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1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57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724篇
内科学   493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科学   350篇
综合类   1312篇
预防医学   658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573篇
  17篇
中国医学   722篇
肿瘤学   159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卡配伍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分娩的281例初产妇,其中接受0.15%罗哌卡因 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镇痛的106例产妇为镇痛组,条件相似未行镇痛的175例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活跃期时间、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中处理方式、各组中发生产后出血、胎窘和新生儿窒息的例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宫缩时疼痛,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下肢运动阻滞.结果 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两组间无差别.镇痛组第二产程延长、阴道顺产率和阴道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活跃期更快、活跃期异常病例减少,催产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增加.镇痛满意率达93.4%.结论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镇痛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合理应用催产素可缩短活跃期,减少活跃期异常病例;注意加强第二产程的观察和处理,增加阴道手术助产、提高助产技术.  相似文献   
99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SP-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基因表达特点已成为RDS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尚无有关报道。该文旨在探讨中国早产儿SP-A基因型的表达特点,以及SP-A等位基因与RDS风险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RDS发病机制,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已确诊RDS的早产儿为实验组,因早产寄养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取抗凝静脉血2 mL,采用SSCP方法检测SP-A基因6A2、6A3、1A0、1A1。结果:SP-A1等位基因6A2、6A3的分布频率在RDS组分别为0.50、0.056,在对照组分别为0.214、0.107;SP-A2等位基因1A0、1A1的分布频率在RDS组分别为0.722、0.667, 在对照组分别为0.679、0.821。两组比较SP-A1等位基因6A2在RDS组有过表达现象(P<0.05),而6A3有低表达倾向(P>0.05);而SP-A2等位基因1A0、1A1的分布频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胎龄<32周的早产儿SP-A等位基因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在>32周的早产儿,SP-A1等位基因6A2在RDS组有过表达现象(分布频率0.56,0.15,P<0.05)。男婴等位基因6A2在RDS组有过表达倾向(P>0.05)。结论:在该组正常早产儿人群中SP-A1等位基因6A2、6A3均为低频率分布,SP-A2等位基因1A0与1A1均为高频率分布,1A0、1A1的高表达为该组早产儿基因分布的特点;在 RDS患儿中,SP-A1等位基因6A2有高表达,提示6A2可能为RDS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93.
腹腔镜肾盂切开联合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多发性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盂切开联合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多发性结石的技术要点和初步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腹腔镜肾盂切开合并肾镜取石术治疗肾多发性结石患者8例.全部经腹膜后途径入路.结石最大3.3 cm×2.3 cm,最小0.5 cm×0.5 cm.均为肾盂铸型结石合并肾盏多发小结石.先用腹腔镜取出肾盂结石.若是铸型结石取出较难,则通过肾盂切开处放入肾镜,弹道碎石器击碎结石后再取出.然后肾镜继续探查各肾盏,并取出结石.结果 8例肾多发结石患者结石全部取尽,手术效果满意.手术时间平均90 min.均未出现出血、尿漏、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结论 腹腔镜肾盂切开联合肾镜取石术取两种手术的优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获得最大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4.
儿童阑尾炎的超声表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 1998年~ 2 0 0 1年用高频超声结合临床对门诊拟诊为阑尾炎的儿童患者进行探查 ,认为超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拟诊为阑尾炎的患儿 2 7例 ,表现哭闹、发热、呕吐和腹痛、拒按等。男 2 2例 ,女 5例。年龄 1.5~ 14a ,平均 7.0 2±3.33a。 2 1例诊断为阑尾炎 ,并经手术治疗。 6例超声排除诊断 ,并经临床观察证实。 2例术中未发现阑尾 ,使用意大利产的SIM - 5 0 0 0D多功能超声诊断仪。探头最高频率为 7.5MHz;奥地利产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 ,凸阵和线阵探头中心频率分别为 3.5MHz和 7.5MHz ,均可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新鲜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了1995年12月~1998年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新鲜骨折79例,男32例,女47例.骨折分型GardenⅡ型13例,GardenⅢ型38例,GardenⅣ型28例.单极股骨头46例,双极股骨头33例.结果 术后随诊3年~7年6月(平均4年8月).按Harris标准评定疗效:单极股骨头置换优良率69.6%,双极股骨头置换优良率81.8%.X线片观察:单极股骨头置换组:髋臼磨损硬化14例(30.4%),假体松动7例(39.1%).双极股骨头置换组:髋臼磨损硬化4例(12.1%),假体松动7例(21.2%).结论 (1)对于老年人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为优先考虑的有效方法.(2)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疗效优于单极股骨头置换术.3.改进骨水泥制作和应用现代骨水泥充填技术固定假体可大大提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环孢霉素A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死因,因此治疗LN是改善SLE预后的重要措施。随着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CTX冲击治疗,已经使LN的疗效大为改观,但仍有不少患者对此无效。我们通过观察环孢霉素A(CsA)治疗难治性LN,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CsA治疗狼疮肾炎的机制、方法、疗效及副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1992年10月-1999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难治性LN患者2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22~60岁,平均(36.7±9.7)岁。LN的诊断符合19…  相似文献   
997.
环孢毒素A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敌草快中毒(acute diquat poisoning, ADQP)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职业病防治医院2015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ADQP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中毒后30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 评估指标对ADQ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例ADQP患者, 其中存活组40例, 死亡组39例。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年龄、中毒剂量、白细胞计数、谷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血尿素、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SII)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中毒剂量(OR=1.018, 95%CI: 1.001~1.035,P=0.03...  相似文献   
999.
眶隔脂肪释放转移和轮匝肌瓣悬吊的下睑袋矫治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睑袋形成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睑皮肤、眼轮匝肌和眶隔筋膜松弛 ,眶隔后脂肪向前推移形成眶隔脂肪膨出。传统的整形手术方法 ,除切除下睑松弛多余的皮肤和眼轮匝肌外 ,常去除部分眶脂肪组织〔1,2〕;1 996年 Hamra〔3〕通过对老年人和年轻人下睑解剖学特点的比较 ,提出保留和转移眶脂肪的下睑袋整形术 ,我们经过改良 ,为 1 8例患者施行手术 ,取得良好效果。 (见附图 )附图 典型病例治疗前后照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 ,其中男 2例 ,女 1 6例 ,共 1 6只眼 ,年龄 2 5岁~ 61岁 ,平均 43岁。 1 3例术后经 6~ 1 2月随访 ,其中 2例为睑袋矫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对1例来自华东地区HIV1分离株(WWBH7)的前病毒env基因C2-V3区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以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为模板进行套式PCR扩增HIV1env基因C2-V3区片段,将此扩增产物插入T-Vector,酶切鉴定重组质粒,使用AB1737自动DNA序列测定仪测定序列并用DNAS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DNA序列资料显示该毒株属于HIV1B亚型衍生株,但与HIV1B亚型的标准株如SF2株相比,该HIV1毒株的env基因V3区下游有192bp的重复插入突变,使得该毒株的膜蛋白PND编码基因呈现双V3区的变异该段DNA序列已登录于GenBank(AF220245)。结论 该分离株是1个在膜蛋白PND编码基因有大片段插入突变的HIV1变异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