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肺切除围术期的心律失常寿伟臻,倪国兴,林雷肺手术后心律失常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明显影响循环功能,导致低电压、心脏骤停。因此,及时正确地处理术后心律失常十分重要。我科从1991~1993年的518例肺手术病例,围术期心律失常者有57例。临床资料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气阴两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乌苯美司胶囊(百士欣,临床常用增强免疫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抽取静脉血,测定CD3﹢、CD4﹢、CD8﹢、CD19﹢百分含量,CD4﹢/CD8﹢比值、NK百分含量及评价中医症候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前后及治疗后CD4﹢、CD8﹢、CD19﹢百分含量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NK百分含量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NK百分含量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升高CD3﹢、NK百分含量及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应用于Ⅲ期NSCLC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3.
血清CA125检测在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血清CA125水平在原发性肺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健康人、6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30例未经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A125测定.结果CA125平均浓度在肺癌患者中为(76.9±118.37)×103U/L.在肺良性病变中为(22.52±22.55)×103U/L,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健康人群中CA125平均浓度为(2.65±3.29)×103U/L.以60×103U/L为临界值,肺癌组与正常组比较敏感性为34.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37%、正确性52.8%.肺癌组与肺良性病变组比较上述值分别为34.6%、92.19%、90%、40.97%、53.6%.本组资料中几乎所有CA125水平升高肺癌患者都是晚期(43/45),其生存率明显低于CA125水平正常的肺癌患者,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CA125是一个显示疾病程度的指标,其血清水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Ⅲ(N2)淋巴结转移的右小细胞肺癌病例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治疔方案,自1987~1989年.经手术切髂,病理证实N2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139例.通过随机分组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总结1979~1983年25例支气管成刑肺叶切除的临床资料,讨论其手术适应症和远期疗效。本组手术指征为原发性肺癌位于或侵及叶或段支气管管口者。对高龄或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者更为适宜。本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6.0%、16.7%。其远期疗效与全肺切除相比较为满意。术后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病理分期,Ⅰ期与Ⅱ、Ⅲ期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原因主要是癌的复发或转移,与其他术式相似。  相似文献   
26.
Ⅲ期(N_2细胞肺癌切除后辅助治疗的探讨沈德义,寿伟臻,裴广廷为探讨Ⅲ(N_2)淋巴结转移的右小细胞肺癌病例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案,自1987~1989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N_2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139例,通过随机分组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报...  相似文献   
27.
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病例116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只予化疗单独治疗;治疗组行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化疗期间服用抗瘤增效方,化疗结束后服用肺岩宁方。主要观察指标为生存期、卡氏评分、主要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57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1.17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疲劳、气短等肿瘤主要相关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出现白细胞减少症、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对于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胸腔镜手术后创口疼痛的临床方案及疗效。方法 收集18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试验组B与对照组,每组60例。各组患者于术后开始使用镇痛泵镇痛,试验组A在镇痛泵镇痛的基础上于手术后针刺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及创口所在肋间对应夹脊穴;试验组B在镇痛泵镇痛的基础上于手术后针刺双侧足临泣、丘墟、太冲穴。针刺治疗共分为4次,时间点分别为术后4、24、48、72 h。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各个治疗时间点后的直观模拟量表法(VAS)和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并于术后4 h及72 h检测患者周围血中儿茶酚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结果 各组治疗后的VAS、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3个组的VAS、SF-MPQ评分下降趋势不同(P <0.05),试验组B<试验组A<对照组(P <0.05);3个组外周血中肾上腺素含量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巴胺含量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