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4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7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22篇 |
内科学 | 113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88篇 |
外科学 | 47篇 |
综合类 | 584篇 |
预防医学 | 291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254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118篇 |
肿瘤学 | 1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112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141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从整体、局部及细胞水平阐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TXB2及PGF1a代谢特点以及它们的作用。方法检测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支气管肺灌洗液(BALF)和肺泡巨噬细胞(AM)分泌TXB2和PGF1a。结果 (1)正常人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外周血、BALF或 AM分泌TXB2和PGF1a具有明显差异。(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皮质激素抑制AM分泌TXB2和 PGF1a抑制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素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上市,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客观有效率达到79%,取得了显著的抗肿瘤治疗效果。然而,耐药是EGFR-TKIs治疗的瓶颈,对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耐药后的治疗策略,成为肺癌治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PD-L1不仅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存在调节关系,而且PD-L1表达和EGFR-TKIs耐药也显示出新的相关性。探究PD-L1表达与EGFR-TKIs耐药之间的关系对寻找EGFR-TKIs耐药后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低氧微环境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在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高度表达, 通过诱导VEGF表达促进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并增加血管通透性、通过调控免疫细胞作用促进免疫抑制和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进而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目前,已研究多种HIF的靶向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包括降低HIF转录活性、抑制HIF表达和诱导HIF 降解等,相关药物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走向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HIF抑制剂单药治疗或与放 疗、化疗联合应用,特别是不同HIF抑制剂与免疫联合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探索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转化生长因子β1分
别干预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12、24、48 h,Western blotting 检测EMT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和
对比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情况,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结果Western blotting 显示E-cadherin 表达下调,而
Vimentin和MMP-2表达上调。在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表达未见变化,但P-ERK表达上调,核转录因子Zeb-1表
达增强。体外增殖实验显示干预后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干预后穿膜细胞明显增多,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
异(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EMT促进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别干预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12、24、48 h,Western blotting 检测EMT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和
对比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情况,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结果Western blotting 显示E-cadherin 表达下调,而
Vimentin和MMP-2表达上调。在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表达未见变化,但P-ERK表达上调,核转录因子Zeb-1表
达增强。体外增殖实验显示干预后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干预后穿膜细胞明显增多,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
异(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EMT促进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减重下力线矫正训练(WBAT)对矫正脑瘫患儿骨盆前倾的疗效。 方法 选取站立位骨盆前倾的脑瘫患儿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BAT组、站立训练组和肌力训练组,每组患儿9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WBAT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行设计的WBAT训练,肌力训练组增加骨盆稳定及下肢抗重力肌群抗阻训练,站立训练组增加站立板辅助站立训练,以上3种治疗均每次2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4周后)分别对3组患儿的骨盆倾斜角(ASIS-PSIS)、躯干倾斜角(A-P)及1 min步行距离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WBAT组的ASIS-PSIS和A-P分别为(18.61±3.13)°和(23.31±3.81)°,站立组的A-P为(24.48±4.33)°,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BAT组治疗后的ASIS-PSIS与肌力训练组和站立训练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WBAT训练组的1 min步行距离为(26.81±12.61)m,肌力训练组的1 min步行距离为(21.07±8.45)m,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WBAT组治疗后的1 min步行距离与肌力训练组和站立训练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BAT训练可显著改善骨盆前倾脑瘫患儿的ASIS-PSIS、A-P以及1 min步行距离,且其疗效优于传统的肌力训练和站立训练。 相似文献
76.
77.
78.
医院综合统i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介绍了根据“军字一号”工程的信息资源开发的“医院综合统计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并详细阐述整个系统开发过程、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9.
80.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我国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呈上升趋势,随之引发的代谢综合征(M etabolicsyndrom e,MS)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了解中老年军队干部这一人群中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并制定合理的防治计划,我们对该人群中曾在我院住院检查过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选择2005-01~2007-12间在干部病房住院进行检查治疗的50~70岁(含50、70岁)平均64.5岁的中老年干部为调查对象,住院2次以上者,首次住院病历列入调查对象,共计628人,男580人,女48人。1.2方法:病史调查:内容包括单位、职别、烟酒嗜好、饮食习惯、既往史及家庭史。采集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诊断标准:①血糖异常:Ⅱ型糖尿病,血糖耐量异常的诊断符合1999年WHO推荐诊断标准[1];②体重异常:体重质量指数(BM I)≥24 kg/m2;③血压异常: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诊断为高血压;④MS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2]:超重和(或)肥胖为BM I≥24kg/m2,高血糖为空腹血糖(FP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