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耳石信息的研究深入,临床医生对前庭系统的这一重要领域的认识和了解日益加深。鉴于这些研究有助于临床眩晕病人的治疗,本文重点对近期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2.
评价头颈肿瘤颈淋巴转移较理想的指标是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为进一步了解它对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该作者对 1996年 4月 1日~ 1998年 7月 30日间的 5 6例头颈肿瘤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病人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筛选得到。这些体检包括检查颈部软组织及血管、唾液腺、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如果患者有多个肿大淋巴结 ,则至少在每侧针吸两个淋巴结。所有针吸细胞经过处理制成涂片 ,然后将所有的病人进行选择性或挽救性颈部手术 ,取出标本进行甲醛固定 ,最后将涂片与标本的结论相比较。结果示 :5 6例患…  相似文献   
23.
中耳手术中的面神经定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结合颞骨解剖和面神经手术,明确适用于手术的面神经解剖标志。方法44具颞骨标本面神经解剖,10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根据面神经周围的固定解剖标志,确定面神经位置。结果①面神经垂直段标志:水平半规管后中1/3交界处垂直线提示面神经后缘;砧骨短角上缘弧度延长线为面神经垂直段前缘;面神经与水平半规管基本在同一深度;②面神经水平段标志:位于砧骨短突之下;在水平半规管隆突前缘向前上呈30。行走;在匙突后方,面神经与匙突平行形成中上鼓室内侧面交界缘;经过匙突面神经向前上行走到膝状神经节;③膝状神经节定位:从镫骨头到匙突等距离延长线为膝状神经节位置;④鼓索神经定位:鼓索从左侧鼓沟的3点或右侧鼓沟的9点出骨管,沿鼓沟向前行走于砧骨长突外侧和锤骨颈内侧;鼓索神经从面神经发出处距离茎乳孔5—8mm;鼓索位于鼓膜紧张部与松弛部交界处。所有手术所见面神经走向符合解剖所见。结论中耳乳突的固定标志是面神经定位的参照物,其中水平半规管的位置最恒定,根据参照物确定面神经位置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地氟醚平衡麻醉对听神经瘤手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乙状窦入路或颅中窝入路听神经瘤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20)和地氟醚平衡麻醉组(DR组,n=20)。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记录唤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2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的麻醉深度、肌肉松弛恢复情况、拔管时心率和血压变化;记录术后不良事件。结果PR组唤醒时间早于DR组2.4 min(P=0.033);PR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短于DR组4.9 min(P=0.002);PR组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DR组23.7 min(P=0.049);PR组拔除气管导管时血压和心率变化均小于DR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听神经瘤手术利于患者术后快速苏醒,地氟醚组患者拔管时心率和血压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25.
腮腺Warthin瘤87例手术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腮腺Warthin瘤处理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0~2003年期间86例腮腺Warthin瘤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预后情况,手术方式有3种:单纯肿块切除、肿块加腮腺浅叶切除、肿块加腮腺全切除.结果 31例采用单纯肿块切除(1995年以前多采用此术式),7例手术后复发.48例肿块加腮腺浅叶切除,1例手术后复发.7例肿块(位于腮腺深叶)加腮腺全切,手术后无一例复发,但存在轻度口干和面部潮红等症状.结论肿块加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为腮腺Warthin瘤的治疗方式.(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5:377~378)  相似文献   
26.
面瘫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使他们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医学界对面瘫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咬肌神经转位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面瘫治疗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优势在于咬肌神经与面神经位置相邻、再生距离短、疗效可靠等,是面瘫重建的重要选择之一。在我国, 咬肌神经转位术应用时间尚短,缺乏统一的应用指导,为更好地控制治疗质量和推广应用,现汇集整复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和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的十多位专家共拟咬肌神经转位术在面神经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共识和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喉癌旁组织DNA倍体及CD44检测的预后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笔者对57例喉癌旁组织进行DNA及CD44含量分析,并做了90个月的术后临床随访。结果喉癌旁组织DNA异倍体检出率为59.5%,异倍体中CD44平均含量为(26.8±12.1)。二倍体组织中CD44含量为(7.9±4.8),癌旁异倍体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存期均明显低于二倍体患者[分别为32.0%、(32.1±13.6)个月和82.4%、(65.8±21.7)个月,P〈0.01],异倍体者生存线也明屁低于二倍体者,CD44含量高的异倍体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均高。结论癌旁组织DNA倍体变化及CD44含量可作为直接判断喉癌术后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8.
放射性骨坏死是头颈肿瘤放疗的并发症的一种 ,目前大多数文章报告了放射性骨坏死的回顾性研究 ,认为它是小血管的放射性纤维化造成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那些参与骨重新再造及创伤愈合的因子可以被放疗作用所改变。采用前瞻性的、对照性的体外生化研究。研究对象是 Mc3- E1小鼠成骨。此种细胞的特征是 :重复繁殖不会改变成骨细胞的表现型。初步认为6 Gy以上的剂量可致明显死亡 ,所以该作者采用 2、4和 6 Gy的剂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免疫组化分析采用石蜡包埋的细胞悬液进行分析。细胞分别在放疗后 1、7、14和 2 8天后采集标本。病理学家…  相似文献   
29.
30.
隐性听力下降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噪声暴露后出现暂时性阈移的小鼠在听觉反应阈值完全恢复正常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进行强度98 dB SPL、时长2 h的噪声暴露,建立暂时性阈移模型。将对照组和暂时性阈移模型小鼠进行全基底膜铺片并行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拍照成像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耳蜗长度计算耳蜗所处的频率位置,最后用图形处理软件对突触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对照组小鼠和实验组小鼠的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前、后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病理改变特点。结果 对照组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有明显的分布特点,每个内毛细胞通过5~30个突触与耳蜗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连接,靠近蜗轴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较大,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较小。靠近柱细胞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偏小,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偏大。实验组小鼠在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第2天听觉测试结果显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阈值升高30~40 dB,2周后再次测试显示阈值恢复正常,但是ABR的Ⅰ波波幅下降46.1%,且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结构数量也减少了41.3%。 而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丢失。结论 听觉阈值功能测试对判断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不敏感;而听觉阈上功能测试对评价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