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胸段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中的技术方法,总结其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2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7例行胸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术,151例行手工吻合术。结果术后吻合口瘘、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胸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管状吻合器组手术吻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管状吻合器适用于多数胸段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吻合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对于颈段食管直径过细、胃长度不足等情况更宜手工吻合。术中切除胃小弯制作管状胃可有效延长胃长度,对成功进行胸段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2.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 of relieved myastbenia gravis after thymectomy. Methods 22 recurrent and progressive after relieved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underwent thymectom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mission therapy was conducted with combined glucocorticoid and anticholinesterase and its effectiveness was estimated. Results It was 1,17,4 as better Osserman scale Ⅰ , Ⅱ , Ⅲ respectively before operation but 15,6,1 as better Osserman scale Ⅱ , Ⅲ, Ⅳ respectively in recurrence and progress of relieved myasthenia gravis after thymectomy besides 6 with myas-thenic crisis. Complete remission and partial remission were gained in 9 patients and 12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1 hospital-death. Conclusions Recurrence and progress can occur in any patient of relieved myasthenia gravis after thymectomy. Bulbar myasthenia gravis is usually presented as dysphagia. Reasonable administration of glucocor-tieoid could improve majority of recurrence and progress of relieved myasthenia gravis after thymectomy but responses poorly to the anticholinesterases.  相似文献   
33.
我院自1957~2000年因肺部各种病变,行不同类型肺部切除手术350例,术后近期并发症35例,并发率为10%(35/350),无手术死亡。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50例中,男性271例,女性79例,年龄20~29岁50例,30~39岁56例,40~49例24例,50~59岁95例,60~69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总结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064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1706例,切除率为85.2%。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294例,死亡21例,病死率1.2%。结论 对老年肺癌(70岁以上)应加强围术期的处理;青壮年肺癌(40岁以下)、肺转移癌、复发性肺癌、肺癌与肺结核并存及肺尖癌(pancoast瘤)等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并积极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5.
采用心包成形血管、人造血管上腔静脉置换、上腔静脉———右房搭桥及心包补片加宽血管成形的方法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8例。结果2例上腔静脉炎性节段性狭窄患者都取得了根治,6例胸腺瘤及肺癌侵及患者6例均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6.
随着微创外科的兴起,各种胸部小切口术式也不断被报道.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过去11年中手术切除的30例胸壁肿瘤患者进行分析。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1岁(平均33.8岁);其中原发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18例,转移瘤3例。疼痛与肿块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与体征。良性肿瘤全部进行了彻底切除;大多数恶性肿瘤进行了大块广泛切除;其中8例进行了购里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平均随访45年,有4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89%良性肿瘤患者目前存活,而恶性肿瘤目前仅有44%患者存活。广泛切除加适当的胸壁缺损修复是成功治疗购里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病情反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术后症状缓解后又复发进展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行胸腺切除术后MG症状缓解后再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以糖皮质激素和胆碱酯酶抑制剂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全组术前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1例,Ⅱ型17例,Ⅲ型4例;复发进展后改良Osserman分型Ⅱ型15例,Ⅲ型6例,Ⅳ型1例,肌无力危象6例.治疗后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2例,死亡1例.结论 MG胸腺切除术后缓解患者仍会出现复发进展,复发后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延髓型MG最常见,对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反应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大多数患者缓解,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口长10~15 cm,经左胸后外侧小切口14例,经右胸后外侧小切口18例.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 min;无一例死亡,元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8年,未见复发及食管胃反流等消化道症状.结论 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0.
探讨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的鉴别诊断依据及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06例经病确诊患者病例的诊断资料。结果40岁以上患者85.1%为恶性,30岁以下76.2%为良性;咯血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上有显著意义;X线表现中病灶大小、边缘有无分叶、毛刺、邹皱缩钙化均有鉴别诊断价值。结论症状及多种影像学资料在诊断肺内弧立性球形病灶时特异性有局限性,应综合分析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