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43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167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302篇 |
内科学 | 399篇 |
皮肤病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72篇 |
特种医学 | 15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90篇 |
综合类 | 1029篇 |
预防医学 | 276篇 |
眼科学 | 44篇 |
药学 | 31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512篇 |
肿瘤学 | 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21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50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43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07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44篇 |
1982年 | 46篇 |
1981年 | 36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7篇 |
1977年 | 6篇 |
1966年 | 7篇 |
1965年 | 10篇 |
1959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16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平均年龄(1.2±0 .9)岁,平均体重(6.8±3 )kg。其中10例伴有Down综合征,1例合并法洛四联征。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房室瓣轻度反流12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1例。行单片法修补10例,双片法修补6例。结果 术后恢复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儿于出院4个月后因肺部感染合并心衰死亡外,余随访0 .3~5 .2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房室瓣功能良好,未见明显反流。结论 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早诊断,早手术,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2.
创伤性肾包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附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和尿激酶局部注射治疗创伤性肾包膜下血肿的价值。方法:闭合性肾损伤并发肾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8例,出血停止1~3周后,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血肿穿刺引流术,引流出陈旧性出血后,每隔3~4天向血肿内注入50~20万U尿激酶并保留24h,然后充分引流。结果:穿刺引流后3~4天引流出陈旧性积血(81±32)ml。间断注射尿激酶溶解血凝块, 20~35天后,血肿体积约为治疗前的1 /15 ~1 /50。经12 ~34个月随访,无继发性出血、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结论:对闭合性肾损伤肾包膜下巨大血肿患者行经皮血肿穿刺引流术,同时局部应用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可有效溶解引流肾包膜下陈旧性出血和血凝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诱导金属硫蛋白(MT)在未成熟心肌中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影响。方法将24只兔(14~21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蒸馏水0.3ml,24h后取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注;组1、组2和组3在腹腔注射3.6%ZnSO4(1.5ml/kg),分别于注射后12h、24h和48h取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注。测定心肌细胞中MT含量、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组2、组3与对照组、组1比较,MT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羟脯氨酸含量、心肌线粒体[Ca2+-ATPase]m、心肌线粒体合成ATP的能力明显增高(P<0.01),心肌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心肌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心肌线粒体Ca2+含量、心肌线粒体[Ca2+]m和内皮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腹腔注射ZnSO4可诱导心肌MT长时间表达,MT可减轻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4.
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离体心灌注模型,比较St.ThomasI号停搏液在15℃、30℃时对兔成熟(3~4月)和未成熟(3~4周)心肌的保护效果。15℃时,两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30℃时,未成熟心肌的冠脉流量恢复率较15℃时明显下降,心肌CK及LDH漏出率、细胞内Na+、Ca++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成熟心肌与15℃相比无明显差异。未成熟心肌超微结构15℃时的病理改变亦较成熟心肌明显。结果显示,St.ThomasII号停搏液对兔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不如成熟心肌。 相似文献
65.
葛根素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离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葛根素(100mg/L)加入含前列腺素E1(PGE1)的低钾右旋糖酐(LPD)液进行肺灌注及保存,对照组则以含PGE1的LPD液灌注及保存,4℃保存12h再灌注1h后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凋亡细胞并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肺组织W/D及MPO活性分别为(4.90±0.86)、(3.21±0.48)U/100mg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2±1.05)、(4.02±0.69)U/100mg蛋白(P<0.05),SOD活性为(61.37±10.08)U/100mg蛋白,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85±11.40)U/100mg蛋白(P<0.05),其细胞凋亡指数(AI)为6.25±0.72亦较对照组的7.96±0.6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葛根素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6.
