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381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联合采用人血红蛋白抗血清包被的含A蛋白葡萄球菌(SPA)进行免疫便潜血试验(SPA试验)和直肠粘液T抗原检测(T抗原试验)用于大肠癌普查初筛并对筛检人群进行随访。结果表明,在4843例无症状人群中,SPA和T抗原试验阳性者分别为472例(9.75%)和297例(6.13%).共769例阳性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癌4例,腺瘤48例(>1.0cm者17例,占35.4%)。其中,SPA试验中仅3例癌,29例腺瘤阳性,T抗原试验中2例癌,27例腺瘤阳性,提示联合这两种初筛试验可提高大肠癌及其腺瘤的检出率。为验证普查后减少大肠肿瘤发生的效果,2年后对这些人群采用同样的普查方案随访,结果在受检的3641例人群中,共477例阳性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大肠癌病例,腺瘤18例(>1.0cm者仅4例,占22.2%)。将两次检出的腺瘤进行不典型增生程度的比较,第二次检出的腺瘤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占88.89%(16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仅占11.11%(2例),而第一次检出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占25%(12例)。上述结果表明利用这两种初筛试验进行互补性普查。可提高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随访结果提示在无症状人群普查,不仅可使大肠癌及腺瘤的再检出率明显减少,且可使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发病机会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2.
从云南蝙蝠及牛蜱中分离出两株森林脑炎病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90年7月从捕自云南省临沦地区的微小牛蜱及大马蟑蝠脑组织中分离出两株病毒。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电子显微镜、交叉血凝抑制、间接免疫荧光、交叉中和等试验的检测鉴定,结果表明这两株病毒为蜱媒森林脑炎病毒。对我省森林脑炎流行病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HMGB1、HMGB2与NO在牙周炎发病中的相关性,以了解HMGB1、HMGB2在牙周炎发病中可能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牙科收治的10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本院牙齿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MGB1、HMGB2及硝酸还原法测定NO在龈沟液中的含量,分析HMGB1、HMGB2与NO在牙周炎龈沟液中的相关性。结果:两组HMGB1、HMGB2和NO三个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HMGB1、HMGB2和NO三个指标在牙周炎龈沟液中的表达与正常人比较异常增高。HMGB1和HMGB2与NO的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5、0.84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HMGB1、HMGB2可能是牙周炎中的重要炎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制备THBS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表达并纯化THBS2不同截断体片段的GST融合蛋白,经小鼠免疫、细胞融合及筛选,制备THBS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然后对获得的单抗亲和力和特异性及在不同免疫学实验中的应用进行鉴定,最后采用免疫沉淀法对36例胰腺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THBS2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10株杂交瘤细胞株,均能稳定分泌抗体;10株单抗经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沉淀证实均能特异性识别人THBS2,且发现THBS2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0 1)。结论:成功制备获得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抗人THBS2单克隆抗体,为血清THBS2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平阳霉素治疗脉管性疾病不良反应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治疗口面部等脉管性疾病的不良反应,为临床预防或减少其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1年6月至2004年6月,用PYM治疗各种脉管性疾病1 142例,其中有不良反应的105例,男49例,女56例,年龄3个月至30岁的病人,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用PYM治疗脉管性疾病的病例中,有不良反应105例,不良反应率为9.19%(105/1 142),其中食欲不振45例占3.94%,发热42例占3.68%,皮疹17例占1.49%,休克1例占0.08%。结论:食欲不振与用PYM相对剂量较大有关,预防的方法是适当减少PYM的剂量。注射PYM前先肌注DXM不仅可预防或减少PYM的发热反应,还可防治PYM的过敏反应。用PYM治疗脉管性疾病时,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就不能再用此药冶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Hp在高原部队人群中感染状态及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驻青藏高原(海拔2800-5231公尺)某部官兵517人进行普查,年龄18~40岁。采用冒镜普查和~(14)C-尿素呼吸试验方法,接受胃镜普查的受检者均在胃窦部取活检2块,分别行Hp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结果高海拔地区部队人群Hp感染率较低海拔地区为高,入伍仅1月的新兵,Hp感染率为38.18%,而另两组人群长期生活在高原不同海拔高度至少1年以上,Hp感染率达52.42%和62.32%。新兵组与其它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不同海拔高度Hp感染率不同,高海拔地区部队人群Hp感染率较低海拔地区为高,高原自然环境特点和缺氧可能是导致Hp在胃粘膜的定植并引起Hp感染率增加的重要素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临床意义及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火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指起源于人肠粘膜的一类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枯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其病变形态和发生发展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腺瘤,LST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并已有动态观察表明LST病变可以在3年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方法:应用放大内镜及粘膜染色方法在近一年共共检查2920名患。结果:发脱25例侧向发育型肿瘤,共26个病变。其中颗粒均一型11例,结节混合型15例,粘膜内确3例,锯齿状肿瘤2例;病变最大为60X72mm,最小为llXl2ram:11~20mm有6个:21-30mm:9个:31mm以上有11个病变。在26例病变中,腺管开口类型主要以Ⅳ型腺管开口为主,占61.54%(16/26);表现为VA型腺管开口的LST的3例患,病理诊断为粘膜内癌,7例表现为ⅢL型腺管开口类型的病例,病理诊断为管状绒毛状腺瘤;26例病变全部在发现病变的同时或择期进行EMR或EPMR切除治疗。全部病例未发生任何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对LST的临床检出必须应用粘膜染色技术和放大内镜,对有肠道粘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的征象必须进行粘膜染包,以发现病变。LST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Ⅳ型或ⅢL型,而Ⅳ型腺管开口多为绒毛状腺瘤,ⅢL型腺管开口多为管状腺瘤,一但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已经表明有癌变变发生。  相似文献   
58.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显示免疫紊乱在IB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MSC的免疫调节特性为治疗IBD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本文就MSC的免疫调节效应及其在IBD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目的从天麻中提取出天麻多糖(PGB),研究PGB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出天麻粗多糖,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PGB.用两肾一夹(2K1C)方法制作高血压模型(RHR)大鼠,以卡托普利(10 mg/kg·d)为阳性对照组,以服用自来水为阴性对照组,以天麻多糖低、中、高3个浓度(50、100、200 mg/kg·d)给药30 d后测定大鼠心率与血压的变化,尿量的变化,以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的变化.结果天麻多糖PGB能明显降低RHR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P<0.05),尤其是中、高剂量组(P<0.01),并且在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对大鼠心率及尿量没有明显作用;血清NO含量(51.9±9.8 vs 对照组40.7±10.2)μmol/L,血浆ET含量下降(164±25 vs 对照组209±10)μmol/L,Ang Ⅱ含量下降(247±20 vs对照组310±37)μmol/L,P值均<0.01.结论天麻多糖对RHR大鼠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内源性舒血管物质的生成及抑制内源性缩血管物质的释放,最终恢复二者拮抗效应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检测鼠疫抗原及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G ICA及RG ICA)对现场材料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G ICA分别对采自云南省的607份血清标本(查鼠疫抗体)及572份鼠脏器标本(查鼠疫抗原)进行检测,同时以血凝试验(IHA及R IHA)与酶联试验(ELISA及F1-ELISA)作为对照。结果(1)在对607份血清标本的检测中,G ICA、IHA及ELISA三种方法的符合率中度,而G ICA的敏感性比IHA与ELISA分别高111%和90%;(2)在对572份鼠脏器标本的检测中,RG ICA、R IHA及F1-ELISA三种方法的符合率中度,而RG ICA的敏感性比R IHA与F1-ELISA分别高100%和14.3%。结论检测鼠疫的G ICA及RG IC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