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 ,占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较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 ,可试行激光光凝治疗。现将我院治疗 1例的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患者女 ,4 0岁 ,因右眼前黑影遮挡伴视力下降 1个月于1997年 10月 2 7日就诊。眼部检查 :视力 :右眼 0 5 ,左眼1 0 ,双眼前节无异常 ,晶状体、玻璃体无混浊。右眼底视盘正常 ,视盘颞下方 7:0 0~ 8:0 0距视盘 4 5mm处可见一直径约 4 5mm的灰黑色圆形隆起病变 ,病灶中央区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左眼底正常 ,双眼眼压 16 30mmHg… 相似文献
12.
13.
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肿瘤进展与骨质吸收有很强的内在联系.骨质吸收增加由破骨细胞激活和成骨细胞受抑制引起.骨髓瘤细胞通过增加骨髓微环境中NF-kB配体受体激活剂(RANKL)和减少骨保护蛋白(OPG)表达改变骨质的正常代谢,进而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激活.骨质破坏又释放数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反过来促进骨髓瘤细胞生长.因此阻断骨质吸收就可以阻断此恶性循环,从而降低骨髓瘤骨病的发生,延缓肿瘤进程.阻断溶骨过程的药物,如双磷酸盐、RANKL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均可以有效治疗骨髓瘤骨病和抑制肿瘤生长.本文就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疾病评价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初发时淋巴细胞绝对数(ALC)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预后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间我院新确诊的210例NHL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随访资料,分析不同ALC水平与NHL患者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本组NHL病例中,中位年龄58岁,结外淋巴瘤占有一定比例(47.1%)。ALC中位数为1.2(0.1~13.9)×109/L,25%~75%的置信区间分界值为(0.7~1.8)×109/L。我们发现,ALC<1.2×109/L时,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瘤类型、临床分期、IPI预后指数、骨髓浸润、贫血等临床特征并无显著相关性,但常伴有LDH水平的升高,且表现B症状,而此类患者临床缓解率相对较低,死亡率较高(P<0.05)。继续以ALC<1.0×109/L作为分界点时,除上述特点外,年龄差异开始具有统计学意义,ALC减少更多见于老年淋巴瘤患者(P<0.01)。最后以ALC<0.7×109/L作为临床分界点时,ALC减少的NHL患者除了涵盖上述临床特点外,T细胞淋巴瘤所占比例也明显升高(P<0.01),此类患者临床分期更晚,IPI积...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痛风伴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6 7岁。因反复全身多关节肿痛 15年 ,以原发性痛风收住我院。 1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第一跖趾关节疼痛 ,尔后累及两侧踝关节、膝关节、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 ,疼痛多在后半夜发生 ,无皮疹、皮肤光敏感、口腔溃疡、头痛、骨痛 ,曾在上海某医院化验血尿酸增高 ,诊为痛风 ,给予秋水仙碱口服 ,关节疼痛缓解 ,缓解期长期服用别嘌呤醇 ,关节疼痛仍反复发作 ,10年前起各受累关节伸侧开始出现皮下结节。此次因关节疼痛再发 ,服用秋水仙碱疗效欠佳而入院。查体 :体温 36 .4℃ ,血压 12 0 / 80mmHg ,轻度贫血貌 ,皮肤无瘀点… 相似文献
16.
17.
地塞米松对迅速缓解急性咽炎症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青霉素常规剂量治疗。观察组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注1次,在治疗后第一天观察咽喉痛的严重程度,同时观察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1例,好转12例,无效7例。结论地塞米松可迅速缓解急性咽炎症状,可减轻患者咽痛程度并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3岁,因发现皮下结节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肩部外上方皮肤有一个1.5cm×1.5cm大小无痛性结节,无发热、盗汗、消瘦,给予抗感染治疗,皮下结节无好转,反呈增大趋势。入院查体:T36.7℃,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阴性,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关节无压痛、畸形,下肢不肿,左下肢胫前中下段及右肩部外上方分别触及一枚2cm×1.5cm及1.5cm×1.5cm大小结节皮肤结节,质中,不活动,表面无红肿、破溃,无压痛。入院后查血常规WBC5.0×109/L,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初发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结果 起病时伴B症状24例(77.4%),合并多浆膜腔积液3例(9.7%),骨髓累及7例(22.6%)。27例患者(87.1%)接受了联合化疗,4例患者(12.9%)行姑息治疗。总有效率(ORR)为67.7%,复发进展20例(64.5%),死亡17例(54.8%)。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分别为11.0个月和27.5个月,消瘦和血红蛋白(HGB)<110 g/L是AITL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AITL好发于中老年,临床进展快,预后差。消瘦和HGB水平可作为评价AITL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