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40篇 |
内科学 | 27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5篇 |
综合类 | 64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眼科学 | 44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82.
小瞳孔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对 77例(82眼 )收住院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合并小瞳孔患者施行了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部分病例同时施行了瞳孔成形术 ,取得了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77例 (82只眼 ) ,其中男4 2例 ,女 35例 ;年龄 2 0~ 82岁 ,平均 5 6 73岁 ;单眼 72例 ,双眼 5例。内源性葡萄膜炎 6 2眼 ,外源性葡萄膜炎 2 0眼。白内障手术前无活动性炎症存在3~ 6个月 ;其中有 3例患者 ,因葡萄膜炎频繁反复发作 ,在术前积极用药的基础上 ,炎症稳定 2月时施行了手术。2 术前眼部情况 :(1)视…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率(CDR)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阐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及茶多酚干预的疗效及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30mmol/L(L1组和L2组),另在30mmol/L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加入0.1μM和0.3μM的茶多酚进行干预(L3组和L4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条件下大鼠品状体上皮细胞MMP和CDR的变化。主要指标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CDR及MMP。结果LI、L2、L3、L4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CDR分别为(0.68±0.32)%、(13.50±4.48)%、(0.64±0.48)%、(0.50±0.30)%,L1与L2组比较、L2与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4),L3与L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L1、L2、L3、L4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MMP分别为95.53±4.61、37.38±3.56、110.02±8.04、102.63±9.48,L1与L2组比较、L2与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L3与L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死亡率明显升高。茶多酚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可延缓细胞凋亡,降低细胞死亡牢:(眼科,2009,18:104—107) 相似文献
84.
85.
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于1893年首次采用甲基蓝及嗜银染色法在胃肠道观察到一种特殊类型的间质细胞,主要分布在消化道自主神经末梢与平滑肌细胞之间,后称其为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1-2]。ICC的功能状态对胃肠 相似文献
86.
笔者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施行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肝脏良性肿瘤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7 ~ 56岁)39个病灶(1.7~11.0cm)。大于3.0cm者予分层多点或多次叠合消融。30例病人均成功实施PRFA。反应期2~7d,包括局部疼痛不适、发热、ALT升高等,未遇胆漏、出血等并发症。获随访27例,随访期1~5年。肿瘤病灶直径平均缩小68.3%(41.2%~81.5%)。临床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1例,缓解率(CR + PR)达100%。提示在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巧的前提下,PRFA能发挥微创、安全、有效之优势,可作为治疗肝脏良性肿瘤的一种理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7.
88.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PPH)后直肠狭窄的处理.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3年5月共1071例PPH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共随访894例患者,随访3月~2年.3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直肠狭窄,均给予手指扩肛或切开狭窄环而治愈.PPH术后直肠狭窄多发生在术后3周~2个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腔镜微创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医学美学效果。方法选择早期乳腺癌(T1-2N0-1M0)单侧单发病例,在术前常规化疗的同时,对乳腺肿瘤局部行B超引导下RFA治疗,然后行病变乳腺叶段切除和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染色活检与选择性腋窝淋巴结微创清扫术。术后随访3年以上,通过问卷法自我评价医学美学效果,并与传统保乳手术进行比较。结果直径≤3cm[平均(2.10±0.83)cm,最小1.20cm,最大3.00cm]的早期乳腺癌单侧单发共23例,肿瘤完全消融率95.6%(22/23),成功完成微创保乳术22例。RFA联合腔镜微创保乳治疗不仅瘢痕微小,而且乳房外形和腋窝形态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患者自我评分满意率100%,医学美学评分优良率95.5%(21/22)。结论RFA联合腔镜微创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可获得更好的医学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总结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00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7例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25例)患者术后5~10 d发生胃瘫,多见于拔出胃管开始进流食或改半流饮食过程中。上消化道碘剂造影示造影剂胃储留或线性进入十二指肠,胃无蠕动,胃黏膜正常。胃镜显示胃内大量液体潴留,流出道无梗阻。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均治愈,无再手术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处理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