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1 毫秒
41.
艾滋病咨询热线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尹利军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3):245-246,258
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咨询热线的管理质量,为今后的咨询热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艾滋病咨询热线14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截至2005年12月,该条咨询热线已经接入热线12万余人次。经过实践,这个中国大陆的第一条艾滋病咨询热线在工作质量、咨询员素质、督导员协调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我国艾滋病咨询热线整体水平的提高。多年的实践结果显示,坚持咨询热线的质量控制,是不断完善咨询热线和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在今后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该热线将根据新形势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不断改进更新,提高管理质量,使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及腰椎负荷强度的关联性。方法筛选符合既定相关标准的广西汉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为血瘀证组60例与非血瘀证组60例,进行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观测患者的腰椎负荷强度,分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腰椎负荷强度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关联性。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分析显示广西汉族重度腰椎负荷强度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轻中度腰椎负荷强度者的3.977倍(95% CI:1.012~3.801)(P0.05),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重度腰椎负荷强度的累积暴露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其中某单一因素的5.365倍(95% CI:1.086~2.703)(P0.05)。结论重度腰椎负荷强度是广西汉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瘀证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TGF-β1基因-509位点CT基因型与重度腰椎负荷的交互作用可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3.
美国的卫生公益热线及其运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利军  林琳  郭蕾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0):798-799
受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ADARC)的邀请,由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人组成的考察团于2005年6月6~12日赴美国华盛顿,考察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公益热线的运作和管理流程,探讨中国卫生公益热线的发展问题。考察期间,考察团向美国同行介绍了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目前中国艾滋病热线的开展情况。美国社会健康协会(ASHA)与毕博公司(Bearing Point)也分别就本机构的工作侧重点介绍了美国开展卫生公益热线、艾滋病热线的情况。同时,考察团还了解了美国公益卫生热线在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4.
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的实施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困难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可及性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卫生政策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1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流动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困难群体的卫生保健问题日益突出。据民政部统计 ,到 2 0 0 3年底 ,全国城市“低保对象”已超过2 2 0 0万人 ,有 30 0 0万城市居民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他们的健康状况普遍低于正常居民 ,有30 %~ 40 %的贫困居民由于疾病使生活水平跌落到贫困线之下[2 ] 。同时 ,由于…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适合铁路车站和旅客列车鼠害防制的有效措施。方法用夹日法对车站定期进行监测,以进行鼠种分析;旅客列车上以粘鼠板粘捕的鼠类进行鼠种分析。鼠密度调查采用粉迹法。结果新乡车站和旅客列车的鼠种构成均以褐家鼠为主,分别占49.30%和53.45%。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后,车站的鼠密度由防制前的35.58%降至防制后的5.8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65,P〈0.005)。旅客列车的鼠密度由防制前的31.78%降至防制后的3.83%,二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62.773,P〈0.005)。结论新乡铁路车站和旅客列车鼠害的防制应以优势种褐家鼠为主要防制对象,采取药物灭鼠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方法,协同、全面地灭鼠。  相似文献   
46.
护理健康教育的技术与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作为医院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也在全国各级医院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各级医疗单位的推崇,深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广大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就目前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护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护理健康教育是指护理工作者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系统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配合治疗和恢复健康的行为,以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的30例感染性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34.5岁。缺损部位:胫骨干18例,尺、桡骨干6例,股骨干5例,肱骨干1例。骨缺损长度为3~13 cm,平均7.3 cm。车祸伤23例,机器挤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手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彻底清创,清除感染坏死骨组织和软组织及血供较差的瘢痕组织、填充骨水泥间隔并覆盖伤口,固定骨折;第二阶段于第一次手术后8~10周去除骨水泥间隔,在其诱导形成的诱导膜内行BMSCs结合自体骨与人工骨移植填充。记录所有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使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对骨缺损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病人随访8~25个月,平均15.5个月。其中28例病人术后平均9.4个月(6~15个月)骨缺损获得影像学和临床愈合。1例术后感染复发,重复应用诱导膜技术后愈合。1例术后12个月时复查显示骨折愈合不全,再次行取髂骨补充植骨术后愈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6.7%。结论 采用BMSCs结合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效果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肥胖女性患者腰椎间盘退变的特点。[方法]根据相关标准选取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肥胖女性患者作为肥胖组,然后将同期就诊并与以上组患者民族相同、突出节段一致且年龄、职业、地域等相近的30例超重LIDP女性患者及30例体重正常LIDP女性患者分别作为超重组和正常组。均进行MRI检查,再按统一标准判断90例患者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肥胖组与超重组间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体重正常组间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重组及正常体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程度肥胖女性患者比超重及体重正常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49.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绝经或年老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的类型[1].OP的危险因素包括人种、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等不可控因素和低体重、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日照不足以及营养不良等可控因素,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椎体脆性骨折是OP的严重后果,故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成效显著,直至目前,对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病理生理机制已经比较明确,但预防和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现就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疼痛初发骨折患者,运用腰背肌功能锻炼配合中西药治疗,并观察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 治疗过程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1个月后骨折椎体的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平均恢复分别是(2.92±2.01)mm、(2.36±1.89)mm及(1.09±1.03)mm,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3个月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结论 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恢复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