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研究预防性小剂量尿激酶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132指完全离断断指,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术后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预防性溶栓,对照组不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体血管痉挛、血管栓塞、指体坏死的情况.结果:断指再植术后,溶栓组48例72指中再植手指血管痉挛、血管栓塞、指体坏死发生指数分别为11指、7指、3指;血管痉挛、血管栓塞、指体坏死发生率分别为15.3%、9.7%、4.2%.对照组48例60指,再植手指血管痉挛、血管栓塞、指体坏死发生指数分别为19指、14指、10指;血管痉挛、血管栓塞、指体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1.7%、23.3%、16.7%,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能减少血管痉挛、血管栓塞发生率及再植手指坏死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经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的可行性及手术特点。 方法 对17例中上胸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比较手术前后脊髓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的功能状态,观察脊髓无损伤患者有无医源性损伤。 结果 术后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不完全性损伤6例(不完全性损伤组),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分级提高1~3级;完全性损伤8例(完全性损伤组),随访时ASIA分级无提高。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损伤组手术前后感觉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76.47,P=0.000)。手术前后运动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5,P =0.000)。脊髓功能正常3例,随访时ASIA分级无降低,感觉和运动评分无变化。 结论 对于中上胸椎骨折患者,后人路手术能避免加重胸部合并伤及其他组织系统的合并伤,可以在骨折早期安全、有效解除包括椎管前方的脊髓压迫,从而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手术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早、中期疗效。方法:筛选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分为2组,A组10例行单纯后路椎管减压;B组25例行全椎管彻底减压和神经根松解,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结果:全组随访3-36月,平均16月;全组术前JOA评分,平均(11.6±2.05)分,术后随防JOA评分,平均(24.73±2.3)分,手术前后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减压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早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4.
目的回顾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确定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独立因素探究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1 042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确诊为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分析每例术后感染患者的感染因素。参考国内外文献报道,选取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作为观察指标,将所选病例按观察指标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计数各分组病例数,统计方法选择χ~2检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经统计分析,九年内我科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1 042例病例中,术后的感染率为2.20%(23/1 042)。经χ~2检验及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肥胖、营养不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手术部位、手术入路、激素的应用、失血量及输血量、术后脑脊液漏、引流管放置时间等风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与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相关性不高;再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糖尿病、长期吸烟、不规范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大小便失禁、手术节段、手术时间、脊柱手术创伤指数。本组研究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明确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独立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常规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结论临床上存在7项独立危险因素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需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感染采用对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已确诊术后感染的患者,应使用敏感高效抗生素+彻底清创灌洗引流等方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5.
踝关节损伤是创伤骨科最常见损伤之一,而踝关节损伤中的韧带损伤常见而易被忽视,如治疗不当修复不良,可造成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也是造成踝部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6.
高能损伤引起胫骨远端关节面嵌压和胫骨下1/3粉碎性骨折,常合并腓骨骨折,Destot(1911年)曾用Pilon(锤子)这个名词来描述这种严重损伤。Pilon骨折治疗困难,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有争议。本文收集1992年9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5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尚显文  卢桑康 《贵州医药》1994,18(3):173-173
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我院骨科1982~1990年共收治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1例.其中男20例,女1例;年龄9~60岁,平均25.9岁;左侧10例,右侧11例.1.2 致伤原因:绞扎伤8例,压砸伤4例,坠落伤5例,跌伤2例,刀砍伤2例.1.3 骨折情况:本组均为开放性骨折.尺桡骨双骨折18例,单侧桡骨骨折3例,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按Gustilo分类法分类.Ⅰ型:伤口不超过1cm,骨炎从皮肤穿出,软组织损伤轻,5例;Ⅱ型:伤口超过1cm,软组织损伤广泛且有轻中度碾挫伤,8例;Ⅲ型:广泛软组织损伤,肌肉皮肤挫伤重,8例.1.4 伤后至清创时间,3~8小时16例,9~11小时6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2例(DHS固定15例、DCS固定7例)。结果: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22例均达临床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9%,无一例发生内翻及下肢短缩。结论: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髋内翻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9.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的疾病,是目前老年人活动能力受损的主要病因之一。而如何对骨性关节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瘦素与软骨细胞之间的研究逐渐转向临床研究。本文从瘦素与临床相关性研究入手,通过对瘦素与OA在性别、体质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等之间的联系做一综述,为OA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分析后路椎间融合术和后外侧融合术在单节段腰椎融合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2013年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患者,抽取资料完整的44份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I 组(后路椎间融合术式)21例,II组(后外侧融合术式)23例。分析并对比2种术式术中失血量、术后临床疗效的JOA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植骨融合率的不同,评价2种融合方法的治疗差异。结果:椎间融合组术中出血量较后外侧融合组术中出血量为多。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在术后的JOA评分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椎间融合组改善更显著。2组病人术后腰腿痛均有明显缓解,但是椎间融合组缓解率相对较高。在植骨融合率方面,到随访结束时后路椎间融合组融合率95.24%,后外侧融合组融合率86.96%,后路椎间融合组具有更高的融合率。结论:2组均是有效的植骨融合手术方式,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术中出血量相对增多,但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植骨融合率更高,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恢复更好,疼痛缓解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