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葡萄糖脱氢酶连续监测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葡萄糖脱氢酶连续监测法,优化其检测条件。方法按酶连续监测法测定要求,对克隆的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脱氢酶表达酶液进行测定,确定反应体系的底物浓度、最适pH、反应温度、延滞时间、测定时间、检测范围等。结果以葡萄糖和NAD 为底物时,用连续监测法检测葡萄糖脱氢酶是可行的。当葡萄糖、NAD 的终浓度分别为100mmol/L和2mmol/L时,在反应pH74,37℃,延滞时间30s,测定时间60s等条件下,检测上限可达10000U/L。结论连续监测法能用于测定葡萄糖脱氢酶,快速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长段( >20 cm)输尿管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合并结石,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操作过程中因套篮取石或碎石后退镜等发生的长段输尿管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7 ~59岁,平均48岁;左侧4例,右侧1例.其中输尿管黏膜全程撕脱2例,自肾盂至膀胱连接处输尿管完全离断3例;缺损长度21~25 cm,平均22cm.5例均急诊行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同时行患侧膀胱腰大肌固定,成形输尿管内置7F双J管,新建输尿管平均长度22 cm. 结果 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h,平均1.5h.术后成形输尿管旁引流管第3天拔除4例,1例因漏尿于术后第10天拔除.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复查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正常,术后8周在膀胱镜下安全拔除双J管.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手术侧轻度肾积水及输尿管轻度扩张,但总肾功能正常;4例随访2~4年未见明显异常,IVU检查显示手术侧成形输尿管形态均正常,显影良好. 结论 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是长段输尿管损伤修复的理想术式,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3.
随着近年来现代诊断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肾肿瘤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而对于孤立性肾癌、双侧肾癌的治疗手段相对局限,选择尽量保留肾功能和微创的方法可能是部分特定患者的唯一选择.射频消融治疗(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肾肿瘤的方法.近年来,肿瘤的局部治疗作为微创治疗肿瘤的方法正在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RFA技术在肾癌治疗的应用,从原理、研究进展、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观察、疗效、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宋超  刘祖德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4):248-251,253
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技术是脊柱外科的新技术,可保留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完整性,维持或恢复节段间正常活动,且对邻近节段无明显影响。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可用于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椎间盘源性腰背痛、关节突综合征、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不稳等疾病。该文就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设计原理及适应证、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的身体活动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使用“身体活动调查问卷(6岁及以上)”收集了1 152名居民的身体活动资料,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居民最近3个月的出行方式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体育锻炼参与率为50.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无性别差异,各年龄组人群体育锻炼参与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 ~45岁的人群体育锻炼率最低.在职人员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结论 西城区居民尤其是18 ~45岁人群身体活动现状不容乐观,久坐不动、体育锻炼参与少,为了增进社区居民健康,制定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身体活动指导内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6.
背景:尿路上皮细胞是泌尿系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但是难以体外大量扩增;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但关于分化后细胞在植入动物体内后上皮生成情况,以及分化后细胞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尚不多。目的: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并与兔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组织工程化移植物,了解分化后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效果。方法:12只8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穿刺,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4或5代细胞以条件培养基培养2周,进行分化后细胞的鉴定。随后将分化后细胞种植在膀胱脱细胞基质上构建组织工程化移植物,进行膀胱修补;另12只动物作为对照组以尿路上皮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复合物行膀胱修补。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并在体外扩增,由条件培养基培养诱导分化后,PCR检测提示分化后细胞干细胞标志物CD44表达降低,而上皮细胞标志物UP1a表达升高,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分化后细胞能表达尿路上皮特异性标志物UP1a,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表达。分化后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移植物在膀胱修补2周后可形成稳定连续的上皮覆盖,上皮层厚度与尿路上皮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移植物类似。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尿路上皮诱导分化后可作为泌尿系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可能是尿路上皮细胞之外的又一新选择。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晶状体摘除对房角关闭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39例(45眼),术前房角粘连关闭合并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根据术前相同解剖的房角关闭不同发展阶段分为三组,三组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眼压、房角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组术前平均眼压(21.28±6.23)mmHg,术后房角开放,未见明显房角周边前粘连,术后平均眼压(19.0±2.83)mmHg。B组术前平均眼压(21.22±7.52)mmHg,术后房角粘连关闭<180°,术后平均眼压(16.0±3.80)mmHg。C组术前平均眼压(41.27±11.82)mmHg,术后房角开放>180°,术后平均眼压(16.96±5.32)mmHg。术后1个月眼压及房角变化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1)相同解剖状态的房角关闭不同发展阶段通过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后,房角明显开放。(2)解剖的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通过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后可改善,疗效与解剖特点有关,与术前眼压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38.
在社会和家庭之间,女性选择重新回到家庭,担当起"全职太太"的角色,是一种理性的回归,还是一种无奈的倒退?"全职太太"背负着当代女性对新生活的几多诠释和感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膀胱细胞外基质修复膀胱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制备兔膀胱细胞外基质。实验组27只兔膀胱分别切除20%(9只),30%-40%(9只),用异体膀胱细胞外基质以缺损区1.5倍大小植于缺损区;对照组A(6只)仅行膀胱部分(40%-50%)切除;对照组B(6只)行膀胱部分(40%-50%)切除后用未经脱细胞处理的异体膀胱进行移植。结果:实验组术后10d可见移植物内有膀胱成分出现,移植物内表面完全被尿路移行上皮覆盖;术后1个月所有膀胱壁成分均在移植物内存在;术后3个月平滑肌成分再生良好,生化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均正常。对照组A的膀胱容量较术前缩小(P<0.05),对照组B膀胱移植补片均于术后3-5d坏死。结论:膀胱细胞外基质是修复膀胱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40.
关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若干问题宋超,张咏梅(苍山县卫生防疫站)关键词脊髓灰质炎;预防接种按照我国政府关于“中国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承诺,1995年全国范围内必须达到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病例。到2000年。全球将成为无脊灰的世界。为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