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时扬  尹利荣 《天津医药》2003,31(4):242-243
降钙素 (CT)因其降低血清钙而命名 ,它能抑制骨吸收、抑制骨钙释放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因此 ,CT分泌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1]。为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CT对骨密度的影响 ,笔者对86例绝经后女性血清CT进行测定 ,根据骨密度结果分组比较 ,以探讨CT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1998年3月—2002年2月我院收治绝经后女性86例 ,均除外糖尿病、甲状腺、肝、肾等代谢性骨病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因素 ,除外骨转移性疾病 ;近3个月内均未使用过降钙素、钙剂及维生素D类…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68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吸烟时间长、术前下肢静脉有病变者、有糖尿病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术前体质量指数>27 kg/m2、术中失血量>500 m L、术后未进行下肢辅助锻炼、术后卧床时间>4 d、血液高凝、有心房颤动史、合并肺部感染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下肢病变、术中失血量>500 m L、血液高凝、高血压病史、心房颤动病史、肺部感染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较多,因此应重视这些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检测PTEN与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肿瘤、良性囊肿、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PTEN与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4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良性囊肿10例、正常卵巢5例中PTEN、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50.0%,53.3%)明显低于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100%,100%);在卵巢上皮性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和淋巴转移无相关性(P>0.05);FHI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正相关(P<0.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PTEN和FHIT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共同联合表达有相关性(P<0.005)。结论 PTEN、FHIT基因蛋白在卵巢癌中表达显著降低,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患者卵巢肿瘤组织中的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有望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2例POP患者,其中38例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前盆底悬吊术+阴道顶端固定术+阴道后壁修补术(观察组),24例采用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尿管保留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POP-Q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12)。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下降率为5.26%,低于对照组(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1例和3例术后出现下肢轻度疼痛,给予热敷治疗后缓解;分别有2例及3例发生膀胱颈过度活动症,保留导尿管3~7d后缓解。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POP较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 了解异位子宫内膜干细胞在病灶中的数量、分布及定位情况,并筛选其可能的标志物表达。方法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建造前24h开始进行5-溴脱氧尿苷(BrdU)脉冲标记,共5d。在标记结束后4h、1周、3周、5周、6周、7周、8周及9周,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病灶中BrdU的表达情况,确定标记滞留细胞(The label-retaining cells,LRCs)。通过免疫组化双染检测LRCs表面CD34和CD146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上皮和间质的BrdU初始最大标记率分别为(69.89±0.78)%和(73.27±1.06)%,于第6周和8周时分别有约(2.07±0.19)%和(4.63±0.72)%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仍保留标记,即为上皮和间质标记滞留细胞,多位于异位内膜与所种植的裸鼠组织的交界处。LRCs并不表达CD34,少数间质LRCs表达CD146。结论 异位子宫内膜中有上皮和间质两种干细胞,主要定位于异位内膜与所种植的组织的交界处,CD34不是异位内膜干细胞的标志物,CD146表达于异位内膜干细胞,但并非其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5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VEGF通过刺激内皮细胞增生,诱使细胞迁移和浸润,形成新生血管,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在EMs患者腹腔液和血液中VEGF水平明显升高.应用抑制VEGF生成的药物治疗EMs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8.
齐之迎  尹利荣  马洪达  宋淑芳 《天津医药》2011,39(3):260-263,292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灶中生存素(Survivin)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造模3周后开腹观察、测量异位灶形态及大小,计算体积,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来曲唑治疗组(A组)及模型对照组(B组),每组20只。给药4周后处死,观察并测量2组异位灶形态、大小,及2组异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C组)的内膜组织学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给药4周后,A组异位灶较给药前减小(P<0.05);Survivin及Caspase-3均在内膜腺上皮细胞表达,定位于细胞浆。Survivin在A组及C组的阳性率均低于B组(均P<0.01),Caspase-3在A组及C组的阳性率均高于B组(均P<0.01),而Survivin及Caspase-3在A组与C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灶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38,P<0.05)。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可抑制大鼠EMs病灶的生长,并抑制异位灶中Survivin的表达,增加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患者血清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10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73例在本院确诊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16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级为19例(CINⅠ组)、CINⅡ级为21例(CINⅡ组)、CINⅢ级为18例(CINⅢ组)及宫颈癌为15例(宫颈癌组);同时,选取慢性宫颈炎患者纳入对照组(n=30),其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均呈阴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5组患者年龄、其他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等病史与其他内科疾病史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10含量。结果①血清锌、白细胞介素-2含量在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INⅠ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在CINⅠ组、CINⅡ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CINⅢ组、CINⅠ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CINⅢ组与CINⅡ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血清白细胞介素-2与血清锌含量呈正相关(r=0.69,P=0.00),血清白细胞介素-10与血清锌含量无明显相关性(r=-0.19,P=0.051)。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发生Th1/Th2漂移,锌缺乏可能参与该变化。  相似文献   
60.
BACKGROUND: Cancer related genes and pathway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