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我科于1992年4月~1993年4月,对74例台胞病毒(RSV)肺炎患儿.分别采用双黄连及病毒唑治疗,并作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2.
2003年龙岩市结核病人督导管理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结核病人督导工作开展情况,有效地促进项目病人规范化管理。[方法]对2003年龙岩市对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督导与访视涂阳肺结核病人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7个县(市、区)督导28县次,38乡、镇次,访视病人69例,其中乡村医生督导39例,家庭成员督导27例,自服药4例。[结论]2003年龙岩市督导管理不到位、比例偏低,应加大结核病宣传力度,提高督导员对结核病人治疗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3.
龙岩市结核病监测系统病人发现情况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龙岩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3年来的病人发现工作。方法通过结核病报告监测系统的资料,计算病人发现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02~2004年累计发现各类涂阳病人3 078例,是项目实施前3 a(1999~2001年)的1.5倍,其中新发涂阳病人2 289例,占涂阳病人总数的74.4%。新发涂阳病人登记率从2002年的20.7/10万提高到2004年的32.3/10万。新发病人中涂阳病人比例占63.1%。结论近3年涂阳病人发现水平稳步提高,涂阳新病人被充分发现,基本达到了高发现率和以传染源为主的病人发现目标。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研完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组织细胞p53及PCNA表述状态,以探讨长期热威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热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奏组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标本翻备并对组织细胞结构的变亿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正常姐胃粘膜组织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热盐水组在第12周在细胞核中可见p53及PCNA阳性表述,到24周,32周及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双标记中可见两者共同表达.结论 热盐水长期灌胃可导致胃粘虞出现萎缩,p53及PCNA表达增加,在萎缩性胃炎形成过程中,p53及PCNA蛋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5.
中专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对新环境、管理方式、学习不适应及人际交往困难等原因导致自卑,学习兴趣下降,焦虑、沮丧等。针对新生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措施,缓解学生心理困扰,适应新环境,不断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分析龙岩市结防体系人力资源状况,为进一步优化结防体系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 01 3年龙岩市结防机构人员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 3年龙岩市结防机构共有在岗人员42人,市级7人,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占74%,本科学历仅占26%,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一人多岗的情况比较普遍。结论龙岩市结防机构人力资源匮乏,急需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优化岗位配置,确保结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7.
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国产奥沙拉嗪钠胶囊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比较国产奥沙拉嗪钠胶囊与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方法验证5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疗程为8周。结果 国产奥沙拉嗪钠胶囊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在临床完全缓解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在治疗8周后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达75%、35%、48%,其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国产奥沙拉嗪钠胶囊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其结果与SASP相当,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继续用药或合并使用抗腹泻药后,腹泻即消失。  相似文献   
158.
张玲霞  张沥  陶梅  宋瑛  曹广周 《胃肠病学》2008,13(8):474-477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胃癌癌前状态,高热饮食是CAG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目的:观察热水诱导CAG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探讨长期高热饮食与CAG和胃癌的可能关系。方法:以55℃蒸馏水灌胃建立大鼠CAG模型。分别于灌胃第8、12、24、32和65周取腺胃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p53和PCNA蛋白,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热水灌胃组第24周时胃黏膜开始出现萎缩改变。温水灌胃组各时间点胃黏膜均未见p53和PCNA蛋白表达。热水灌胃组第24周时胃黏膜细胞核中即可见p53蛋白绿色荧光和PCNA蛋白红色荧光表达,第32周和65周时表达更为明显。免疫荧光双标记时可见两种蛋白共表达。结论:热水灌胃可致大鼠CAG并引起胃黏膜癌相关基因p53和PCNA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AG定为癌前状态,患有CAG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本研究以热水为单一因素,通过对胃黏膜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证实热水可致黏膜损伤并形成CAG。  相似文献   
160.
<正>1病例资料患儿,女,13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肿物最大3.5 cm×4.0 cm”于外院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遂于2019年10月1日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肿瘤科住院治疗。患儿淋巴结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会诊后确定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诊断为间变性大细胞型淋巴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