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总结严重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以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5年9月~2008年6月间手术治疗11例严重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活动期6例,静止期5例;术前动脉血细菌培养阳性6例。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6.0±0.7cm,其中≥5.5cm 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7.8%±11.2%,其中≤509/8例。手术均在彻底清创后应用人工带瓣管道(9例)或同种带瓣管道(2例)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二尖瓣环缩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术后心脏骤停死亡1例。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后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术后随访10例,随访时间3个月~13.2年,术后32d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和晚期死亡。结论当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根部或窦部瘤、感染累及主动脉窦壁或冠状动脉开口处、瓣环严重毁损或彻底清创后瓣环缺损广泛时,宜置换主动脉根部。手术的关键是彻底清创和防止根部出血。尽管手术较复杂,但局部清创彻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2.
目的总结白塞氏病所致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相关手术方式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4例白塞氏病所致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4~50岁(36±7岁)。其中3例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瓣周漏行改良Bentall手术,另1例为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行Wheat术后出现瓣周漏行改良Bentall手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4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3~6个月定期行超声心动图和全主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主动脉瓣周漏复发,人工机械瓣膜功能良好,人工主动脉血管通畅。结论白塞氏病合并主动脉瓣或升主动脉病变如单纯行心瓣膜置换术,术后人工瓣膜脱落的发生率较高,改良Bentall手术方式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3.
非特异性血管炎包括大动脉炎(又称Takayasu arteritis)、白塞综合征[Behcet syndrome)、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leritis)等,是一类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病理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炎症可累及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此类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漏诊率较高,采取传统的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即便是术后采取积极的抗炎治疗,术后瓣周漏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较高,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分别为33%及17%[1],且远期预后较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外科治疗34例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64.
术前房颤对左房室瓣置换术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术前房颤对左房室瓣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单纯左房室瓣置换术或联合右房室瓣成形术的左房室瓣病变患者资料,共2 001例,筛选出1 411例纳入研究,按照术前是否发生房颤分为两组:(1)窦性心律(SR)组,639例;(2)房颤(AF)组,772例。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AF、SR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早期病死率以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AF组左房室瓣置换术后早期病死率高于SR组(5.1%vs 2.8%,P=0.041),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R组(9.5%vs 4.4%,P<0.001),其中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在AF组明显增高(4.0%vs 2.0%,P=0.044;2.7%vs 1.1%,P=0.034)。瓣膜相关并发症、全身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房颤并不是预测左房室瓣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伴有房颤可增加术后早期病死率,房颤发生是左房室瓣病变加重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自体窦房结细胞移植与电子起搏器"串联"起搏心脏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犬12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6).所有犬安置电子心脏起搏器以保证存活,然后切取窦房结.将实验组犬窦房结组织消化成细胞悬液后,注射到自体右室前壁心肌内,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培养液.2周后射频消融希氏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犬模型,观察并记录犬心律.对实验组犬经股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研究心律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细胞存活状况及其与心室肌细胞形成的缝隙连接结构.结果 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犬模型1 h后,实验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实验组心率变化明显(P<0.01).实验组心律在14 d内保持稳定.免疫荧光染色法证实,移植的细胞在移植部位存活,且细胞间有缝隙连接结构形成.结论 自体窦房结细胞移植是一种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调节作用反应敏感的生物起搏技术,并且在与电子起搏技术串联后,其起搏作用在14 d内保持稳定.移植的窦房结细胞可与周围细胞形成电-机械耦联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利用先天性心脏病 (CHD)及风湿性心脏病 (RHD)患者心包组织制作自体心包生物瓣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苏木精 -伊红、Van Gieson染色 ,透射电镜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组织羟脯氨酸测定及蛋白电泳技术分别观察 1 0例 CHD患者和 1 0例慢性 RHD患者心包组织病理 ,钙、胶原含量及 、 型胶原比值的变化 ,并与 5例正常人尸检的心包组织比较。结果 :CHD、RHD患者心包组织存在轻度纤维化 ,但组织结构基本正常 ;胶原含量分别为 (1 6 7.89± 1 7.44 ) mg/ g和 (1 6 3.6 5± 1 9.35 ) m g/ g,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胶原 / 型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 ,组织钙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HD和 RHD患者心包组织结构基本正常 ,无钙质沉积 ,可用于制作自体心包瓣膜。  相似文献   
67.
风心病心肌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胶原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智钢  刘维永 《医学争鸣》2000,21(5):543-546
目的 建立风心病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观察其胶原合成变化 .方法 采用快速贴壁法对正常成人 7例和风心患者 15例左室乳头肌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观察培养期间其形态、超微结构、活性及胶原合成的变化 .结果 培养的成人心肌细胞短而粗呈杆状 ,无明显自主收缩 ;48h后杆状细胞率为 ( 87.2± 4.1) % ,细胞存活率为 ( 92 .8± 4.1) % ,两者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降低 ;透射电镜显示杆状细胞超微结构正常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风心病心肌细胞 , 型胶原呈阳性表达 ,正常组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 ;胶原合成测定结果显示风心组[2 ,3- 3H]-脯胺酸摄取量显著高于正常组 .结论 我们建立的成熟心肌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可靠 ,培养心肌细胞保持了在体的杆状形态 ,风心病心肌细胞培养 48h后胶原合成表型仍存在 ,该方法的建立为研究心肌细胞参与风心病心肌纤维化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68.
采用HE、VG病理染色、透射电镜、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组织羟脯氨酸测定及蛋白电泳技术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包组织病理、钙含量、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值的变化,以探讨利用先心病及风心病人心包组织制作自体包生物瓣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破口不在主动脉弓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对主动脉弓不同处理方式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长海医院胸心外科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夹层手术病例,筛选出破口不在主动脉弓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全弓置换组及半弓置换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死率、远期再手术率、远期远端假腔闭合率等.结果 对于破口不在弓部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行传统的主动脉全弓置换+象鼻置入手术相比较半弓手术,远期假腔闭合率明显增高,同时远期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前者,但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破口不在主动脉弓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弓部处理,应根据夹层破口的位置、累及的范围、患者全身情况及术者的手术经验等综合考虑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合理的弓部处理方案及有效的脑保护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此类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总结非特异性主动脉炎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初次和再次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34例非特异性主动脉炎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其中23例主动脉炎,11例白塞病.初次手术行Bentall术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 16例.16例AVR者14例术后并发严重瓣周漏再次手术,其中根部置换术10例,人工带瓣管道8例,同种带瓣管道2例;非原位AVR术后4例.结果 初次手术行Bentall术者18例,随访4个月~11年,均长期生存,无根部假性瘤.再次手术14例均生存,出院.1例行同种带瓣管道置换术患者术后14个月因根部假性瘤破裂死亡.结论 非特异性主动脉炎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漏诊率极高.初次手术应采用根部置换术,再次手术十分困难,根部置换术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非原位AVR术操作简单、术中止血容易,术后疗效可靠,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