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免疫学变化。方法:将兔分成软骨细胞移植组及骨基质明胶移植组,用免疫学及组织学方法,研究其免疫反应。结果:软骨细胞移植组术后检到淋巴细胞增殖,植入物局部见到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存在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犬上腔静脉(SVC)肌袖缝隙连接蛋白(Cx)含量和分布改变与迷走神经的关系。方法24只杂种犬,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切除上腔静脉-主动脉根部(SVC-AO)脂肪垫组(RM组)和保留SVC-AO脂肪垫组(RS组)。RM组和RS组植入起搏器起搏6周,以程序刺激或猝发刺激诱发建立AF犬模型;Sham组植入起搏器但不起搏。取SVC肌袖组织行Cx40、Cx43免疫荧光染色并定量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缝隙连接(GJ)超微结构。结果RS组持续性AF诱发率为71.4%,高于RM组(P<0.01)。Sham组和RS组Cx40、Cx43表达高于RM组(P<0.05);RS组Cx40、Cx43表达高于Sham组(P<0.05)。Sham组和RM组Cx40、Cx43端/侧比值高于RS组(P<0.05)。RS组GJ通道变宽,出现肌溶解和线粒体空泡状改变。结论迷走神经可能通过介导SVC肌袖Cx重构而使AF易于发生和维持;切除SVC-AO脂肪垫可减弱此效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脊柱融合术后髂骨取骨并发症情况及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脊柱融合手术行髂骨取骨的56例患者。采用Skaggs问卷及Schwartz提供的髂骨取骨并发症问卷对患者髂骨区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患者术后半年时的躯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应用脊柱功能障碍指数(ODI或NDI)量表对患者脊柱术后半年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评价。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取骨区疼痛与患者脊柱术后躯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均随访术后半年时的情况,有12例f21.4%)术后半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7例(12.5%)轻度并发症,5例(8.9%)为中度并发症,未出现重度并发症患者。11例(19.6%)患者出现髂骨取骨区的疼痛,视觉疼痛评分(VAS)为2.7分(1~6分)。有3例(5.4%)患者髂骨取骨区有麻木感。1例(1.8%)患者取骨区切口瘢痕不满意。没有发生切口感染、骨盆骨折等其他并发症。取骨区疼痛作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与脊柱术后躯体健康评分和脊柱功能障碍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取骨部位未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髂骨取骨术后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取骨区疼痛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脊柱术后躯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有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4.
软骨细胞在松质骨骨基质明胶上生长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软骨细胞在松质骨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上生长分化的状况。方法 分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以松质骨BMG为支架材料体外培养,于不同时间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软骨细胞在松质骨BMG表面及内部孔穴能较好分裂增殖,软骨细胞周围基质Safranin-o及胶原染色阳性。培养到24-42d形成直径为4mm的“圆盘状软骨”。结论 软骨细胞在松质骨BMG上体外培养,能形成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软骨细胞在同种异体松质骨骨基质明胶(BMG)上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探讨用松质骨BMG与软骨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效果.方法 分离1月龄兔关节软骨细胞,扩增后种植在松质骨BMG上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于1、2、4、6周取材进行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软骨细胞在BMG上生长良好,分泌蛋白聚糖和胶原.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松质骨BMG空隙内细胞数量增多,软骨陷窝形成,基质分泌增强.培养6周时软骨细胞在BMG表面及孔隙内形成软骨样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周围基质富含Ⅱ型胶原,分布均匀:透射电镜显示软骨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细胞周围有大量基质产生.结论 同种异体松质骨BMG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增殖,维持软骨细胞的分化表型;在体外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软骨,它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se of cancellous bone matrix gelatin (BMG) combined with chondrocytes in constructing tissue-engineered cartilage by observing the growth,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hondrocytes on allogeneic cancellous BMG. Methods The articular chondrocytes isolated from a 1-month-old rabbit were multiplied to a monolayer and seeded onto cancellous BMG to construct tissue-engineered cartilage in vitro during a period of 6 weeks.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construct after 1, 2,4, and 6 weeks of culture and evaluated by hist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Results The chondrocytes excreted matrix proteoglycan and collagen on cancellous BMG.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culture time, the cells proliferated in the construct and the cells in the lacunae increased. Numerous chondrocytes were present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cancellous BMG and surrounded by extracellular matrix. By 6 weeks of culture, the BMG was covered with 15-20 layers of chondrocytes and cartilaginous tissue occurred in the pores throughout the cancellous BM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rich and evenly distributed type Ⅱ collagen around the chondrocytes, and TEM revealed an ultrastructure of the chondrocyte similar to that of native chondroctyes, with abundant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duced around the cells. Conclusion Tissue-engineered cartilage can be constructed in vitro using allogeneic cancellous BMG combined with chondrocytes. Allogeneic cancellous BMG serves as a good scaffold material for tissue-engineered cartilage 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the seeded chondrocytes and allows maintenance of the differentiation phenotype of the cells.  相似文献   
46.
一氧化氮在突出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及组织学定位 ,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 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突出间盘组织采取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1) 12例做体外培养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NO含量 ;(2 ) 2 0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产生NO的细胞类型及组织学定位进行研究。同时对取自 4具新鲜尸体的 12个正常椎间盘采用相同方法做为对照。结果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产生NO的量为 2 0 0 70± 6 5 5 5nmol/g ,正常对照组的NO量为 76 31± 19 49nmol/ g ,两者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免疫组化结果发现 ,2 0例患者椎间盘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阳性 16例 ,12个正常椎间盘组织中无表达阳性细胞。结论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主要由突出椎间盘周围的肉芽组织产生 ,阳性细胞主要以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腰椎间盘可自身合成NO ,NO可能在椎间盘退变中起重要作用 ,突出腰椎间盘中的NO主要由突出腰椎间盘周围的肉芽组织产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正五聚体蛋白-3(pentraxin-3,PTX-3)表达水平及其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心肌炎组),同期选取1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  相似文献   
48.
骨间后神经嵌压综合征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随着人们对骨间后神经嵌压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机制及诊断认识的不断提高,其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院从1990~1996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后神经嵌压综合征15例,随访1~6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和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直接PCI术的AMI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依据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PL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中发生无复流情况、住院及随访期间的MACCE发生率。结果对入选的121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和PLR间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168.83预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4.67%和85.54%。根据PLR截断值分为高危组32例(PLR≥68.83)和低危组89例(PLR168.83),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LVEF)明显低于低危组,而肌酸激酶(CK-MB)峰值明显高于低危组,住院期间的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术后随访8个月~6年,高危组的MACCE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危组的无全因死亡生存率和无MACCE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高危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高PLR和NLR均是预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和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LR和NLR均是预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和术后发生MACCE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比较中药配合手术减压与单纯手术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4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手术减化治疗,术后口服中药,与60例单纯手术患者作对照,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疗效,同时观察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6个月中药加手术治疗组和手术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7.5%、7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复查血化验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口服中药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配合使用中药,能改进其手术疗效,在缓解术后残留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