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应用光谱法研究中药功能因子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分光光谱法,计算芦丁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距离(r)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芦丁与BSA作用的K 25℃ 芦丁=7.08×10 4;r 芦丁=1.97nm,芦丁与BSA之间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结论:芦丁与BSA之间结合不紧密,在血药运输中易结合易分散。  相似文献   
12.
硫酸阿托品拮抗次乌头碱毒性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次乌头碱(H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非共价结合特征,并进一步探讨硫酸阿托品(AT)对HA与BSA结合的影响。方法模拟人体生理pH条件,应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技术,确定HA与BSA作用方式、作用力类型及AT对它们结合的影响。结果 HA通过动态猝灭机制导致BSA荧光猝灭。HA与BSA表观结合常数K2b98K=1.10×102、K3b10K=3.18×105L.mol-1,结合位点数n298K=0.59、n310K=1.24;结合距离4.64 nm;主要作用力为疏水力;HA与BSA的结合反应是一个高温自发过程;HA与BSA结合后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疏水性增强。AT使HA与BSA的Kb和n均减小。结论 HA与BSA作用形成一种超分子。AT能降低二者的结合程度,通过减少HA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加快代谢,发挥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养真接骨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与常规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阳性对照菌,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与控制菌验证。结果规定条件下培养,结果3个批次药品本底组菌落数均为0。3个批次药品五种阳性菌回收率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3个批次药品试验组和菌液组在加入靛基质试液后液面出现玫瑰红色,而对照组和稀释组未出现。3个批次药品试验组和菌液组产酸产气,而对照组和稀释组未出现。3个批次药品试验组和菌液组有菌落,而对照组和阴性对照未出现。结论养真接骨胶囊样品可采用1∶10供试液,平皿法检查细菌数,常规法检查霉菌及酵母菌数和控制菌。  相似文献   
14.
淡豆豉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淡豆豉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SOD、MDA、NO及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缺血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淡豆豉提取物小剂量(20 g生药/kg)治疗组及淡豆豉提取物大剂量(40 g生药/kg)治疗组。治疗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淡豆豉提取物,连续7天,7天后腹腔注射脑垂体后叶素20 U/kg,诱发心肌缺血。检测各组小鼠心肌SOD、MDA、NO及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肌、MDA含量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SOD、NO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心肌iNOS表达减弱,淡豆豉治疗组心肌SOD、NO含量显著较模型对照组提高,MDA明显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心肌iNOS表达增强。结论:淡豆豉提取物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心肌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其紫外最大吸收峰259nm处测定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制得的异黄酮试样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含量。结果: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259nm处对试样中异黄酮类进行含量测定。生药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以染料木素计算为0.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相对标准偏差为2.6%。结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检验淡豆豉中异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以光谱技术研究阿司匹林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HSA)间结合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法确定阿司匹林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确定反应的解离常数。根据热力学方程讨论两者间主要的作用力类型。结合同步荧光技术考察阿司匹林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在37℃和25℃时阿司匹林与HSA的解离常数分别为KD37=1.44×10-3mol.L-1,KD25=1.96×10-3mol.L-1。结合反应热力学参数为ΔH=-19.73kJ.mol-1,△G=-16.21kJ.mol-1,ΔS=-11.77kJ.mol-1。结论两者结合的主要作用力类型是范德华力。阿司匹林与白蛋白结合后使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保和口服液收录于<部颁中药成方制剂>第11册,由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组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蜈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周期及c-myc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胆固醇饲喂法造成As模型,同时用蜈蚣灌胃,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c-myc基因匠表达水平.结果:蜈蚣2.5g/kg、5g/kg可明显降低胆固醇水平,阻止As病变的形成,抑制SMC增殖及c-myc基因的表达。结论:蜈蚣通过下调c-myc基因表达水平,有效的抑制SMC增殖,对As的形成有较好的防止作用。  相似文献   
19.
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补血胶囊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黄芪补血胶囊中黄芪甲甙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用氯仿:甲醇:水=13:6: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lO%的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波长为530mm。结果:黄芪甲甙在线性范围1~5μg,平均回收率为98%,RSD为1.98%,n=6。结论: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甙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研究黄芩素和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结合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光谱法比较研究黄芩素和黄芩苷与BSA结合作用,并观察葡萄糖对二者与BSA结合的影响。以能量传递原理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二者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距离;以热力学参数判断二者与BSA间的作用力类型;以同步荧光技术考察黄芩素和黄芩苷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黄芩素和黄芩苷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距离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黄芩素相比,黄芩苷与BSA的结合距离增大,作用强度减弱。葡萄糖能明显增加二者与BSA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黄芩素与BSA的结合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黄芩苷为静电引力,从而导致BSA内在荧光静态猝灭。黄芩素和黄芩苷均能使BSA构象发生变化,黄芩素还能使BSA的色氨酸所处环境的疏水性降低。结论黄芩素分子上糖取代可降低其与BSA之间的结合作用并改变其作用力类型。生理浓度的葡萄糖可明显增加黄芩素和黄芩苷与BSA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