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7篇 |
免费 | 124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126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303篇 |
内科学 | 200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特种医学 | 8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84篇 |
综合类 | 597篇 |
预防医学 | 22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247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11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76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30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背景:迟发性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常引起下腰痛及椎管骨性压迫。为了消除疼痛及改善神经功能,常需手术治疗,其目标是矫正畸形,稳定脊柱。但究竟采取何种手术入路仍存在争论。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6-12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术前腰椎功能损伤程度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为(11.02±1.24)分,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为(37.43±3.76)°。23例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椎管减压及重建矢状面矫形方法,比较截骨前后腰椎功能恢复、骨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腰椎功能及后凸畸形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4.04±2.12)分,Cobb角为(11.02±3.58)°,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截骨面均于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及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提示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可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可促使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2.
贾健成凯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8,(1):31-34
目的比较不同强直位膝关节置换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3月采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强直膝畸形患者80例(100膝),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配合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片、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功能评分情况,并随访3个月。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对强直位膝关节置换均具明显效果。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膝关节置换配合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术后ROM、KSS和功能评分值均较高(P<0.05),术后并发症及感染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配合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临床效果明显,较常规膝关节置换术更佳,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3.
杨青峰韩猛李荣萍任佳冯凯韦丽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12):970-970
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左乳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双乳不对称,左乳较右乳明显增大,左侧乳房皮肤呈现红紫色,乳房皮肤溃疡糜烂,触诊双乳张力、皮温正常,左乳外上象限1点方向乳头旁可及一肿物约6 cm×6 cm大小,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压痛。乳腺彩超示:左侧乳腺探及一实性为主不均质包块,大小约7 cm×7 cm×4 cm,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回声不均,周缘部见散在少许液性暗区;CDFI:左侧乳腺不均质包块内见散在点状血流信号;左侧乳腺实性占位BI-RADS 5级。入院行左乳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术,穿刺病理: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Ki-67(-),ER(-),PR(-),C-erbB-2(+++),E-cadherin(+),EGFR(局灶+)。多西他赛方案新辅助化疗1周期,后赫赛汀靶向治疗加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第2周期,肿瘤较前增大,破溃渗出严重,全麻下行左侧乳腺单纯切除加术区植皮术。术后病理: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左侧乳腺血管肉瘤Ⅱ级。 相似文献
84.
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网植骨重建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前路内固定治疗83例严重胸腰椎结核,术后正规抗痨治疗,对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术后疼痛消除,23例伴瘫痪者1例FrankelA级无恢复,其余均有明显恢复;无1例出现感染和复发,结核治愈率100%;术后3个月时骨性融合率40%,6个月时90%,9个月时达100%。45例伴后凸畸形者Cobb角平均矫正30.6°,随访时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加节段固定器治疗严重胸腰椎结核具有减压彻底、重建可靠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棉球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6~12岁,随机分为RF组(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组)、F组(氟比洛芬酯组)各20例。术前15 min,RF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F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5 mg/kg,R组静注生理盐水1 mg/kg。RF组与R组在扁桃体切除止血彻底时,用0.5%的罗哌卡因棉球紧紧填塞于扁桃体窝5 min;F组用生理盐水棉球填塞5 min取出棉球。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儿术后拔管即刻(T0)、术后30 min(T1)、2 h(T2)、4 h(T3)、8 h(T4)、6 h(T5)、12 h(T6)、24 h(T7)的疼痛评分,记录患儿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例数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RF组各时点的VAS评分低于F组与R组(P0.05);R组T0~T4的VAS评分低于F组(P0.05);RF组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的时间长于R组和F组(P0.05);RF组和R组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比例低于F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6.
肥胖症和骨质疏松症都是常见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二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密度降低、骨强度降低和骨微结构恶化,从而增加脆性骨折的易感性.肥胖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包括异常或过量的身体脂肪堆积的复杂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该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通...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对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_(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股骨颈骨密度。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固力康联合骨化三醇、碳酸钙D3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骨代谢变化。采用美国Thermo公司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GP、CTX-1、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开始增加,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增加明显。治疗后,血清骨形成指标BGP水平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水平、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结论维生素K可提高患者腰椎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血清骨形成指标BGP、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细胞因子IL-6水平,维生素K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此类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4~2012年北京安贞医院4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Pm〉50mmHg)的手术治疗患儿,男21例、女19例,年龄(7.2±3.3)岁,体重(19.6±7.1)kg。入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组Ⅰ(Group=0,n=20,男/女:12/8)经中心静脉持续泵入硝酸甘油;组Ⅱ(Group=1,n=20,男/女:9/11),经中心静脉持续泵人前列腺素E1(PGE1)脂质微球。以气管内插管时间(Tintubation)为因变量(Y),以患者年龄(Age)、体外循环时间(TCPB)、术后平均肺动脉压(PAPm)、术后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术后体循环压力/肺循环压力(Ps/p)、用药分组(Group)、术后左心室每搏功指数(LVSWI)和术后右心室每搏功指数(RVSWI)为自变量(X),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40例患儿围手术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预后影响因素包括药物分组[Group,x1,P=0.004,95%CI(-71,-16)]、TCPB[x2,P=0.011,95%CI(0.9,5.8)]、术后PAPm[x3,P=0.004,95%CI(3.2,13.3)]、术后RVSWI[x4,P=0.003,95%CI(-16.9,-4.3)]和术后PVRI[x5,P=0.03,95%CI(-0.29,-0.02)]。标准化回归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0.60x1+0.54x2+2.22x3-1.70x4-0.15x5。结论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临床监测指标中,是否应用PGE1脂质微球、TCPB、术后PAPm、术后RVSWI和术后PVRI与患儿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正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NPC)病人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理论所得的单纯分子扩散(D)、灌注相关扩散(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方法连续对6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