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4篇
  2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合成叶酸偶联物并将其应用于叶酸靶向脂质体制备,考察其在体外肝癌HepG2细胞中的靶向性。通过酰胺反应将叶酸、胆固醇琥珀酸单酯与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二胺材料连接,合成两种两亲性的叶酸-聚乙二醇-胆固醇琥珀酸单酯(Folate-PEG2000-CHEMS和Folate-PEG4000-CHEM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超高分辨率复杂体分离鉴定质谱系统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选取钙黄绿素为模型药物,采用薄膜分散法分别利用Folate-PEG2000-CHEMS和Folate-PEG4000-CHEMS制备了钙黄绿素脂质体FA-PEG2000-L与FA-PEG4000-L。利用激光粒度仪检测FA-PEG2000-L与FA-PEG4000-L的粒径、Zeta电位;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考察了脂质体FA-PEG2000-L与FA-PEG4000-L在HepG2细胞体外摄取实验中的药物递送效果。结果显示,钙黄绿素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05.8 ± 10.2) nm,经电位测试脂质体的Zeta电位为-(1.19 ± 0.31) mV。FA-PEG4000-L靶向脂质体的荧光强度分别约为普通脂质体、FA-PEG2000-L的3.6和3.1倍(P < 0.01),FA-PEG4000-L在HepG2细胞中的递送效率明显高于FA-PEG2000-L与非靶向组,说明Folate-PEG4000-CHEMS可应用于脂质体制备,并可促进体外HepG2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  相似文献   
522.
崔杰  谈力欣 《河北中医》2023,(7):1160-1163+1168
目的 观察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60例予辨病、辨证配穴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白蛋白(GA)、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双侧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电流感觉阈值(CPT值),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51/6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40/6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DBG、PPGE、LAGE、MAGE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及G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左侧、右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在2000、250、5 Hz电流刺激下的CPT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523.
目的 系统评价辅酶Q10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搜索应用辅酶Q10治疗心力衰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由两位研究者独自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和纳入评价研究的偏移风险后,使用RevMan 5.4.1分析工具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7个RCTs,患者3 2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辅酶Q10辅助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RR=0.62,95% CI(0.47,0.82),P=0.000 6],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MD=3.62,95% CI(2.53,4.71),P<0.000 01],NYHA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MD=-0.31,95% CI(-0.40,-0.22),P<0.000 01],6 min步行测试(6MWT)优于对照组[MD=35.36,95% CI (23.00,47.72),P<0.000 01],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RR=0.73,95% CI (0.50,1.06),P=0.10]。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辅酶Q10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射血分数、6MWT,而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开展高质量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24.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舌苔特征及与国际预后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舌苔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主要表现形式,并与国际预后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舌苔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白腻苔>滑苔>黄腻苔>燥苔>薄黄苔>薄白苔>光剥舌;其中白腻苔、滑苔、黄腻苔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结论:黄腻苔、光剥舌与DLBCL预后高分险有关,可用于判断预后及指导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