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设计性实验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设计性实验新模式。方法设计性实验的课时安排采用设计性实验与其他实验穿插的形式进行;采用课堂辅导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基于多项综合指标的课程考核方法。结果设计性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本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为实验教学改革作出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2.
迄今为止,关于相容性遗传变异的研究工作大都选用实验室保种的螺和血吸虫,有时已传种数代。由于实验室保种的螺和血吸虫数量有限,因而不能全面反映相容性的遗传变异。为此,作者直接在尼日尔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取材,研究埃及血吸虫和小泡螺  相似文献   
43.
44.
45.
日本血吸虫病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体检、直肠镜、B超等方法诊断慢性(慢血)及晚期血吸虫病人(晚血)216例(慢血118例,晚血98例)。所有病人用乙肝血清标志物试剂盒检查血清标志物。结果:22.2%(48例)的病人血清标记物阳性,其中慢血HBV感染率为14.4%。晚期血HBV感染率为31.6%,41-50岁年龄组HBV感染率高达50%。18.1%(39例)的病人HbsAg阳性。结论:血吸虫病人HBV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血吸虫病合并肝硬化的病人HB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病人,血吸虫病与HBV感染间的关系在于血吸虫病人免疫机能受损使易感性增高,而乙肝病毒又可促进血吸虫病人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T细胞缺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存活时间,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及日本血吸虫雌虫产卵的影响。方法T细胞缺陷小鼠(裸鼠)和BALB/c小鼠各20只,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1)条,记录感染后存活时间。感染后第42d,从2组存活小鼠中各随机取7只剖杀,取肝组织,计数肝内虫卵;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虫卵肉芽肿病理学变化,并测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结果20只裸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6d全部死亡。裸鼠肝组织中的雌虫产卵数为(4759.5±2161.3)个/条,BALB/c小鼠为(7323.4±2254.6)个/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肝脏中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为(138.4±31.9)μm,与感染组BALB/c小鼠(316.4±68.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能形成典型局限性虫卵肉芽肿,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周围肝组织伴有大面积坏死。结论宿主T细胞对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和维持感染宿主的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已证实血吸虫卵有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存在,但实验所用的都是豚鼠嗜酸粒细胞,本文选用人和猴的嗜酸粒细胞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可溶性日本血吸虫卵提取物的制取方法是,取感染60条日本株血吸虫尾蚴的ddy小鼠肠,经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获取虫卵,用磷酸缓冲液(pH7.4)混悬、洗涤后,先后经琼脂丙烯胶(Sephacryl S-200)和二乙  相似文献   
48.
食物源性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摄入未熟的感染了寄生虫的鱼、肉、虾、蟹等引起.为了解武汉市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传染源,本文对我市城、郊部分集贸市场的鱼、肉、虾、蟹等产品感染寄生虫的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查,并对我市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STAT4或STAT6缺陷对日本血吸虫发育生殖及宿主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设正常BALB/cJ小鼠及遗传背景相同的STAT4-/-、STAT6-/-小鼠3组,每组10只,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于感染后第42天剖杀小鼠,收集虫体,计数总虫荷及雌、雄虫荷;另取小鼠肝组织,计数肝内虫卵;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虫卵肉芽肿病理学变化,测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结果 STAT4-/-和STAT6-/-小鼠体内总虫荷、雌雄虫配对数及肝组织中每对虫体平均产卵数与正常BALB/cJ小鼠无明显差异(P均〉0.05)。STAT6-/-小鼠肝脏中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为(213.3±68.6)μm,与感染组BALB/cJ小鼠(319.5±71.9)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虫卵肉芽肿较不典型、纤维化较不明显。STAT4-/-小鼠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及其病理学改变与正常BALB/cJ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STAT4或STAT6缺陷对日本血吸虫发育生殖无明显影响。STAT6缺陷不利于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及纤维化,STAT4缺陷对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0.
检测血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CTC)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利用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H226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Fe)作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患者血清中CIC,其阳性检了率为92.2%,其中,EPG(100的病人检出率为90.0%,EPG)100的病人阳性检出率为95.5%,由于羊抗人IgGFc段能与CIC中人IgG的Fc段特异性结合,因此不仅省去常规分离CIC的步骤,而且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