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21.
目的:检测广州地区鼻咽癌组织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探讨LMP1基因变异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新鲜活检标本63例以及EB病毒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10例。采用QLAamp DNA Mini Kit和qlaAMP DNA Blood Mini Kit分别抽取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应用巢式PCR扩增EB病毒LMP1基因的N-末端区,并用Xho Ⅰ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采用四色荧光末端终止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0例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均未见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63例鼻咽癌组织中有50例(79%)出现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Xho Ⅰ--loss),4例(6%)为Xho Ⅰ酶切住点部分丢失,只有9例(14%)未见Xho Ⅰ酶切住点的丢失(wt--Xho Ⅰ)。除了Xho Ⅰ酶切住点的丢失(nt:169423~169428;GAGCTC→GA[T] CTC)外,还发现4个错义点突变。结论:广州地区EB病毒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携带的EB病毒LMP1基因为wt--Xho Ⅰ,而在鼻咽癌组织中主要为Xho Ⅰ—loss。因此,我们认为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Xho Ⅰ酶切住点的丢失和其他的错义点突变可能是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2.
广东省鼻咽癌病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宗永生  吴秋良 《广东医学》2002,23(4):325-327
自从 1 83 7年Durand-Fardel首次报道鼻咽癌病例以来已经 1 64年 (引自JaksonC .Primarycarcinomaofthenasophar ynx,atableofcases.JAMA ,1 90 1 ,1 0 (8) :3 71 )。上世纪初 ,在广州工作的外国医生报道 ,广州人患颈淋巴结肿大者甚多 ,后来证实大多为鼻咽癌的转移。因此 ,鼻咽癌曾被称为“广州瘤”(“Cantontumor”)。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广东省的病理学工作者不断地在鼻咽癌防治中从事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曾在 1 979年作过一次小结 (宗永生 .…  相似文献   
123.
用原位杂交技术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宗永生  杨传民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3,22(6):330-332,T065
采用原位交技术检测45例鼻咽癌和9例非癌鼻咽活检中的Epstein-Barr病毒DNA,各种非上皮细胞均未见EBVDNA,仅在少数正常柱状,单纯性增生,鳞状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细胞中见到1-3个EBV基因组拷贝,而在6个癌旁原位癌灶中却见到相当数量的癌细胞含众多的基因组拷贝。42例非角化性癌和3例角化性鳞癌的大多数癌胞含有较多的EBV基因组拷贝。结果表明,BV可以在细胞呈恶性转变后的早期起到促进癌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Ki-67 的表达在鼻咽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研究的线索.方法 随机抽取86例鼻咽癌病例进行EGFR、COX-2及Ki-67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形态改变.结果 COX-2及EGFR在鼻咽癌的表达率分别为 70.9%(61/86)和72.1%(62/86);且均在T分期(T1、T2、T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2:P=0.012,EGFR:P=0.016).COX-2及EGFR的表达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213,P=0.049).COX-2与EGFR的共表达率为53.5%(46/86),在T分期中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9.801,P=0.007).另外,Ki-67 的表达在T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OX-2与Ki-67、EGFR与 Ki-67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X-2与EGFR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和共表达与T分期相关.COX-2与EGFR的免疫表达强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在鼻咽癌发展过程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从而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5.
EGFR与c-Kit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原发瘤的进展相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与 c-Kit蛋白2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在非角化性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 采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临床II期和III期非角化性鼻咽癌活检标本95例,复查临床病理资料,重新切片染色,包括HE以及EGFR、c-Kit、潜伏膜蛋白1(LMP1)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EGFR 与 c-K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3%(67/95)和63.16% (60/95)。EGFR与c-Ki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原发瘤(T)肿瘤分期中的差异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EGFR, P<0.05;c-Kit,P<0.01)。EGFR及c-Kit蛋白的表达强度也与T分期相关(EGFR,P<0.05;c-Kit,P<0.01)。结论: 非角化性鼻咽癌细胞常常表达EGFR与c-Kit蛋白。这2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表达呈正相关,且分别与鼻咽癌患者原发瘤的进展有相关性。EGFR与c-Kit蛋白可为是否需要进一步做靶向性治疗的基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作者检测鼻咽癌患者亲属397人的血清 EB 病毒 IgA/VCA 抗体水平,并与正常人群作比较。结果显示(1)两组间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2)在患者的子女、兄弟姐妹和夫妻之间,各组相互比较也无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在鼻咽癌的发生过程中,除 EB 病毒外,还有遗传或(和)环境因素的介入。  相似文献   
127.
在鼻咽癌活检切片的癌旁上皮中,人们经常见到增生和鳞状化生的改变,因而推想这些改变可能与鼻咽癌的组织发生有关。上皮增生或鳞状化生分为单纯性和异型性,是前者还是后者的关系大呢?以往认为异型性改变可能与鼻咽癌的关系大,但尚待事实加以证明。上皮的异型增生和鳞状化生又分轻、中和重度,这些不同程度的改变,是否均与癌变过程有关,亦需要阐明。鼻咽柱状上皮异型性鳞状化生还有厚层和薄层之别,它们在鼻咽癌组  相似文献   
128.
肿瘤的良、恶性决定于细胞的良、恶性,因此,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了解肿瘤细胞,对于肿瘤的良、恶性的理解是十分有帮助的。一、核Lebert(1851)最先注意到恶性细胞的核大于正常细胞核,Virchow(1863~1867)进一步说明细胞核大于正常可作为诊断肿瘤的重要指标。恶性肿瘤细胞核增大,胞体却不随着其增大的比例而增大,因此,核浆比例大于正常(Koller,1963)。在细胞涂片上鉴别细胞良、恶性主要是依靠细胞核的形态,因此,重点介绍恶性细胞核的改变。(一)核仁。核仁在电镜下是由纤维状和细颗粒状两种成分组成。细纤维约5~8毫微米横径,颗粒约15毫微米直径,均为rRNA。细纤维是颗粒的前  相似文献   
129.
The Epstein-Barr virus (EBV) i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nasopharyngeal non-keratinizing carcinoma (NKC). 1 Zong et ala reported that 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KSCC)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EBV infection. The question of how many of the EBV infection rates are related to the adenosquamous carcinoma/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 (ASC/MEC)and adenocarcinoma (AC) needs to be answered. Cheung et al3 reported that 92% (34/37)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s), most of them might be NKCs harbored EBV with 30 bp-deleted LMP1 gene (delLMP1) in Hong Kong. Is this also the situation in Guangzhou?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in the frequency of del-LMP1 EBV detected among four histological types of NPC? What is the role of del-LMP1 EBV playing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genesis? And this study aims at solving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130.
介绍一种能较佳显示P53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能较佳显示P53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冯凯涛,张昌卿,张锦霞,陶仪声,宗永生(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中山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广州510060)作者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出一种能较佳地显示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方法,现介绍如下:1染色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