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100篇
药学   143篇
  2篇
中国医学   169篇
肿瘤学   5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8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寻找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02例烧伤后不同程度瘢痕增生的患者采用四种不同方法治疗,即:单纯弹力绷带(套)加压、单纯康尼克通-A瘢痕内注射、弹力绷带(套)加压与康尼克通—A瘢痕内注射联合使用、弹力绷带(套)加压与抑瘢灵瘢痕表面喷涂配合弹力绷带(套)加压,并对4组患者追踪调查。结果后两种方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显著,治愈率在77%以上。结论综合性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综合治疗使用得越早,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82.
荜茇挥发油清除自由基作用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海南产荜茇挥发油清除自由基活性,探讨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方法DPPH法检测清除自由基活性;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谱库检索确定各化合物结构。结果①荜茇挥发油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浓度越高,活性越强;②海南产荜茇挥发油含41个化合物,碳碳双键C=C的相对含量占绝对优势。结论碳碳双键C=C可能为荜茇挥发油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必需官能团。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NF-κB p65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及内皮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NF-κB p6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p65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 p65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Fκ-B p65可能通过调控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cyclinE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的阳性面积率和平均光密度。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yclin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退化期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cyclinE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管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周期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统计学分析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Survivin基因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Survivin基因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1);Survivin基因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血管瘤的发生及血管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6.
电针对躯体深部感受器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电针对躯体深部感受器 (R)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方法 将牵张 R(R 、 )和 类与 类纤维压力 R作为观察对象。以单位放电为指标 ,将作为有效电极的毫针作单极刺激 ,根据针刺于感受野 (RF)内和针刺于 RF外不同距离时所测感受器电针阈值 (REAT)探索电针对深部 R的作用规律。结果 针刺于 RF内 ,REAT随 R类别而不同 ,表现为 R >R >牵张 R。针刺于 RF外 ,REAT随针刺点至 RF的距离 (简称针刺距离 )之增加而递增 ,在一定测试范围内 ,两者呈直线回归关系 ;在电针输出量上限固定条件下 ,同类 R反应单位数随针刺距离增加而递减。结论 不同类别深部 R的 REAT是不相同的 ;电针对深部 R的作用呈三维空间的区域性影响 ,区域大小取决于电针强度及 R类别  相似文献   
87.
程辉  吕强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88-989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滑疝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小儿腹股沟滑疝患儿病例资料。结果21例诊断明确,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无复发。结论小儿腹股沟滑疝术前诊断困难,辅助B超有效,腹腔外手术处理疝囊效果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上睑病损切除后重睑继发性畸形的防治方法。方法将伴有上睑皮肤松弛的上睑病损患者3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行直接切除+去皮重睑术,对照组16例予直接切除术,观察术后一个月复诊时的重睑有无明显畸形。结果治疗组:无明显畸形14例,有明显畸形3例;对照组:无明显畸形4例,有明显畸形12例,两组疗效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P=0.002<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术后的重睑畸形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伴有上睑皮肤松弛的上睑病损患者,行病损切除术的同时行去皮重睑术操作简单,既可有效消除或减轻此类患者直接切除术后的重睑畸形,又能使患者的上睑皮肤松弛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9.
小儿止遗脐疗栓的制备与临床疗效张明辉柴树声王焕芝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121001关键词遗尿;脐疗栓小儿遗尿属儿科常见多发病,临床以“睡中遗尿”为特征。在临床上可分为器质型遗尿和功能型遗尿两种,而以功能型遗尿较为多见。目前缺乏较理想的治疗药物。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90.
近2a来我们测定了30例肠套叠患儿、30例腹泻病儿血清胃泌素,结果肠套叠儿和治疗后腹泻病儿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正常婴幼儿。提出高胃泌素血症和腹泻病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因有密切关系。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30例肠套叠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mo~6a,4~10mo24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经空气灌肠和手术证实。12例病前有腹泻病病史。6例套叠部坏死肠管病检结果为:肠管水肿、炎性出血坏死改变,周围组织及肠系膜淋巴结呈慢性炎性改变。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d、治疗后3mo3次抽血,每次均禁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