带蒂大网膜对主动脉裂口感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覆盖主动脉裂口或人造移植物对治疗主动脉裂口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杂种犬35条,在腹主动脉壁作全层切开造成1.2~1.5cm长裂口并予感染后,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缝合加大网膜覆盖组(9条犬)、B组人造血管片修补加大网膜覆盖组(11条犬)及C组对照组(15条犬),观察各组犬存活情况、大网膜与主动脉间的血循环交通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采用带蒂大网膜治疗主动脉裂口感染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9、3/11、15/15,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治疗组主动脉切口内面或移植物的管腔面内膜完整,周围的主动脉壁组织结构完整,亦无明显的炎性反应或异物反应;血管造影示大网膜血管与主动脉壁的滋养血管和移植物之间均有血管沟通。结论采用带蒂大网膜覆盖主动脉裂口或人造移植物,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7.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29例骨折不愈合采用经皮自体骨髓注射的方法治疗。男20例,女9例;年龄20~71岁,平均40岁。均为外伤性骨折,胫骨13例,股骨10例,肱骨3例,尺骨2例,桡骨1例,其中开放性11例。骨髓移植时所有患者经过手术内、外固定,髓内钉15例,钢板12例,外支架2例。病程6~12个月,平均8.5个月。骨不连类型:萎缩型26例,肥大型3例。所有病例予3次经皮自体骨髓注射,间隔1个月,骨髓注射量6~15ml。结果:29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4例随访至第3次注射后3个月仍然未见明显骨痂形成,判定为治疗失败,改行自体植骨术(其中3例重新内固定),随访结束。其余25例在3~8个月(平均4.5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到拆除固定时随访结束。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手段,操作简单,经济安全。但是,稳定的内、外固定是自体骨髓移植的前提,骨缺损过多,骨折间隙〉5mm,骨不连且对线对位不良需要矫正者,不适宜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68.
亚砷酸钠诱导HSP 72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SA)诱导大鼠肝脏产生热休克蛋白72(HSP72)的过程及其抗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SA组(预先给予SA6mg/kg)和对照组(预先给予生理盐水)。24h后,两组均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60min,再灌注3、6h;分别用Westernblot检测肝脏中的HSP72表达;外周血测定ALT、AST、LDH;组织学作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HSP72。结果:注射SA6mg/kg后12h肝脏开始产生HSP72,24h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0h。肝脏热缺血60min再灌注3、6h后,SA组HSP72显著表达,血清ALT、AST、LDH显著下降(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脏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A可诱导大鼠肝脏产生HSP72;SA预先诱导肝脏产生对HSP72可使肝脏抵御热缺血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椎板钩和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凸后侧矫正和融合术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脊柱椎弓根钉系统在外科治疗脊柱侧凸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矫正出更好的曲线,是否要求更短的融合。方法:对5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人用椎弓根钉和椎板钩治疗后,分析他们的矫正曲线,融合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5例病人采用椎板钩的系统手术,称椎板钩组;25例病人采用两种术式,上胸段椎板钩下胸段和腰段椎弓根钉联合术式或者完全用椎弓根钉系统手术,称椎弓根钉组。结果:在随后的(1~8年)曲线校正中椎弓根钉组达到50.1%(P=0.001),明显好于椎板钩组的41.1%。依据Perdriolle标准,两组对脊椎尖端的旋转都矫正甚微,椎板钩矫正了42.0%,椎弓根钉矫正了55.6%。对矢状面畸形的矫正两个组没有区别。融合长度椎弓根钉组较椎板钩组平均少0.6个锥体。结论:椎弓根钉组在矫正侧弯的角度等方面明显好于椎板钩组。 相似文献
70.
逼尿肌收缩强度与膀胱排空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逼尿机收缩强度[detrusor contraction strength,又称Watts factor(WF),瓦特因子]与膀胱排空能力的关系。方法:126例患埏,年龄13-78岁,平均56岁。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61例,女性下尿路综合征39例,压力性尿失禁19例,尿道狭窄7例。常规方法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采用WF等为研究参,将患者按照有无梗阻分组,比较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PVR)、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Qmax)、最大逼尿肌收缩强度(WFmax),将患者按照有无剩余尿分组,比较最大逼尿肌收缩强度。结果:有梗阻组最大尿流率低,剩余尿多,PQmax及WFmax明显增高;有剩余尿组WFmax值明显低于无剩余尿组。结论:膀胱出口梗阻时,WF增加但作用有限。剩余的产生与梗阻密切相关,也与逼尿肌活动低下密切相关。研究WF或收缩力时要考虑梗阻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