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6篇 |
免费 | 126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34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313篇 |
内科学 | 91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108篇 |
综合类 | 428篇 |
预防医学 | 199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21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92篇 |
肿瘤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舒心安神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的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斯皮诺素、6-姜辣素含量,出膏率及总多糖含量为综合评分指标,分别考察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舒心安神膏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舒心安神膏的提取工艺。结果 经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水,煎煮2次,每次提取90 min。此条件下综合评分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比,RSD值为0.82%。结论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舒心安神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其后续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尤慧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164-165
目的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 98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胃瘫综合征,对1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胃癌患者中12例出现胃瘫综合征,发病率为12.24%。1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均治愈,其中3例1周内痊愈,4例2周内痊愈,3例3周内痊愈,2例4周内痊愈。患者康复阶段无上腹阻塞感,钡餐检查胃蠕动无异常,吻合口顺畅。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由多类因素导致,临床诊断和钡餐造影检查都可以确诊,采用保守治疗方式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应用地佐辛对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5例,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分别于切皮前、缝皮时、切皮前和缝皮时静脉各给予地佐辛5 mg。术毕4组开启同样配方的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患者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术后1 h(T1)、4 h(T2)、8 h(T3)、12 h(T4)、24h(T5)、48 h(T6)的VAS镇痛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患者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B、C和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高于A组(P〈0.05);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高于B、C组(P〈0.05)。B、C、D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的PCIA泵按压次数均低于A组(P〈0.05),D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C组(P〈0.05),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上腹部手术于手术切皮前和缝皮时均静脉给药,术后的镇痛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4.
由于新生儿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且早期败血症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血培养方法虽可靠,但检验时间长,因而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文通过检测患儿周围静脉血及脐血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其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7年11月~1998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病例。感染组24例,男13例,女11例;胎龄36~41周,日龄3~26天。其中新生儿肺炎5例,脐炎6例,皮肤脓疱疹6例,肠炎2例,泌尿系感染1例,化脑1例,败血症3例(血培养阴性),感染组中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合肥市运行状况及其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作用,为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2008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期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数、法定传染病报告数、传染病暴发疫情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作为研究依据,以信号响应率、响应及时性评价运行状况,以预警及时性、灵敏度和突发事件阻断率评价预警效果。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8 958条,99.90%得到响应,92.57%在24h内有响应,响应及时性逐年提高。30起传染病暴发疫情中,预警系统探测到27起并发出预警,预警灵敏度90.00%。44.44%的暴发疫情及时预警。49条聚集性疫情预警信号中,39条未发展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阻断率为79.59%。结论预警系统运行机制操作性强,预警信号响应良好,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自动预警,但预警信号滞后,假阳性预警信号较多。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介绍应用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的技术与方法。方法:根据踝关节的解剖特点、生物力学特点以及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的损伤原理,设计出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结果: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既可起到防止错位的固定作用,又能使损伤部位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应力,同时满足关节活动时下胫腓联合的轻微活动,给损伤部位提供一个良好愈合的力学环境。结论:弹性阻挡式外固定钳为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分离的微创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为探讨WO3纳米方块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急性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将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分别为5、10、20、40、80、160 mg/kg的WO3纳米方块染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灌胃染毒7d后测定肝脏和肾脏组织中活性氧(ROS)、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随着WO3纳米方块染毒剂量的升高,肝脏和肾脏组织的ROS和MDA的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GSH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指标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20 mg/kg时肝脏组织ROS含量和剂量≥10 mg/kg时肾脏组织ROS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20 mg/kg时,肝脏和肾脏组织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40 mg/kg时肝脏组织GSH含量和剂量≥20 mg/kg时肾脏组织GSH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WO3纳米方块能够对小鼠肝脏和肾脏造成急性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8.
合肥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合肥市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流行特征,探讨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合肥市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情况,随机抽取60家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幼托机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抽取同时期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60家幼托机构,探讨手足口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发生220起聚集性疫情,其中210起发生在幼儿园,其余10起发生在家庭和社区。手足口病高发期间,聚集性病例未及时隔离,户外组合玩具数量多,住宿房间拥挤,托幼机构教师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有促进作用。疾控部门对聚集性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早,疫情规模越小。结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推迟、减少甚至杜绝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组(n=100)和吗啡+氯诺昔康组(n=100),两组镇痛泵配方均不加入其他辅助药物。镇痛效果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手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满意,3~5分为基本满意,>6分为不满意,10分为无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吗啡+氯诺昔康组VAS评分明显好于吗啡组,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两组均有较满意的术后镇痛作用,但是吗啡组镇痛效果低于吗啡+氯诺昔康组,并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