椎椎间盘突出患者72例,将其普通x线平片与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普通x线平片显示72例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30例,椎体后缘唇样肥大增生16例,脊柱生理曲度变直或侧弯26例。诊断率64%(46/72)。cT显示72例患者中共有83个椎间盘突出,其中椎管内突出75个,椎管外突出8个。诊断率1.0%(72/72)。二者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效果明显优于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引起骨肉瘤患者脑白质病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大剂量甲氨蝶呤静脉化疗诱发急性脑白质病的4例骨肉瘤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均行颅脑MRI平扫+DWI检查,其中2例行颅脑MRI增强检查.结合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脑白质病患者颅脑MRI DWI序列观察到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