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呃逆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膈肌痉挛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治疗呃逆的方法很多,相比之下,针灸和中药在治疗本病上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的近期完全缓解率(CR)与持续完全缓解(CCR),探讨影响小儿ALL长期生存的有关因素。方法:根据化疗方案所用药物不同将44例患儿分为2组:一般化疗组(A组),诱导治疗采用VC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庇护所预防使用二联鞘注(甲氨喋呤、地塞米松),维持治疗使用6 巯嘌呤与甲氨喋呤,加强强化用VCP及COA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强的松)交替;强烈化疗组(B组),按照1993年广西北海会议制定的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进行序贯治疗,其中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采用每次 1.5~2.0 g/m2及三联鞘注(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结果:两种方案经过4周治疗44例患儿均获CR,但达到CR的时间A组为(3.83±0.41)周,长于B组(3.00±0.82)周(P0.05)。结论:强烈化疗组不仅近期完全缓解所用时间短,而且在CCR及预防疾病复发上明显优于一般化疗组,虽然强烈化疗后合并各种感染的机会增多,但只要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其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3.
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状况,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收住院的2960例意外伤害儿童的病案首页进行统计,分析其损伤类别及损伤原因、构成、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结果 2960例意外伤害住院患儿中有991例骨折(占33.5%),609例烧伤/烫伤(占20.6%),536例内脏损伤(占18.1%),291例开放性损伤(占9.8%)。男女比例为2.2:1。各类意外伤害年龄特点:烫伤3岁以下占51.2%,0-1岁是发病高峰年龄段,占33.7%;骨折多发生于3岁以上,占91.6%,而以6-14岁为最多,占69.3%;交通事故6-14岁为高峰年龄组,占66.7%;意外坠落多发年龄段是6岁以上,占65.1%,年龄跨度最大。各类损伤住院总费用为3938583.5元,人均1330.6元;总住院日为50778天,人均17.2天。结论 各类损伤的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间有着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44.
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概率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的概率探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病房收治的290例基底节出血病例,对影响基底节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90例基底节出血病人,30天病死率为13.4%,单因素X检测表明,意识障碍,脑出血破入脑室,大量出血,伴发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消化道出血等6个因素为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_<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有意识水平*(OR=6.949,P<0.01)和消化道出血(OR=29.480,P<0.01)是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的概况预测模型为Logit P=-5.150 2.282X意识+3.637X消化道出血,该模型对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或生存预测总的正确率为92.8%。结论:意识水平和伴有消化道出血是影响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基底节出血30天死亡概率预测模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接受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MOWHTO)治疗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情况,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 选取31例行单侧MOWHTO治疗后的内侧单间室KOA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以35例同年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使用Pedomedic 40?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动态足底压力的测试。通过比较步行状态下实验组(术侧及未术侧)与对照组不同足底分区的峰值压强(pmax)、压力时间积分(force-time integral, FTI)和接触面积(contact area, CA),评估内侧单间室KOA患者MOWHTO术后的足底压力变化。结果 与未术侧和对照组相比,术侧第1跖骨区(MH1)CA和FTI偏高(P<0.05),第4跖骨区(MH4)CA偏小(P<0.001),第5跖骨区(MH5)pmax和FTI偏小(P<0.05)...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究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与家庭功能、自我管理、知觉压力的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青春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测评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究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372例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评分为22.97±3.72,完全控制率为40.32%(150/372)。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住校、是否进行过哮喘控制管理培训、患病年限、是否有哮喘家族史、家庭功能、自我管理、知觉压力是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β=-0.054、-0.045、0.057、0.069、-0.065、-0.164、0.351、-0.373,P<0.05),可共同解释变异的89.0%。结论 青春期哮喘患儿疾病控制水平有待提升,儿科医护人员应该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特征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疾病控制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研究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检出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1年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检出率资料,在ArcGIS 8.1软件支持下,建立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发病的地理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局部内插分析建立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图,以交叉评价指标为依据选择无偏最优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图显示,视力低下检出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在辽宁南部、内蒙中部、华北、华东及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宁夏一带,特别是江苏、上海的检出率最高。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黑龙江和吉林北部地区视力低下检出率最低。交叉评价指标显示,建立的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图是对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分布的无偏最优估计。结论空间局部内插法能很好估计我国应征男青年视力低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图对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陕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体质指数年龄别正常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尚磊  徐勇勇  江逊  侯茹兰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64-1366
目的:建立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别正常值。方法:采用LMS法似合0-18岁儿童BMI指数百分位数,以18岁时BMI指数达到成人超重与和肥胖判断值(25、30kg/m^2)时的百分位数值作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正常值。结果:给出了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超重的BMI指数年龄别正常值,与国际建议 值和其它地区的正常值所在百分位数相比,陕西省的正常值较小,提示陕西省儿童青少年的体形偏消瘦,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差距。结论:本提供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BMI指数年龄别正常值,可用于陕西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评价。  相似文献   
50.
陕西省应征入伍公民体格状况及历史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整群抽样法,收集1997年度陕西省应征公民休有2171份,用SPSS和SPLM统计软件对身高(cm)、体重(kg)和体块指数(BMI,kg/m^2)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入伍新兵除了普遍存在的消瘦问题外,亦存在肥胖问题,特别是城市入伍新兵;成历史资料比较,入伍新兵的身高增长最快,体重增长次之,体块指数基本无变化,其体型趋于细长型。提示:①在征兵体检标准中应规定体重或体重指数(BMI)的不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