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1.
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发现,水中NP浓度达10μg/L时会使虹鳟发生生殖异常。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技术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最大的优点是高灵敏度。对壬基酚的检测一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样品预处理有液-液萃取,固-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创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生临床阶段基本技能训练一直是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标准模拟病人(SP)和模拟器械等模拟手段教学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创建,为学生创造了高仿真、零风险、可重复、允许出错的临床技能学习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HLA-Ⅱ)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遗传关联性。 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对武汉市蔡甸45例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和44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对照组)的HLA-Ⅱ基因DRB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两组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的相关性。 结果 实验组HLA-DRB1*04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RR=3.928),而对照组HLA-DRB1*15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 RR=0.050)。等位基因DRB1*15x总与DRB5*010x/020x连锁,对照组DRB1*15x-DRB5*010x/020x连锁体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 结论 HLA-DRB1*04x与晚期肝脾型日本血吸虫病呈正相关,而HLA-DRB1*15x与晚期血吸虫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保护性免疫的影响。 方法 随机筛选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实验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6例。分别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乙肝疫苗前后血清,用ELISA法检测两组接种前后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 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抗-HBs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134和0.150。接种后,实验组血清抗-Hbs 平均A值为0.217, 转阳率为17%,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抗-Hbs平均A值为1.210, 转阳率为92%,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0.01)。 实验组接种乙肝疫苗前血清IL-2和TNF-α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后两组血清IL-2和TNF-α平均水平均升高,但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酶联结增强化学发光法(ELECL)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同时就其灵敏度与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了比较。ELECL法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发光峰值与病人血清稀释度成反比。血清稀释度为1:2560时的发光峰值略低于ELECL阳性判断标准的临界值。同一份标本测定三次,其变异系数为6.7~12.8%。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病人血清稀释度为1:40时,其OD值接近ELISA阳性判断标准的临界值。结果表明,ELECL法的灵敏度远较ELISA法高。  相似文献   
16.
检测血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利用抗血吸虫单克隆抗体H226和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Fc)作捕捉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CIC,其阳性检出率为92.2%,其中,EPG<100的病人阳性检出率为90.0%,EPG>100的病人阳性检出率为95.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羊抗人IgGFc段能与CIC中人IgG的Fc段特异性结合,因此不仅省去了常规分离CIC的步骤,而且有助于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Survivin对人胰癌细胞株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urvivin-siRNA),应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siRNA转染Panc-1细胞后,MTT试验测定转染细胞的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对Panc-1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结果:转染survivin-siR-NA的Panc-1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与对照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转染survivin-siRNA的Panc-1细胞可见到DNA梯形条带,而对照细胞未见到。结论:survivin-siRNA能够显著诱导Panc-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作者等曾证明初次感染旋毛虫或伪旋毛虫的小鼠产生的IgE对异种旋毛虫几乎不呈现交叉反应。为了确定感染旋毛虫小鼠产生交叉反应性IgE抗体的必要条件,作者用旋毛虫和伪旋毛虫幼虫分别经口感染(BA-LB/c×CBA/j)F_1小鼠,旋毛虫的初次和再次感染量均为300条/鼠,伪旋毛虫为600条/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31/32k Da 蛋白( Sj31/32 蛋白)辅以polyalphaolefin( P A O)佐剂免疫小鼠,同时比较了 Sj31/32 蛋白辅以福氏完全佐剂( F C A)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 Sj31/32 蛋白+ P A O 组小鼠减虫率为3755% ,肝减卵率为6702% ; Sj31/32 蛋白组小鼠减虫率为2118% , 肝减卵率为 4903% ; Sj31/32 蛋白+ F C A 组小鼠减虫率为 2402% , 肝减卵率为5224% 。结果提示, Sj31/32 蛋白辅以 P A O 佐剂的减虫作用优于 Sj31/32 辅以 F C A 的减虫作用( P< 005),且明显强于单纯 Sj31/32k Da 蛋白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P< 00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