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23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有文献^[1]报道,在对飞行人员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无临床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病例,如主动脉瓣畸形、房间隔缺损等。为了解飞行人员中无临床症状先心病发病情况,2004年2月-2011年10月,我们对既往未发现有心脏疾病的飞行人员进行了超声检查,发现无症状先心病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入选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培哚普利4mg每日1次口服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其中6,12,18时各服1袋(5g),22时(睡前)服2袋。用药间隔不超过8h。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2组UAER水平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治疗后12周为最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TC、TG、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DN可以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胱抑素-C水平。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保护肾脏、辅助降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对患者左室重构的临床作用。方法对50例首次心肌梗死患者,平均于发病(3.8±2.1)周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是否进行PCI及PCI成功与否分为PCI组(28例PCI成功患者)和对照组(22例未行PCI患者)。对PCI组患者,于术前[平均(4.5±3.3)d]及术后随访期[平均(6.9±1.3)个月]及对照组患者于相当于PCI组术前和随访期时间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价左室容量和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PCI组术后随访期左室容量较术前减小、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而左室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CI组随访期左室容量较小,而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心肌梗死恢复期,PCI尚能阻止患者的左室重构,改善患者的远期左室功能,具明显临床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小陷胸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规则喂养配合夹尾刺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予以小陷胸汤水煎液灌胃治疗。观测大鼠胃固体排空率,检测胃组织内一氧化氮(NO)及血浆胃动素(MOT)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多潘力酮组进行比较。[结果]小陷胸汤能明显升高胃排空率(P〈0.05),与多潘力酮等效(P〉0.05);能显著降低胃组织NO水平,且优于多潘力酮(P〈0.01);能明显升高血浆MOT水平(P〈0.05),与多潘力酮等效(P〉0.05)。[结论]小陷胸汤能提高FD大鼠胃固体排空率;减轻NO对胃排空的抑制;增强MOT水平,促进胃排空。在降低胃组织NO方面明显优于多潘力酮。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飞行员超龄特许体检疾病检出分布及飞行结论情况,为制定有关政策和评定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2012年收住的118例超龄特许飞行员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7%的飞行员体检未见异常,在所检出的疾病中排序前10位的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胆囊息肉、颈动脉硬化、肝囊肿、肾囊肿、甲状腺结节、腔隙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和胆囊结石。97.5%的飞行员健康状况符合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3名飞行员特许飞行不合格,所患疾病分别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和垂体瘤。结论 绝大部分达到最高飞行年龄的飞行员经飞行体检合格,可适当延长飞行年限;在体检中应重视代谢、消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和鉴定。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医学鉴定现状。方法 对93例临床有打鼾主诉的飞行人员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病情分度进行临床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比较手术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变化。结果 93例中单纯鼾症者所占比例最高,达35.5%;其次为轻度和重度OSAHS患者,分别为28.0%和23.7%。歼击机飞行员在各组中占比最高。鼾症组与轻度、重度OSAHS组间比较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鼾症组、轻度OSAHS组与重度OSAHS组间比较体质量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重度OSAHS组中18例(52.9%)进行了手术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例飞行员给予飞行不合格结论,均为重度患者。手术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优于手术治疗(t=4.275,P=0.000)。结论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手段,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或合适的手术治疗均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7.
内皮微颗粒是从激活或者凋亡的内皮细胞表面脱落的无核囊泡样结构,通过表面蛋白分子介导体内生物过程中的信息传导,其释放受到体内多种因素的精密调节,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内皮微颗粒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内皮微颗粒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监测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并结合目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飞行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五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定义为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的临床综合征,现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目前国内外尚无飞行人员大规模临床资料分析,我军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中对本征亦未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9.
脾脏含液性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一般脾肿大而将占位性病变忽视。以往术前很难作出诊断,选择性脾动脉造影,脾脏同位素扫描虽可帮助诊断,但多少会给病人带来一些痛苦。我院自1989年7月至1993年1月B超诊断脾肿大250例,其中检出脾脏含液性占位病变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飞行的关系、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结合收治的1例男性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及复习文献,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飞行的关系及发生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飞行员入院前2月无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当地医院行抗炎药物治疗15d,疼痛减轻。入院前2周出现咳嗽、咯血伴左侧胸痛,无发热。经血管超声、肺部CT等检查,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给予抗凝等治疗后症状缓解。3个月后,一般日常活动无明显不适出院。结论:飞行不合格。结论战斗机的高载荷造成血管壁的轻微损伤,抗荷服对血管的压迫造成的血流淤滞,座舱内缺氧、振动、有毒气体及电磁辐射可能是促进飞行员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