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膝关节软骨作为胫骨与股骨连结组成部分能减轻关节摩擦和提供缓冲以保证肢体正常活动和稳定负重。膝骨性关节炎中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赘增生及滑膜炎症等会破坏软骨组织~([1]),导致关节疼痛、关节交锁征、关节畸形等异常表现,膝关节软骨长期不可逆损伤会使患者丧失关节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膝关节软骨早期损害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软骨膜移植及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成形术等,终期  相似文献   
142.
143.
目的 探索β-TCP修复骨质疏松性大鼠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SD大鼠20只,先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等饲养3个月保证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后再建立双侧大鼠股骨干骺端缺损模型,将手术成功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两组,β-TCP植入组于骨缺损处植入β-TCP,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周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摄片、组织病理学观察,Micro-CT观察。结果 术后4周、8周,β-TCP 植入组:缺损区X射线影像有明显的骨组织生成,HE染色可见大量骨小梁和较多核深染的长梭形骨细胞,Micro-CT显示骨微观结构修复效果较好,且能明显增加股骨骨密度;空白对照组X射线骨组织生成较少,骨小梁或骨板结构较少,排列较紊乱,Micro-CT显示骨微观结构修复效果不够理想,股骨骨密度增加不明显。结论 β-TCP可较好地修复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干骺端缺损。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分析在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对在校大学生364人进行方便取样问卷调查,以CIAS-R总分≥65分为网络成瘾的判断指标;同时调查有关学习成绩、个性特点、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类型及父母的职业等情况。结果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09%,男性13.04%,女性11.6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05)。女性CIAS-R总分(54.10±9.94)明显高于男性(51.42±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P=0.032)。MPAI结果显示,总分及戒断性、失控性、低效性、逃避性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民主的家庭类型(OR=1.491, 95%CI=1.038~2.142)以及不良的学习成绩(OR=2.472, 95%CI=1.467~4.168)是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与学习成绩可能互为因果,非民主类型的家庭是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7%、21.5%、89.2%。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CD44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按结直肠癌TNM分期,Ⅱ、Ⅲ期CD44阳性率高于Ⅰ期(P<0.01),Ⅲ期阳性率高于Ⅱ期(P<0.05)。比较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CD44表达检测结果,低分化腺癌CD44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腺癌(P<0.05)。结直肠癌原发灶CD4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4.2%。CD44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1.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3年无病累积生存率CD44阳性组为52.4%,CD44阴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4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评价羟基磷灰石涂层与非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比较羟基磷灰石涂层与非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结果评价指标包括Harris评分、大腿疼痛发生率,放射学结果评价指标包括假体周围点焊和透亮线现象、异位骨化.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917髋,其中HA组464髋,非HA组453髋.Meta合并结果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04,95% CI:-4.47~ 10.54,P=0.43),术后大腿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6,95%CI:0.33 ~0.94,P=0.03),术后假体周围点焊现象(RR=1.01,95% CI:0.91~ 1.11,P=0.91)、透亮线现象(RR =0.99,95% CI:0.88 ~ 1.11,P=0.83)和异位骨化发生率(RR =0.97,95% CI:0.77 ~ 1.21,P=0.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在临床和放射学结果上并无明显优势,目前尚无充足证据说明可降低术后大腿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双极股骨头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双极股骨头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54例;年龄71~98岁,平均83.4岁。Evens-JensenⅢ型50例,Ⅳ型36例。57例患者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受伤至入院时间1h-8d,平均1.5d,人院至手术时间3-9d,平均4.2d。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置换65例,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置换21例;术中重建股骨距52例,未重建股骨距34例。结果最终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60个月,平均38个月。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骨折分型及是否重建股骨距对股骨柄假体稳定性有显著影响(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82.4%,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分型及是否重建股骨距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重建股骨距是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2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2.1%,其中死于心肺疾患占56.O%。单因素与多因素均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及是否重建股骨距对术后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通过双极人工股骨头半髋置换治疗获得良好疗效。骨折分型及术中是否重建股骨距是影响术后假体稳定性和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高龄及合并心肺疾患患者死亡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通过中西医2种途径配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每天给予75mg的甲氨蝶呤进行单次的肌内注射[1],并用中药活血化瘀治疗予以辅助;对照组每天仅给予75mg的甲氨蝶呤进行单次的肌内注射。每周观察一次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含量和盆腔的B超。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值的时间治疗组也明显较对照组短;B超检查中出现包块的患者,包块消退的时间治疗组患者也较对照组的短。结论根据实验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效果显著且疗程短,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直肠癌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普通外科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后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应用了既往下腹部及盆腔脏器手术切口取出标本和预防性造口(观察组);选取同期情况相近的经左侧腹直肌切口取标本,经右下腹行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出院时采用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评价患者功能状态。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造口袋首次渗漏时间、结直肠吻合口漏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39、0.879、0.866、0.774,χ2=6.508;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疼痛情况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695,7.614,6.677;P<0.05),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人次显著下降(χ2=5.213,P<0.05)。两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为(83.7±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4±5.2)分(t=2.906,P<0.05)。 结论对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行末端回肠双腔造口的患者,使用下腹部陈旧手术切口做标本取出和预防性造口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0.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中青年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低,但近年来,其发患者群有年轻化的趋势[1].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研究,对于预防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及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现对我科2005年11月-2011年11月住院的18~45岁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89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