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2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性别差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比较2004年11月~2005年6月间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女性61例,男性113例)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及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女性组合并高龄、高血压病的比例高于男性组,而主动吸烟、外周血管疾病发生率较低(均P<0.01)。冠脉造影显示,女性组冠脉病变累及前降支者较男性多(50.6%vs36.1%,P<0.05),其他病变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女性组PCI即刻成功率为93.7%,与男性组(94.1%)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11.4%vs8.8%,P>0.05);3个月时MACE发生率女性组高于男性组(39.8%vs21.0%,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因素后,性别不是预测ACS患者PCI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32)。结论ACS患者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存在性别差异,但性别不是影响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及123例ACS患者症状发作后平均(35.71±19.49)h的血浆BNP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第2日清晨血浆CRP水平。测定以63例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ACS组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001)。CRP水平ACS组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01)。ACS组血浆BNP水平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41813,P<0.0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及123 例ACS患者症状发作后平均(35.71±19.49) h的血浆BNP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第2日清晨血浆CRP水平.测定以63例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 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 水平ACS组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001).CRP水平ACS组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01).ACS组血浆BNP水平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41813, P<0.0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例常规IVF失败后补救ICSI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常规IVF周期受精完全失败,行补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escue ICSI)的结局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5.03-2006.06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对卵母细胞完全未受精行ICSI再授精的患者,共75例.在随后治疗中,解冻复苏补救ICSI受精卵的胚胎,共移植10个周期.结果 在75例常规未受精补救ICSI周期中,共有759个未受精卵,其中可注射MⅡ卵有626个,正常受精数332个(受精率53.03%),290个卵裂,形成可移植胚胎199个.在75例补救IcsI周期中,有70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结果4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71%),均为单胎,分娩4例健康婴儿,2男,2女.解冻复苏补救ICSI受精卵胚胎10周期,结果1例临床,为双活胎(妊娠率为10%),分娩2例健康男婴.结论 ICSI可作为常规IVF失败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5.
雌性素新识     
女性比男性长寿始终是医学之谜 ,这个谜目前已逐渐解开。认为女性长寿可能有三个原因 :1女性染色体为 XX,而男性则为 XY,基因不同 ;2男性远比女性养成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如吸烟、酗酒、吸毒、赌博等 ,这些行为是导致各种慢性病如癌、肝硬化、肺心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3女性卵巢分泌有大量雌性素 (E2 )。1  E2 在长寿中的作用1 .1  E2 可促进肝脏生成 HDL,而 HDL可有效降低血脂 ,降低 L DL,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E2 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促进其修复、增生 ,防止损伤 ;E2 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 ;E2 结构似维生素 E,有消除自…  相似文献   
76.
主要分析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五年百项推广计划实施情况,对第一批推广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分期、分批进行推广,通过推广推动和促进基层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通过培训使基层医务工作者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水平和总体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并对今后的推广工作提出相对措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老年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3例伴有中度疼痛的癌症晚期患者,年龄大于65岁且伴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入组前使用过解热镇痛药、曲马多、弱阿片类、强痛定等中度镇痛药物,且疼痛不能缓解者.使用西安杨森生产的芬太尼透皮贴剂,初始剂量从2.5 mg开始,连续使用两周,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芬太尼透皮贴剂能有效缓解癌病,不良反应轻,改善和提高伴有中度疼痛的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老年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帖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处理方法,分析其疗效,寻求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96年2月~1999年12月共48例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48例患者均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造影,其中46例成功地进行介入治疗,2例因介入治疗未成功而搭桥,14例虽罪犯血管成功介入治疗,但因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而行搭桥治疗获成功.单纯介入治疗死亡率25%,外科搭桥死亡率0%,总死亡率16.7%.结论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介入失败和多支病变经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者,应及时进行外科搭桥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73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39例和非冠心病组34例.13例健康、无冠心病危险因素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高频线阵超声测定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指标流量介导血管扩张比(FMD)及硝酸酯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指标硝酸酯介导血管扩张比(NTG-MD),评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状况,以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FMD分别为(4.81±2.33)%、(9.29±3.88)%和(13.58±1.8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8.012,P<0.01);NTG-MD分别为(13.72±3.27)%、(15.64±2.65)%、(16.54±2.98)%,3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6.015,P<0.01),冠心病组与其余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MD与管径基础值、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及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224、-0.316、-0.721,P分别为0.038、0.003和<0.001).NTG-MD与管径基础值、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及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3、-0.258、-0.372,P分别为<0.001、0.027、0.001).多项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MD与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管径基础值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012、-0.022,P均<0.001).NTG-MD与管径基础值及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呈线性关系(r分别为-0.032、-0.0073.P均<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内皮损害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前瞻性研究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UNA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在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发生前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15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留取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72 h尿液和血液.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Cr)值;用ELISA法检测UNAG和URBP水平.手术后48~72 h SCr上升基础值的25%或绝对值上升44 μmol/L以上诊断为造影剂肾病(CIN)13例,选择性别、年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等基础资料匹配的27例为对照组.结果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CIN发病率为8.7%(13/150).CIN组术前UNAG/U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7(1.06,2.64)U/mmol与1.07(0.68,1.88)U/mmol,Z=2.076,P=0.039];术后24 h CIN组患者UNAG/UCr值较术前显著上升[2.82(1.88,4.26)U/mmol与1.97(1.06,2.64)U/mmol,Z=2.607,P=0.009];ROC分析显示术前基础UNAG值可用于CIN预测,曲线下面积达0.776(P=0.023);截断值为8.08 U/L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71和0.713.基线UNAG高于8.08 U/L的比例在CIN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77.1%(10/13)与29.6%(8/27),Z=2.564,P=0.011],与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5.58,95%GI为1.24~25.08.结论 UNAG检测可用于CIN患病危险度的预测,并且术后24 h水平可用于CI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